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报告】
很多朋友第一次知道《传家》,可能都是通过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这档节目。2010年4月底,《天天向上》介绍了这套书,任祥老师也来到演播室现场。当时我在家里书房,太太在隔壁看电视,立刻叫我过去看,我才知道了《传家》这套书,精美如斯。所幸我是个戏迷,多少了解一些任祥老师的母亲顾正秋女士,也因此对这套书多留了心。后来新星出版社谢刚社长对我提到,要引进《传家》这套书,我马上就兴奋起来,说了一些自己对她的了解和理解,出版社就把这套书简体中文版的编辑出版任务交给了我。
从出版社领了任务,我马上拿着台湾版《传家》的“春”这一卷去找做出版印刷的朋友。我们俩坐在夏天的马路牙子上,一边呼吸着汽车尾气,一边着手分析这套书。拆解它的种种印刷装订细节,我们得出结论:这是一套非常较劲的书,制作难度非常大。
任祥老师做这套书,叫“自讨苦吃”。比如书中的两个跨页——23套中国历代传统女性的服饰。他们做了详细的考据,并落实到了纸上。他们不是画在纸上就拉倒了,还请人把这些做成了实物,并且,他们还把这些服装原大的版型图放在网站上供大家下载,读者可以DIY。
在逐字逐句、挨行挨页编辑这套书的过程中,我对这套书有了自己的认识。我的评价有三点。
第一,这套书是有性别的。它是一位女性做出来的书,有女性的襟怀和气质,女性的温情和爱意。我第一次为我是个男人感到遗憾。书里有女性的絮絮叨叨,就是那些絮叨,把我们的审校吴晨光老师、一个大男人给看哭了。
第二,这套书是有年龄的。是一位长者,一位大姐或者说一个母亲,对儿女们讲的自己的生活经,能够流传下来的压箱底的小秘密、传家宝。
第三,这套书是有活性的。不光讲两千年文化中那些留在纸上的高头讲章,也有实用、灵活的实际操作性,饮食起居,渗透到生活的种种细节,是可看、可学、可用的。看这本书,可以让人有动起手来的冲动。书里还有很多现代的、开放的观念,不是一成不变、抱残守缺的成见。
我在编这套书的时候经常会有种感觉,也和任祥老师达成了共识,这套书只能说是任祥这位母亲所理解的各种中国的生活智慧,难免是一家之言,甚至是一偏之见。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套书虽然有这么大的体量,但绝对称不上权威,更称不上全面。但这套书依然有价值、有意义。如果她能够唤醒其他中国母亲、中国女性为儿女、为后代精心缝制“锁麟囊”的冲动,受一些启迪,整理自己和祖辈压箱底的宝贝,也来编写属于自己的《传家》,我想这才是这套书真正的价值所在。
人人皆可传家。
□张立宪(《读库》主编)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