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6:特别报道

永定河畔今夏将现绿树成荫

庞各庄镇还将在林中点片栽种果园,并开发旅游项目,市民观光可采摘游玩

2012年04月08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6岁的谢锦禾站在种好的树旁,用手比划着跟树苗比高。昨日,新京报与北京万科集团发起“永定河,绿行动”植树活动。本报记者 周岗峰 摄

  过去一刮风,几十米内很难看清楚人,当地人都形容为“没影大风”。现在种上树后,几乎刮不起风来,就算刮风,也不会像当初那么风沙大。 ——庞各庄镇副镇长殷忠才

  现在北京城内的树木还是少,有地方能种上树的应该都种上,城里多是绿地,但草和树对环境的净化还是不一样的,种树还可以让大家体会劳动的乐趣。 ——读者谢常刚

  今年,大兴区将围绕北京市平原造林20万亩的“绿色战役”, 重点实施“一河、四路、十园”及环村林、庭院绿化等项目,建设3.52万亩森林。

  庞各庄镇位于永定河东侧,是今年大兴区“一河、四路、十园”造林工程当中,永定河沿线造林重点镇,整体造林面积约5068亩。昨日,本报记者就此对话大兴区庞各庄镇副镇长殷忠才。

  种树消灭“没影大风”

  新京报:5068亩地之前是做什么用的?

  殷忠才:除了京开公路354亩地外,其余都位于永定河沿线,涉及庞各庄镇10个村的20块地。这些地之前一般都是农用地,附近农民种植白薯和花生等农作物。土地流转给集体后,镇政府将进行植树造林。

  新京报:都种植什么树种?

  殷忠才:树种多达70多种,包括落叶乔木的毛白杨、银杏等,还有油松等常绿树种。过去一刮风,几十米内很难看清楚人,当地人都形容为“没影大风”。现在种上树后,几乎刮不起风来,就算刮风,也不会像当初那么风沙大。另外,多植树对北京的整体空气质量也有好处,现在都在提的PM2.5今后就会慢慢降低。

  部队支援平盗沙大坑

  新京报:镇里从什么时候启动造林工程的?

  殷忠才:今年春节一过,我们就启动了造林工程,先是通过招标将土地发包给各个施工单位,然后区里统一对每块地的造林工程进行设计。目前近1000亩地已经种完了,4月15日前,落叶乔木也将基本种完。7、8月份,永定河畔周围就能呈现出绿树成荫。

  新京报:这么大面积的植树过程,是否遇到一些困难?

  殷忠才:困难谈不上,就是有些比较大的工程,原来永定河堤内由于盗沙导致土地呈现大坑小洼,为了平整这些坑洼,我们派了几十部机器加上部队支援,连续进行了七天工作,终于将600多亩洼地平整好了。

  当地农民组“管护队”

  新京报:种上的树木的灌溉怎么解决?

  殷忠才:我们已更新机井20眼,铺设输水管线1.5万米,配套输电线路5千米。我们每隔50米布设一条管线并与周边更新机井连接,每条管线每隔50米设置一个出水口,保证今年绿化造林供水。

  新京报:树木栽种后,如何保证成活率?

  殷忠才:镇里正准备利用当地农民成立“管护队”,由他们负责浇水、除草、除虫工作,镇里定期进行检查。对于管护队成员,镇里每年给予每平米4元的补助。

  新京报:这片土地种上树后还有没有其他规划?

  殷忠才:今后我们会在林中点片栽种一些果园,市民前来观光时还能进行采摘。在绿化的同时进行一些旅游项目开发。 本报记者 杜丁

  ■ 特写

  6岁女孩盼着跟树苗比长高

  6岁的谢锦禾站在一个已种好的树坑边,手上和粉色的鞋子粘着泥。

  父母种树时,她更多的时候是在玩土,将大的土块儿掰成小块儿,再捏碎。

  这是她的第一次植树之旅,她说很好玩儿。

  对于父亲谢常刚来说,这是一次久违的怀旧之旅。

  “要想富先种树”的记忆

  种树对于39岁的谢常刚来说并不陌生。

  “小时候在农村经常种树。”谢常刚是安徽阜阳人,那时老家随处可见“要想富,先种树”的标语。他还记得上小学时,学校让学生每年交一棵树苗,带到学校里种。

  来京20年,谢常刚的种树经历大概两三次。

  上月,看到本报植树征集后,他当天就打电话报名。

  谢常刚说,好长时间没种树了,一来一家人可以出来放松一下,另外也可以让女儿意识到绿化环保的重要性,植树有利于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虽然幼儿园老师讲过种树的知识,但能够体验一下更好。

  女儿听说要种树很兴奋,谢常刚还特意跟她讲了种树是怎么回事以及小时候那些种树的事儿。

  一家三口父母种树女儿浇水

  昨日来到植树现场,活动还没正式开始,谢常刚就领了工具,选好地方。从小种树的谢常刚,在妻女面前展示着他自称的“专业”。

  围着中心画一个方块,谢常刚和家人开始用铁锹挖坑。刚开始,谢常刚领着女儿,两个人一起将铁锹插入土中,然后用脚踩下去,将土翻松后,再堆到坑外。

  树坑越挖越深,女儿插手的机会也少了。不过小家伙也没闲着,开始玩起了土。她将土块掰成小块儿,再将小块儿捏碎。

  约80厘米深的树坑挖成后,谢常刚在坑底铺上防渗膜,倒入一些土和肥料。接着他与妻子一块儿将树苗置于坑中,一人将树苗扶正,另一个人填土。

  填了约一半,谢常刚带着女儿跳到坑中,围着树苗周边一圈一圈地走,将坑中的土踩实。然后,他们再将余下的土填入坑中,接着再踩实。“这个步骤很重要。”他对女儿说。

  妻子和女儿一同拎来一桶水,“应该浇两桶。”谢常刚说,这样才能让水分充分渗入到树根部。浇第二桶水时,女儿在树坑中发现一只小爬虫正在水洼中“游泳”,她忙叫母亲用树枝将小爬虫拨到坑外。

  6岁的女儿说,这次种树很好玩,“我也弄土啊,踩土,还有浇水呀。”

  临走时,谢常刚的妻子对女儿说,明年我们再来看看树苗好不好?

  小家伙点了点头,站在树前,用手比划着身高说,“咱们都要快长高哦”。 本报记者 汤旸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