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虽然大多数时候都以戏剧导演的身份亮相,但孟京辉却也一直是电影的忠实爱好者,他说电影就像个美丽的黑洞,让你心甘情愿往里坠落。孟京辉不仅爱电影,也尝试过创作。《像鸡毛一样飞》便是他多年前的电影处女作,近年也偶有短片问世。
谈到电影话题他自然想到了娄烨,因为他在影片中运用了“犀牛”的音乐,让孟京辉倍感亲切。不过他的最爱还是《教父》之类的世界经典。他说,蜂巢剧场每年圣诞节都举办通宵电影晚会。而2008年第一届晚会他就要求播放《教父》全集,于是从午夜十二点放到第二天上午九点,他虽然看了好多遍了,但仍津津有味。因为对他来说这部电影影响了他的世界观,是他的启蒙老师。
1.《教父》(美国)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教父》为观众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此中有情谊,有游戏规则,有血、火药、毒品、炸弹、女人,还有一代和一代的轮回。是现实生活和想象生活的一种对话,是一部具有情怀的电影。这个作品也是很多导演的《圣经》,它告诉我们创作无论是清新风格还是重口味,创作者都必须有自己的世界观,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创作。
2.《摩登时代》(美国)
导演:查尔斯·卓别林
卓别林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演员,他还是编剧、导演以及电影作曲家,是一位难得的全才。你会被该片中一个小人物的激情,和他对人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所感动。它用最简单、最粗暴、最血虐和最诗意的方法来反映整个怪诞的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当时社会对人的摧残,轻松明了,最后却让人饱含泪水。
3.《罗马风情画》(意大利)
导演:费德里克·费里尼
导演费里尼像穿珍珠似的,用一个个片段把罗马这座具有人文气息的城市展现在观众眼前,成熟而又精准,使人沉浸在对罗马的怀念之中。比如影片中吃饭的桥段,罗马人的热情和饮食文化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结尾处,导演通过一群骑摩托车的年轻人把罗马的各个建筑物照亮,既有对未来的肯定,又有对时代的体现。从这部片子,可以看出费里尼已经对作品游刃有余,拍摄非常随意轻松,而且他充满了对罗马的爱恋,因此罗马的历史文化、饮食文化、宗教理念以及青少年的成长等都被完全体现出来。
4.《七武士》(日本)
导演:黑泽明
这是一部著名的黑白片。故事情节说起来像流水账,但技巧非常娴熟,对光影的处理既老到又新颖,谨慎的同时充满了新奇的手法。从影片能看出来,黑泽明已经跳出对传统日本文化的理解,在更高的高度上看待日本农民和武士文化问题。这都让这部作品成为电影教科书和私人珍藏的佳品。
5.《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国台湾)
导演:杨德昌
这部影片展现了导演的全部才华,可以看到杨德昌心灵深处深沉、细腻的东西。本片是对20世纪60年代苍白压抑的台湾的描摹,既安静又躁动,平静中透着无奈。导演通过这个真实的故事深刻地咀嚼光阴的味道,它对于青春的理解和青春的记忆,既属于台湾也属于全世界任何地方。
6.《十诫》(波兰)
导演: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
这是一部非常安静的电影。为观众展现了另外一个国度对生命的理解,看这部片子会让人对生命对人的理解产生敬畏感。导演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的电影语言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批中国导演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电影中灰绿色的画面风格,对人物的把握以及电影理念都值得年轻创作者学习借鉴。
7.《颐和园》(中国内地) 导演:娄烨
《颐和园》风格朴实而厚重,记录了上世纪80年代年轻人的迷茫、挣扎和身体欲求,导演直面过去、直面青春,用自己的感知把雨水、泪水、血水用胶片记录下来。作品中的演员表演充沛,男主角青春沉稳,但内心的躁动和女演员狂躁的内心追求混杂在一起,它真实记录了一代人的追求和生命轨迹,这个轨迹就像蜗牛爬过一样,虽然什么都没有留下,但是残存的痕迹,会让人觉得非常美丽。而且电影音乐用的是《恋爱的犀牛》的音乐,相信看过话剧的人会有更多不一样的感受。
8.《安德烈·卢布廖夫》(前苏联)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这是一部诗化的电影。讲述既是画家又是僧侣的安德烈·卢布廖夫在创作过程中,两次陷入艺术与现实的反差困境,在一位少年的感染下最终完成传世名作的故事。影片起初是黑白的,直到最后教堂的画突然间变成彩色,那种眼前的美丽壮景,能让人看得眼睛充血,想哭却哭不出来。片中有宗教信仰、爱情、异端争斗、出生死亡、生离死别以及大起大落的情感,不过所有一切都给人以温暖,适合在午夜梦回的时候观影,有如梦游般的意境。
9.《绳索》(美国)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全篇用长镜头来表现,无剪辑,用了十卷胶片完成拍摄,是一部令人难忘的戏剧式作品。它充分体现了希区柯克的电影技巧、对表演的把握以及对镜头的运用,出神入化地为观众营造了观影氛围。导演手法简直无与伦比。
10.《狗镇》(丹麦) 导演:拉斯·冯·提尔
非常风格化的一部电影。讲述的是被黑帮追逐的格蕾丝在走投无路之时被汤姆解救并留在狗镇,在那里遭受到一系列不公平待遇的故事。《狗镇》是当年最令人震惊的电影,在片中男女关系表现得尤为清晰。导演拉斯·冯·提尔是道格玛95(由丹麦电影人于1995年发起的电影运动)的倡导者,但在这部作品中他用另一种形式化的东西执行了他的电影美学,表现了他出色的才华。
采写/本报记者 天蓝 实习生 王茜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