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视觉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视觉

泰坦尼克百年魔力

2012年04月08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拉尔夫·怀特提供的照片显示,泰坦尼克号船头在海底的残骸。该照片未注明拍摄年代。
1912年4月10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蒸汽客轮、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将要在英国南安普敦开始处女航。泰坦尼克号目的地是美国纽约,却在中途撞冰山沉没。
1912年,泰坦尼克号内部健身房。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海难幸存者哈罗德·布莱德被扶下救生艇,他的脚受伤,继而在救生艇中被冻坏了。
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号幸存者乘坐的救生艇。
电影《泰坦尼克号》剧照,杰克和露丝深深相拥。
2012年3月29日,美国华盛顿,国家地理“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展召开。游客体验杰克和露丝经典“比翼双飞”动作。
2012年3月31日,英国北爱尔兰,世界上最大的“泰坦尼克号”主题博物馆正式落成。图为几名女子在博物馆前模仿当年的贵妇。

  这是大西洋上一个可怕的夜晚。永不停息的大海,今夜静得可怕。苍穹上繁星烁烁,仿佛将正在发生的人间惨剧掩盖。

  一艘大船缓缓沉入冰海。2200名乘客和船员正在面临艰难的生死抉择:我是否应该去抢救生艇?这是正确的吗?如果我登上了救生艇,我应该去救别人吗?

  那个夜晚,1500人罹难,那是1912年4月15日,那艘船是泰坦尼克号。

  对人性的残酷拷问

  100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幸存者也已经全部逝去。但是泰坦尼克号沉船悲剧撼动人心的力量,却从未褪色。泰坦尼克号并不是唯一一艘发生重大海难的船只,为何只有它被人们记住、反复提起,甚至不断纪念?

  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方方面面,具有永久的戏剧魅力——对人性无情而残酷的拷问。

  船上的乘客包括各个阶层,足以代表整个人类社会。在泰坦尼克号沉没的2小时40分里,老夫妇有时间做出拒绝救生艇的决定,一起赴死;泰坦尼克号所属船公司的高层布鲁斯·伊斯梅有时间在甲板上积极参加营救后突然做出弃船的决定;餐厅乐队有时间克服恐慌,做出继续演奏的决定;总之,人们有时间做出那些鼓舞人心和令人沮丧的决定,展现了人类在大灾面前的方方面面。

  “故事是永恒的。”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航海遗产部主任詹姆斯·德加多说,“在泰坦尼克号上面,演绎了胜利、骄傲和悲剧,勇敢和怯懦聚于一身,全都在这一刻体现出来。”

  较之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其他的海难不是发生得太快,就是太慢。

  文化符号+生意卖点

  泰坦尼克号的生前身后事,确实遵循如此轨迹,没有偏差。

  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后的几十年内,没人知道它到底葬身何处。1985年的一次水下探险,成功发现了船体遗骸,将泰坦尼克号重新带回人们的视线。十几年后,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拍摄的《泰坦尼克号》风靡全球,泰坦尼克号的传奇更加深入人心。

  如今,泰坦尼克号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或者说,一个巨大的生意卖点。凡是涉及泰坦尼克号的,无论是电影、图书、歌曲、诗歌、旅游业和收藏业,都很热门。

  (楚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