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一部民国盗墓史专著——《民国盗墓史》,最近出版上架,该书作者,是出版过多部盗墓题材作品的学者倪方六,该书也是其最新研究成果。倪方六在接受采访时称,民国时期是中国盗墓史上又一高峰期,出现了许多以往没有过的盗墓新现象,如盗墓利器洛阳铲、短柄锄的发明、军事炸药在活动中的使用,都是民国盗墓者的“专利”。不论是发明创造水平,还是文物出土数量,民国盗墓均达到历史的巅峰。
作者:我不是教你盗墓
我在《民国盗墓史》写好后,曾将有关盗墓秘术、圈内信仰等章节给道上朋友、民俗界学者看看,有一朋友开玩笑说,“你这书简直就是盗墓技术手册啊,有的秘术我都不知道,学习学习。”如此有关盗墓看“铜路”的经验,便是一盗墓者后人的口述,他接受访问时已七八十岁,称其舅舅曾“找过古”(盗墓),但我想他肯定也跟着干过,不然他不会那么清楚!
我现在把盗墓的秘笈、行内的潜规则披露出来,初衷是揭露盗墓这种不好的社会现象,希望引起有关部门有关人士对文物古迹的重视,加强保护,不要跟着盗墓贼的屁股后面搞考古。还有,我想给大家一个真实、可信的盗墓信息,现在好多读者都让各种胡编乱造的盗墓小说弄糊涂了,不少人把盗墓小说情节当成现实中真实的盗墓行为,实际上完全是两码事情。
希望读者看了《民国盗墓史》后不要把心思想歪,否则我真是罪人了;如果拿我披露的盗墓秘术去作案,则更不是我希望看到的,对此我也曾有担心。其实,对于一些技术,比如洛阳铲的用法,那是考古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
——摘自《民国盗墓史》作者倪方六访谈
【书摘】
“洛阳铲”的打制
“洛阳铲”自它诞生那天起,便充满了神奇色彩,身上罩着一圈高深莫测的光环。这到底是一把什么样的铲子?
稍微了解点盗墓历史的人,大概都知道这么一个“民间故事”。
民国初年,洛阳市郊外马坡村有个叫李鸭子的村民,到附近一个叫孟津的地方赶集。当时路边有个包子铺,老板正用一把铲子在地上挖孔支遮阳棚。这铲子并不像平时农家常用的铲子,铲头不是平直的,而是弧形,铲头往地里一戳,就能带出很多土。这把铲子引起了盗墓贼李鸭子的注意,受此启发,他回家后画了个纸样,请当地铁匠师傅照着打制了一把,还真的好用,不仅省力,带出的土样还完整,盗墓打探孔特别合适。此事在盗墓贼中间传开了,一个接一个仿着打——盗墓利器“洛阳铲”就这样诞生了。
马坡村,李鸭子。2010年4月11日,仅凭这点信息,笔者从南京坐火车,来到了洛阳。
在去洛阳前,笔者先到了洛阳东边、离洛阳约30公里的偃师市,约见了在淘宝网经营“正宗孙记考古工具专卖网”网店、专门销售“洛阳铲”的孙治国先生,了解一下“洛阳铲”的销售情况。孙治国很年轻,可能出于商业秘密的考虑吧,并不愿意多说什么,称反正生意不错。笔者拍摄了各种型号的“洛阳铲”之后,决定往洛阳,去马坡村。
……
小李村与马坡村相连。其时已是下午四点半,走下公路仅几十米,尚未到小李村立交桥,便看到了一家铁匠铺,里面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往里一望,炉火正旺,二人正在打东西。笔者进去时,一位看起来年纪大点的师傅正拿着小锤在一把铲头上不停地敲打。他告诉笔者,手里打制的就是——“洛阳铲”。
在师傅许可下,笔者端着相机,观看了“洛阳铲”从一块铁成为一把铲的全过程。
虽然铲子不大,但得两人合作才能打制成功。拿小锤的是师傅,叫主锤;抡大锤的是徒弟,做下手,负责烧炉、钳铁等。
先是将现成的厚铁板(师傅后来告诉笔者,这是钢板)裁截成合适大小的长铁块,这叫“下料”;之后由徒弟将铁块夹进炉火内,这叫“煅烧”。铁块烧红变软后,徒弟夹出放在大铁墩上,让师傅夹起锤打。师傅起锤,锤点落在哪儿,抡大锤的徒弟便打在哪儿。如此快速、不断地锤击,让铁块变长变薄。一次不成,再烧,取出再锤,重复同一个动作……
至此,一块铁成了一把普通的长条形平板扁铲,铲厚在0.3厘米上下。如果不进行下一道工序,便是过去盗墓贼手里常用的——钢锨。不过,以前的钢锨比这要厚一点。
接下来,便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也是“洛阳铲”成型的关键。
将扁铲重新放进炉火内烧软后,夹出放在大铁墩上。师傅夹起摆放到一截直径约4厘米、长约20厘米平放的圆铁柱上,另一只手夹出一块半圆形的与圆铁柱差不多等长的厚钢模,压放在扁铲上。徒弟抡起大锤,强力击打铁模,一锤定音,平直的扁铲马上就变成了半圆形——“洛阳铲”出现了。
接下来,就进入后期处理了。师傅对铲头和铲尾进行整修,重点是铲头刃部的弧度。在这道工序前,以前还有一道工序:在铲尾要打出将来方便安装木柄的孔槽,即銎,现在不需要了,而是在铲尾凸出一截,最后焊上铁柄。也有不焊的,将铲尾的一截开出丝口,拧上铁柄。
至此,一把半圆形、带弧度、与普通铲完全不同的“洛阳铲”就打制成功了。
摘自《民国盗墓史·秘术卷》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