D10:北京地理·城市年轮之大钟寺-联想桥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0:北京地理·城市年轮之大钟寺-联想桥

嘈杂的气度 “土气”的包容

2012年03月29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出入金五星市场的顾客。
大钟寺爱家收藏品市场内的古董摊位。
金五星外运送货品的商户。
在金五星附近的三环路上,这样的拥堵场景很常见。
而中坤广场在大钟寺地区的出现则体现了开启另一种商业模式的努力;图为中坤广场某家商铺橱窗上映出北三环对面的蓝景丽家。
大钟寺地铁站旁的“小吃一条街”有着浓厚的平民市井气氛。

  3月26日下午3时,北京大学生体育馆对面,北三环南侧,几辆标有“金五星批发市场”的白色面包车依次停在路边。

  “师傅,这车是去老金五星吗?”

  “是,就是铁路旁边那个”。

  面包车缓缓开启,向东行驶,从蓟门桥向南,一路右转,来到一条狭长的街道,入口处有个醒目的道口,坐在工作间里的人盯着外边。从这里开始,路变得窄狭,车却越来越多。

  面包车与小轿车、公交车不断擦肩而过,路边叫卖小吃的声音,山寨手机扬声器里的网络歌曲此起彼伏,城铁与火车呼啸来去。停在路边的车辆也显得杂乱,地上并没有整齐划一的停车线。“打车吗?”“送货吗?”嘈杂声不绝于耳。

  这一切已经说明,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市场,每天的常态就是人来车往。曾经有一家网站梳理了北京50个精彩去处,其中,金五星批发市场名列第17位。

  对,这里就是金五星。更确切地说,这里只是金五星的一部分。

  金五星

  物价高涨时代的价格优势

  金五星的出名,不仅仅是在周边居民、附近高校学生中,就连123、80、87等多路公交车的终点站,都是“金五星百货”。

  这个几乎集中了所有生活必需品于一体的市场跨越北三环南北两侧,在蓟门桥西南和联想桥东北各占据着一大片黄金位置。不少人甚至拿金五星的炽热人气和附近一些后起的新型商场的略显冷清做比,并由此对大型商业地产项目提出质疑。

  “我买套床单被罩,挑的最好的面料,才600多块钱。”刚从金五星出来的陈阿姨住在附近小区,她说家里的生活用品基本上都来金五星购买,“主要是便宜,要是搁商场里,面料不如这个的,也得上千。”

  便宜,几乎是所有人选择来金五星买东西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物价飞涨的今天,不少人宁可选择质量稍差但价格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文具区的一位商户介绍,一根2B铅笔,一般都是卖5毛钱,“只挣几分钱,完全是为了搭配着走个量”。因为在这里,几百家商户都卖文具,没有太大的差别,“拼的就是便宜”。

  既然主要是为了图个便宜,顾客们对购物环境的要求自然不是太高。“肯定不是为有钱人服务的,哪个有钱人来这儿啊,人家都去国贸了。”陈阿姨拎着塑料袋,一边往公共汽车站走,一边评价,“我们孩子小时候的衣服、作业本、玩具,都是在这里买的。到了十几岁,有时候到商场给他买双名牌鞋子,得好几百甚至上千,普通工薪家庭,不能总去,消费不起。”

  因为是周一下午,金五星的顾客不是很多,有些商户三三两两聊天,或是上网看影视剧。走过一些柜台,也偶尔有商户招呼:“想来点什么,随便看看吧。”

  大钟寺地区

  从“东奔西走”到“出门就是”

  金五星的快速发展是最近不到20年的事情,这也恰恰是北京集贸市场迅速发展的一个阶段。

  北京集贸市场的初始发展主要是“文革”以后。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原来的商业流通体系已难以满足市民对于农副产品和生活用品的需求,市场建设的高潮也随之掀起,产地市场、大型集散市场等开始全面发展。那一时期,河边、路边、墙边的“三边”市场曾是北京集贸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后来跻身全国十大批发市场行列的大钟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也在那一时期建立。“大钟寺的农民靠几把铁锹,几辆三轮,搞起了集贸市场。”

  城市文化学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研究所前副所长袁家方回忆,自己13岁时,在当时的北京体育学校(现首都体育学院)上中学,后来建成北京大学生体育馆的地方还是片菜地,蓟门桥边还有元大都的老城墙以及“蓟门烟树”的纪念碑,“往西都是农田菜地,排球老师带着我们到地里钓青蛙、烧青蛙腿吃”。那时,袁家方和他的同学们进行体能训练就是从体育学校跑到人民大学,中间休息在大钟寺。

  50年过去,农田先是变成了市场,后来又变成了大商场。

  没有中坤广场以前,大钟寺地区周边不乏商业娱乐设施,车程10分钟以内的双安商场、当代商城、华宇时尚购物中心都能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双榆树社区附近形成的美食街也已颇具规模。然而,对于大钟寺地区的居民而言,日常的生活消费、休闲娱乐仍需“东奔西走”。

  黄女士的家距离大钟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步行仅需10分钟。尽管交通便利、购物方便,但社区周边脏乱差的环境却令她十分失望。“以前,天不亮就会有小商小贩在摆摊叫卖,不仅噪声大,气味也不好。”黄女士说,而现在,这一带吃饭、看电影很方便,买东西也有家乐福,“出门就是”。

  中坤广场

  “第四代商业模式”缓慢开启

  不仅生活的必需品“出门就是”,就连“有钱人”的玩意儿也不少。大钟寺爱家国际收藏品交流市场最近几年逐渐在北京收藏市场红火起来。不同于潘家园、古玩城以古玩杂项为主,小营、官园以珠宝、首饰为主,爱家则以白玉、翡翠、寿山石等为主。“赌石”是这里常常上演的好戏,吸引了不少北京玉石界的藏家。

  每到夏末秋初,爱家收藏品市场就会举办“赌石”文化节。市场负责人钟先生介绍,一些石料是云南商人斥巨资从缅甸大马坎场口经佤城、瑞丽运入,经过海关报关、转关、检疫等严格的检查手续运到北京,现场在这里切开,大家可以看到翡翠的全部切割过程,这在北方是难得一见的。

  2004年年底,中坤广场项目开工。在当时,这是北京三环内最大的综合性商业地产项目,也是惟一一个有地铁通过的大型商业项目。在此之前,周边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的家居商场若干。不过,目前看来,中坤广场项目尚没有给这一地区的商业发展带来更多惊喜,它一直在不断调整中试图缓慢开启“第四代商业模式”的大门。

  按照中坤官方的解释,所谓“第四代商业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的供销社、百货大楼、MALL等商业发展阶段而言;该模式致力于满足大众日益增加的精神和文化需求,构筑21世纪的新型商业街区式消费场所,为消费者开拓“家庭、办公室、网络”之外的第四生活空间。

  不过,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其中的涵义实在不易领会,中坤广场二层以上的不少店铺至今也还处于“敬请期待”阶段。尽管如此,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坤的诞生提高了大钟寺地区的生活消费档次,让这个处于北三环繁华地带的“死角”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提升。

  ■ 业态评议

  集贸市场是城市与乡村面对面的对话

  ●袁家方,城市文化学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研究所前副所长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一些商业项目转向大型商厦。那么,集贸市场作为商业业态,该不该在城区内存在?现在看,集贸市场以顽强的生命力,存在得很好。

  基层老百姓的生活起居与集贸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是在发展中的中国和北京,在发达国家也是这样。我们去韩国、日本,甚至美国,一定要看人家的集贸市场。美国的集贸市场、跳蚤市场很多都很有名气。这应该给北京一个启示,我们在学习外国“高、大、洋、新”的同时,也应该想想如何保护老北京“最土气”的东西。比如潘家园的改造,市场管理者坚持地摊形式,这就很好。没有地摊,潘家园就死定了。传统市场的形式,太迷人了,独具魅力的形式才是个性所在和文化精髓。对于旅游,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开放的都市要发展旅游,大旅游的概念中,城市就是旅游目的地。关键的问题是,最土得掉渣的,也典型地体现着这一地区的文化。

  集贸市场是所有商业业态发展的鼻祖。超市缺少了人与人的交流,而集贸市场是城市与乡村面对面的对话,用廉价、新鲜的农产品进行交流,尽管也可能存在不卫生不环保的问题,但那是另外一个层次的事情,是管理的事情。就其文化样态而言,这种对话是最淳朴的,也应是社会发展的主流。美国人对超市有一种厌烦感,他们觉得超市是工业的产物,是冷冰冰的人与机器的对话,想找到人与人能对话而不只是面对商品的地方,就是在集贸市场中。

  集贸市场的业态往往会使外地人以较低的门槛进入城市,解决就业问题,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的才华经过集贸市场而得以展现。北京的老字号,一般都是由两种情况发展而来,一个是老北漂(进京赶考的举子),比如王致和臭豆腐、一得阁;还有一个就是农民进城,比如东来顺、烤肉宛和烤肉季等等。集贸市场最典型地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包容度。

  ■ 区域生活

  金五星有很多稀奇的玩意儿

  ●黄先生,41岁,中关村南路某社区居民

  我从上研究生那会儿就开始去金五星买东西了,大概是十几年以前了吧。一般都是去买办公用品,穷学生嘛,为了省钱。去的次数多了,发现金五星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比如说旧书、激光笔啊,当时激光笔不好买,商场也没有。

  工作以后,总出差,就去金五星买箱子,现在,我家四五个箱子都是在金五星买的,有外国朋友来玩,我们也推荐他们去金五星买箱子。金五星的箱包有很多质量很好的高仿品,价格却比秀水便宜很多。

  再后来,结婚时候的喜糖包,也是在金五星买的,有了孩子,又在这里买孩子的衣服。

  直到现在,我们家差不多还要每两周去一趟金五星。我现在还是觉得这里的东西很好玩,一点点看,一点点淘,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哪怕什么都不买,只是逛逛也不错。

  现在北京像金五星这样的地方越来越少了。但在这里,其实留下了很多人或是家庭的回忆。

  ■ 北京经纬

  在集贸市场中逛出乐趣和文化

  去国外旅游的时候,当地人总会推荐一些“老市场”,在那里,人们可以随意购买一些物美价廉的纪念品。这些纪念品有时未必是当地所独有,但“逛市场”的乐趣是怎么也取代不了的。

  老外来北京,喜欢去秀水街,尤其是改造之前的那条真正的“秀水街”,熙熙攘攘、热热闹闹,中英文双语的砍价,让人真切体会到“逛”的乐趣。

  当下的物价水平之高,让人不敢随意逛商场,而商场的商品虽然丰富,却似乎并不能给人“琳琅满目”、“五脏俱全”的感觉。总有些什么小东小西,是我们在商场遍寻不到而在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可以淘到的。这就是一种乐趣,而这种乐趣集聚起来,就会形成一种文化,一种属于这个城市的文化,其中蕴含着旅游的、历史的、传统的、市井的元素。

  金五星就是一个能够承载这些东西的地方——首先东西不贵,老百姓都能负担得起;其次什么都有,你一定能够找到你需要的那款;同时货比三家,因为市场里同样的商品起码几百家都在卖;最重要的是“淘”和“逛”的乐趣在,还能成功或是不成功地砍砍价,虽然有时候砍下来的连打车钱都不够。

  城市应该给予各个阶层的人以各种乐趣,这才是城市的包容力之体现。

  特别启事及下期预告

  因《新京报》改版需要,自下周起,“北京地理”栏目调至每周日在A叠见报。

  敬请关注4月8日北京地理“城市年轮”之四通桥-苏州桥。

  电话:010-67106743 Email:xjbbjdl@163.com。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王荟  实习生 张雪松 弓健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李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