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议事堂
“活在北京,葬在河北”最近成为舆论热议焦点。北京市有关方面负责人回应,北京有便宜的墓地,但市民“不领情”、“太挑剔”,挑大小、挑风水。“有骨灰墙不上,免费撒海不去,北京一年死8万人,如果保障每人墓地都至少1平方米,不出几年,北京就成坟场了。”他认为,应当出台《殡葬法》规范殡葬行为,同时破除殡葬旧习。
法律恐难切断殡葬传统
我个人不是很认同通过法律形式强行破除所谓殡葬陋习。殡葬问题有些类似于燃放鞭炮,牵涉到现代社会应该如何对待传统,以及是否应该用法律方式强行改变传统的问题。
首先是正当性问题,祭祀先祖是人伦至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免。英国著名思想家柏克说得好,“那些从不顾念先人的人,也永不会为后代考虑。”强行通过法律来改变这种对先人的纪念方式,恐怕不具有正当性。其次是有效性问题,我们常说,存在的即是合理的。这句话其实是告诉我们,历史常常是无法说理的,传统具有强大的事实性力量。
如果出台了有关法律,大家普遍不去执行,或者执行成本非常大,那对法律公信力也是一种伤害。实际上,从更传统的土葬,到现在普遍的火葬,已经是一种很大转变。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先辈骨灰有个地方安放,灵魂才有安顿。尤其是中国正处于急速的转型期,快速地切断传统,恐怕并非好事。
当然,墓地使用可能会凸显土地利用问题,但几千年沿袭下来,墓地也并未扩张到挤占生者生存空间的地步。当下中国土地问题面临诸多体制性、商业性问题,但传统文化因素不应在各种利益考量过程中被忽视甚至牺牲。 □仝宗锦(法学博士)
观念转变,需要制度推动
在民间可能有些人抱着“阴阳对应”的观念,生前有个地方生活,死后也得有个地方,生前是个三居室,死后也要有个对应的空间。但对先辈的纪念,其实不应该简化成这种要求空间的对等,更核心的还是感情的寄托。从感情寄托来看,骨灰墙就没什么不可以。我们看,不论是国外的华盛顿二战死难纪念碑,还是国内的云南腾冲国殇墓园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纪念碑,死者都只有一个名字在墙上,丝毫无损后人对他们的尊崇。
当然,不管是骨灰墙还是海葬、树葬等形式,都需要时间来让人们转变观念。现在活人的生活方式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安葬先人的方式为什么千年不变?现在其实很多人,从理性来讲未必真的很计较墓地要占多大的地方,要建得多奢华,有的可能也只是一种入土为安的习惯延续。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些制度或者先行者的推动。
其实当初从土葬改为火葬,也不被人们接受,但这几十年下来,还有多少人非坚持土葬?我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多样化的殡葬方式,现在强行要求所有人采取同样的方式恐怕不妥当,但应该坚持给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选择,不能因为一时不被人们接受就放弃殡葬方式多样化的推广。 □肖复兴(作家)
回归自然,不必追逐墓地
我想起北京有个著名的环保人士,名字叫张娇。十多年来,她费尽所有的精力和财富,在延庆保护着将近一万亩的天然森林。她曾经想拿出林地中的一个小山谷,用来支持北京市民搞“树葬”。她经常这样说:“把先人的骨灰埋在一棵树下,应当是美好的事,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占用那么多的土地,为什么我们要把土地硬化再硬化才觉得能保障先人入土为安?”
说到殡葬的传统,有人就觉得是要一块永久的墓地,这样的观念未必正确。其实过去的墓地有一种“自然消解”的状态。人类存活世界上万年,留存至今的墓地并不多,有一个原因不可忽视,就是土葬这样的办法,时间长了之后,会在原野中慢慢地“淡化”,与天地合为一体,与自然混为一团。现在,人们对墓地的追逐,阻隔了与自然来往的通道,让这种可能变得不太可能。
把骨灰放到一棵树下,想念亲人时,相信每一棵树都可把你的心意通达,也许,是让生命回归本原的理想办法;把骨灰撒到海中,想念亲人时,相信每一滴水都可帮你传情达意,也许,也是让生命回归本原的理想办法。 □冯永锋(环保人士)
希望有一天,人们将故去的亲友葬在树林中、花园里,而不是让他们孤独长眠于水泥墓基下。每当春回大地时,逝者埋骨之处,便有烂漫的鲜花盛开,有挺拔的绿树生长,有青青的果实孕育于枝头。前来探望的生者,不是为亲人的逝去而悲叹,而是为生命的永存而欣慰。我深信,这才是我们最美好、最自然的归宿。 @范志红(食品科学博士)
我有点接受不了骨灰墙。入土为安,葬于青山,魂附于松柏,骨灰随野草永存,这是一个地球生命的最好归宿。能奢求一个墓碑给后人凭吊,死后有人记着,则幸甚。 @郑宇沨(大学生)
实质是供需关系的矛盾。这个“需”,不仅仅是有个山地就完事,看风水乃人之常情,起码现在大多数老百姓在选山地时还是很着重风水的,对骨灰墙、撒海不怎么感兴趣。传统习俗并非一道禁令就能强硬改变的,只能慢慢倡导,即使用地矛盾愈演愈烈亦是如此。 @阿Jack(职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