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评论·人物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3:评论·人物
下一篇

从感动到行动的“善之花”

2012年04月1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制图/许英剑

  本周人物·邓飞

  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由个人善意的觉醒,引发民间行为的复苏,进而推动和促进政府在某个领域加大制度性的调整与改革。

  4月8日,“免费午餐”公益活动满一周岁,在北京首次公开“晒账”。截至3月31日,免费午餐基金共筹集善款2410万元,开餐学校137所,享受免费午餐学生16678人。全国1.5万余名孩子受益于“免费午餐”。

  尽管邓飞一直在对“免费午餐”去邓飞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不短的时间里,人们说起这事,不可能不提起邓飞,因为这件事,烙上了太深的他的个性化印记,这一切,皆缘起于他一闪念的感动——2011年2月,邓飞参加天涯社区的颁奖晚会,与邻座一位叫小玉的支教女教师聊天时知道,她所在学校的学生没有午餐,每天她一个人端着饭盒,没办法面对他们热望的眼神,不得不快步走进自己的宿舍去吃饭。他心中的感动之弦就被拨动了,“免费午餐”最初的想法,是帮助小玉所在的贵州省黔西县花溪乡沙坝小学的孩子们,但事态的发展,远远超越了他的想象——这种超越不仅表现在需求上,也表现在供应上。这是邓飞在最初设想这件事情时没有料到的,要知道,在过去的一年里,包括“郭美美”在内的众多涉及慈善的新闻,令公众对慈善抱以什么样的心态?公益活动所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困境?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免费午餐”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异的成绩单。

  然而,邓飞的意义,不只是筹了多少款开餐多少学校使多少学生受惠,而是让人看到,善意作为火种,是可以在人们手中接力传播,并引发连锁反应的。它让人们看到,与其抱怨世界的冷漠,倒不如伸出自己的手献出一份暖意。很多企业和志愿者,在助人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社会责任感之于企业和个人的神圣和必要性;而政府有关部门,也从中看到了民间力量的正面意义和积极价值,这为后续的社会建设,提供了标本和范例以及信心。特别是在易引起担忧的财务处置的清廉问题上,他们通过公开和透明的组织方式得到有效保证,体现了超强的生机和智慧。

  作为一个媒体人,邓飞的职业属性,注定他将成为一个点火人,在各个领域中,点起一堆堆火。就如同他此前所做过的网络打拐等事件一样,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方向上,越走越快。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这样的点火人越来越多,而社会对他们的宽容和提供的作为空间也越来越大。由个人善意的觉醒,引发民间行为的复苏,进而推动和促进政府在某个领域加大制度性的调整与改革,并最终实现文明程度的升级,很多文明的升华进程,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曾颖(作家)

  ■ 微博看邓飞

  @张泉灵:邓飞的团队是一群很“抠门”的人。他们让参加活动的嘉宾自己付差旅费。他们不舍得在活动贵宾间放矿泉水。他们买最便宜的连封皮都没有的监委会聘书。因为他们是这么算的:一张上海到北京的往返机票是1000份免费午餐,两瓶矿泉水是一份午餐……只有“抠门”又透明的慈善人才是捐赠人信任的好慈善人。

  @摘星手010:诚挚祝福免费午餐荣获中华慈善奖,邓飞从调查记者到公益的转型,对年轻一代寻找社会定位有启示,如何在批判者和建设者之间,一边监督政府“越位”,一边身体力行提请政府弥补“缺位”。

  ■ 对话当事人

  如果我出了错,岂不让免费午餐蒙羞?

  新京报:免费午餐一周年,有何感想?

  邓飞:感慨!这一年激情伴随汗水和泪水,风风雨雨,确实过得不容易。感谢!这一年,各地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团队和捐款人,因“免费午餐”走到一起,默默地支持;各地的媒体人也派出公益和调查记者团队,持续关注免费午餐的成长。

  近日,免费午餐获得中华慈善奖。这个中国官方最高级别的慈善奖项,授予免费午餐,为政府和民间的信任与合作,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作为免费午餐的执行者,我们也深感责任重大。

  新京报:以公开财务审计报告的形式来为免费午餐庆生,作何考虑?

  邓飞:对一个在过去一年里高速成长的,覆盖全国的民间慈善项目,要进行一个梳理,需要以一种比较严苛的自我暴露的方式。我们尽量做到财务公开是细致到每一个细节的。

  有人质疑我们筹款多,但花得少。确实是这样,我们去年的行政成本(管理成本)只有5%,铺了全国163个学校,已经做到了我们现有能力的极限。今年,免费午餐要花掉70%的捐款,需要招募更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需要提高行政成本。免费午餐今后每年都要公布详细的财务审计报告,力争规范化,制度化。

  新京报:从记者转型公益,对自己的角色转换作何感想?

  邓飞:做免费午餐,是我把做记者时的思考和理想,付诸于实践。我是一个实验者。做记者时,我们报道问题,也会思索,这些事情能否做到公开透明,黑洞能否避免。这一年,我尝试来做执行,免费午餐给了我们答案,也给出更多的命题。免费午餐的事务太繁重,这一年来,我已没有时间写稿。但我在筹划写一本书,用笔记录免费午餐发展的过程。其实,我还是一个记者。

  新京报:试图让免费午餐“去邓飞化”,为什么?

  邓飞:一个公益慈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是根据制度设计的自我发展,而不是靠个人的,偶像的力量。把一个可持续的项目和某一个人的名字联系起来,是不可靠的。如果以后我个人犯了什么错误,岂不是让免费午餐蒙羞?希望免费午餐早日摆脱邓飞个人的阴影。

  新京报:对免费午餐,以后有什么打算和规划?

  邓飞:今后,“免费午餐”要做的是,建立一个强大的民间公益志愿者团队,监督财政资金到位,监督政府履行好职责。乡村学童需要的不是安全不可控的面包牛奶,他们需要的是安全营养的正餐。

  免费午餐最大的追求,是要做到政府和民间力量的相互配合,完成更大的改变。希望“免费午餐”变成一个中国乡村儿童福利和权利的象征。 □新京报记者 魏铭言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