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对话
今年3月份,北京市全面启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共投入150亿财政资金对共计1500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进行抗震加固、节能保温、绿化美化、街景与楼面整修等综合改造。近日,北京各区县老旧小区改造情况也频频见诸报端。本期北京地理特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庄宁,就北京老旧小区改造问题进行对话。
【对话人】
庄宁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主讲《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等课程
新京报:解放后北京的住宅小区建设经过了哪些阶段?
庄宁: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建造了一些规模不大的住宅小区。在当时,这些住宅楼档次和标准并不低,它们学习苏联的建造风格,呈“回”字形围合,红砖、坡顶,木质门窗,房间面积不大,比较典型的是百万庄小区。缺点是不太适合北京的内陆型气候,一些东西向的房间并不适用,而且没有考虑抗震,小区内也缺少生活配套设施。这些小区现在已经所剩不多。
“文革”期间,北京的城市建设基本停滞,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建设大规模的小区。当时很多下放干部及知识青年返城导致北京的住房矛盾非常尖锐,于是政府便开始进行低标准、大规模的小区建设。当时的住房标准是“住得下,分得开”,住宅面积一般都是56平方米,基本都是6层楼房,砖混结构,楼层间使用预制板,钢门窗,这使得房屋的保温隔热效果很差。在小区配套方面,实行“千人指标”,即小区满一千人就配备商店、学校等设施。但由于当时的政策是相关配套建好后要无偿交出,所以人们建设配套设施的积极性不高,而且由于资金有限,能省则省,最差的小区路都没人修。在小区设计方面,除正常楼间距外,没有设停车位,这造成后来的机动车停车问题很严重。最初这些小区都是单位管理,上世纪90年代住房制度改革后,很多单位把公房卖了,小区也就落入了无人管理的境地。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北京的住房矛盾得到一定的缓解,住宅标准有所提高,而房地产市场的形成,也使住宅建设总体水平提高了。那时新建的住宅小区主要集中在望京、回龙观、天通苑等地区。
新京报:此次列入改造范围的老旧小区是如何确定的?
庄宁:目前来看,“文革”前建造的住宅区已所剩不多;90年代以后建造的住宅区年代较近,建造标准较高,问题也不大;80年代建造的小区则由于建造标准低,面临的问题较多。所以,这次政府把改造范围定在1990年(含)以前的老旧小区是比较合理的。
新京报:此前,北京也进行过老旧小区改造。过去的改造存在哪些不足?
庄宁:过去对建筑外观的改造较多,而对一些急需解决的设施和功能问题则深入不够。此外,还有两个方面需要提高,一是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财政资金投入要讲求公平,不能因为小区年代久远就一味补贴改造,而应该明晰小区产权,注意日常维护资金的筹集和收取,平时就要多维护,而不是等到需要大规模改造时才有动作。第二,改造期间要注意排查安全隐患,设施质量要深入做下去。可以尝试引入社会资金,对改造进行企业化的运作和管理,政府对相关设计标准和要求进行监督。
新京报:您怎么评价北京今年的老旧小区整改方案?
庄宁:对于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有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对小区机动车进行整治;对小区各种设施进行更新,如电力改造等;对住宅保温隔热的改造等。这些问题在整改方案里都提到了,所以我觉得目前这个方案是比较合理的。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