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5:书评·观察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5:书评·观察

儿童哲学教育探索

中国首届儿童哲学教育论坛,引动教育新思路

2012年04月1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一个小朋友在“亲近母语”课堂上听课。

  对于成年人而言,温柔美好地看取世界,是一种能力;对周身所在的世界,始终保有如初次相见的好奇与惊奇,是一种能力;在现实中历经失意挫折,却仍信任世界并有所期待,也是一种能力;于所有人都以为是理所当然处,坚守一片不一样的风景,更是一种能力。而对于孩子而言,这些能力与生俱来,他带着信任与善意来到这个世界,慢慢长大,慢慢探索、接纳、理解世界,并成为它的一部分。

  孩子们于成长的过程中,经受着独立思考的艰难与荣耀,享受着探索世界的快乐与惊喜,充盈着对未来的希望。却可能在长大之后,变得麻木,屈从规则与习俗,丧失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生活心生倦怠,对生命丧失热情。

  正因如此,美国哲学家李普曼认为,儿童以其强烈的好奇心和独特的方式,在成年人想不到的地方,进行具有哲学特点的思考,探究着具有亚里士多德式的逻辑概念、法则,以及关于思想、心灵、真理、知识、信念、正错等哲学命题。如果加以适当的引导,他们将成为更健全、理性、美好的人,未来之时代,也将更令人期待。

  上世纪60年代,李普曼创立儿童哲学研究室,组织编写了儿童哲学教材,并成功地在美国中小学推行实践,之后很多国家都将其引进。儿童哲学教育,也是当今教育界的前沿领域,其本身所拥有的那种美好希冀,它所散发的理想光泽,吸引了很多教育人士。近年来,中国教育界也开始了自己的探索。

  “亲近母语”:开放的探索

  2012年3月底,为期三天的第八届“亲近母语”教育研讨会,在杭州举行,论坛主题为教育界前沿领域“儿童与哲学”,研讨形式包括现场授课、说课、评课以及演讲,授课者中,有同济大学哲学教授陈家琪,独立教授郭初阳,以及一线小学语文老师,而演讲者中,有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儿童教育研究者朱自强等。千余名中小学教师从全国各地赴杭参会。

  这是中国首届以“儿童哲学”为主题的全国性公共教育论坛。关于儿童哲学教育与研究,本报2011年8月20日的专题《儿童哲学书,该怎么爱你?》,曾有一定讨论。

  因“儿童哲学”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理论者与实践者各执一词,并无定论。使得本次论坛充满探索与思考的气质。为数不少的老师,甚至是第一次接触到“儿童哲学”。故而,无论是台上执教者演讲者,还是台下观察思考者,皆持心无定论,辗转于理解与质疑、同情与困惑、悦纳与抵抗间。

  “中国很多教育活动,主题是封闭的,老师的现场课堂,是多次精心排演的,像一场大型演出。而亲近母语教育论坛则是开放的,原生态的,充满争议、挑战与冒险,这正是其迷人之处。”杭州一位小学教师告诉记者,她被“亲近母语”吸引多年,每次身临其中,总有一些感动。

  示范课堂1:

  郭初阳 华丽的冒险

  独立语文教师郭初阳一直在努力让课堂变得更加自由、开放,尝试将中国当下教育缺失的成分,如公民教育、性教育、爱的教育、死亡教育等纳入自己的课堂,以一己之探索实践,改变着人们对语文课的理解与期待。

  在儿童与哲学论坛上,他当场执教的内容,为《申辩:从苏格拉底说起》,文章选自《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一书,是苏格拉底申辩的一部分。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哲学史上的核心事件,一位勇于探索真理的思考者,最后被人们以毒害青年和不敬神之罪,民主表决处死。他临死前在五百人组成的陪审团前为自己申辩之文,亦是哲学研究的重要文本。

  郭初阳的课堂自由流畅,对课堂教学技术的运用炉火纯青,以至于大家不再注意课堂,而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议题。在他的引导下,学生非常顺畅地将思考推近至这一观念:“自知无知”,认识自己的局限,认识自己的无知。

  郭初阳说,这节课的设计过程中,他念念不忘当年的法国教育部长阿尔贝·雅卡尔《睡莲的方程式》中的名言:“即使是最微妙的概念也可以很早就介绍给青少年,不一定非要让他们完全理解这些概念的所有细节,但目的是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进一步探索。不是要详细地探索一个新领域,而是在这个领域里转一转,激发他们的渴望。”

  示范课堂2:

  陈家琪 尖锐的挑战

  陈家琪是本次论坛惟一现场执教儿童哲学课的大学教授。他对中国社会缺乏理论研究的兴趣与热情,多次表示失望,“一个民族没有理论思维的习惯和爱好,非常可怕。”

  一个社会中的人们,其哲学式的怀疑与批评若已消磨殆尽,那么剩下的就是缄默麻木地认可现状,没有希望,没有改变的能力,也就容易被驱使、被操纵、被愚弄。而陈家琪之所以愿意尝试儿童哲学教育,就是希望在这样的问题面前有所为。

  陈家琪授课内容,是哲学鸟飞罗系列中的一本《要是我不遵守规则》。因久居大学,陈家琪习惯了那种自己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他没有备课,打算带着一颗哲学的脑袋上台,把书中的讨论引向哲学层面的思考:人类制定规则,首先是限制有权势者,大家让渡一部分自由以换取有保障的自由。但是规则并不能限制人的自由,因为有一个重要的假设是,人生而自由,为不可剥夺的价值,与人为的规则、法律无关。

  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把握一个抽象概念,跳出故事结合现实做更深的思考,不是学生所习惯的课堂思考方式。由于学生尚缺乏持续深入的思考训练,老师缺乏为孩子搭建思考阶梯的教学技巧,使得整个课堂变得很焦灼。一次失败的尝试。

  问及为什么要给儿童讲一些哲学?陈家琪说,无非是为了让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培养起理论思维的能力,要讲逻辑,要相信人是会讲道理的,相信道理本身就有力量。这样,我们的孩子们就会激发起自身的潜能,而且会变得专注、用心,因为要不停地动脑子想问题。也只有这样的孩子才是我们的未来。

  现实关怀:为教育寻灵魂

  在2011年本报的相关采访中,“亲近母语”论坛主持人徐冬梅曾发愿,为了让孩子获得对生命、世界的美好认知,让孩子的人性更加完善丰盈,要用实际行动探索哲学教育。

  本次论坛演讲中,徐冬梅重申此愿,并以谦卑之词结尾:“我不怕浅薄,愿意在这样的平台上把儿童和哲学作为主题,愿意来点一盏灯,守一方土。”

  自从教育界敏锐者提出,“中国教育有政治课而无哲学课,是对学生精神成长的一种伤害”,怎样让真正的哲学教育进入课堂,成为很多教育探索者的思考议题。

  “教育意义在于塑造人的灵魂,唤起人的灵魂力量,教育的作用不仅作用于人的认识和思维,更要作用于人的人格和信仰。教育的目的是让儿童在世界互动中可以获得良好的心性,可以拥有人生生命的智慧。”

  徐冬梅对儿童哲学寄予极大期待,“希望通过儿童哲学教育的探讨为教育找到灵魂,而不仅仅是方法。”但是,儿童哲学教育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极高要求,至少需要具备儿童心理发展、儿童思维认知发展、教育技术以及哲学等领域的知识。究竟如何实践,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这个流动的、跳跃的,尚无固定定义与系统诠释的教育命题,在满怀教育理想的人们中相递,究竟会有怎样的风景开拓出来,仍是朦胧的期待。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朱桂英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