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7:文化新闻·重点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7:文化新闻·重点

第十届华语文学大奖揭晓

方方获奖感谢文学

2012年04月16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获奖者合影,左起依次为李静、徐晓(代赵越胜)、方方、黄灿然、杨显惠、王小山(代阿乙)。

  ■ 获奖者

  2011年度杰出作家:方方

  2011年度小说家:杨显惠

  2011年度诗人:黄灿然

  2011年度散文家:赵越胜

  2011年度文学评论家:李静

  2011年度最具潜力新人:阿乙

  本报讯 (特派记者张弘)昨天下午,第十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礼在广东台山举行,著名作家方方获得2011年度杰出作家大奖并获得15万元奖金,赵越胜、李静等人分别获得其他五个奖项并分获3万元奖金。

  方方:

  获奖因运气好

  第十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获奖情况是:作家方方以长篇小说《武昌城》获得2011年度杰出作家奖;杨显惠以小说集《甘南纪事》获得年度小说家奖;黄灿然以诗集《我的灵魂》获得年度诗人奖;赵越胜以长篇散文《燃灯者》获得年度散文家奖;李静以文学评论集《捕风记》获得年度文学评论家奖;阿乙以随笔集《寡人》获得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其中,身在法国的赵越胜委托好友徐晓出席;身在伦敦的阿乙委托王小山出席。

  颁奖礼上,年度杰出作家开奖的大屏幕候选名单中,并无获奖者方方在内。而主办方发布的小册子内,方方以《武昌城》获得年度小说家提名。开奖嘉宾叶兆言宣布方方为年度小说家得主,并读完颁奖词之后,活动举办方《南方都市报》常务副总编辑,组委会副主任陈朝华快步走到台上,解释了其中原因:方方首先以《武昌城》获得年度小说家提名,后由马原提议,终审评委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将《武昌城》提名到年度杰出作家中,与其他五位作家PK。最终终审评委决定将年度杰出作家奖颁给方方,这符合新的评审章程。

  方方在发表获奖感言时特别提到感谢文学,自己19岁当搬运工人时开始写作,文学不仅帮她度过了最困难、空虚和迷茫的时候,还让她有倾诉对象,有发泄机会。“文学不仅改变了我的命运,还是我的良师益友,稿费是我主要的经济来源,我用稿费先是养活了我的母亲,后来是我的女儿。有时我甚至想,文学就是我的救命恩人。”

  杨显惠:

  坚持自我有惊喜

  作家杨显惠是昨晚年龄最大的获奖者,他在颁奖礼现场回顾说,自己1979年33岁时开始写作,当时有争强好胜的情绪,想在三四年后拿一个奖,但直到五六年后,才获得中国作协一个短篇小说奖。因为当时没有茅奖和鲁奖,所以兴奋了好几天。80年代中期后,自己内心产生了焦虑,此时西风东渐,西方文学思潮涌入,原来受俄罗斯文学影响的现实主义写作不受欢迎,紧接着商业大潮来临,自己有七八年停止写作,思考该怎么办。“最后还是决定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写作,一写就是十几年。事实证明,只要按照自己的心灵规则去写,不管文坛怎么样,就能获得意外惊喜。”

  多年低调从事文学批评的评论家,年度文学评论家获奖者李静在发表感言时表示,“意义和自由乃是衡量一切精神创造的价值标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尤为如此。不从这种价值源泉中汲取力量,则文学创作就不能成为‘个人真理’的忠实见证,那个‘站在墙的一边还是蛋的一边’的选择题,也将只有一个羞耻而怯懦的答案。文学批评虽是关乎‘美’的判断,但‘美’却诞生于爱与自由的道德;唯有毫不退却地持守和实践这种道德,在对形式真实和精神本体的品尝中浸润这种道德,文学批评才能真正成为创造的助产士和推动力,进而成为创造本身。”

  谢有顺:

  将有价值的东西凝固化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创办于2003年,迄今为止已举办十届。本次活动颁奖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方都市报总编黄常开在致辞中说道:“自创立开始,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即以‘反抗遮蔽,崇尚创造’作为自己的评奖文化,坚持‘公正、独立、创造’的评奖原则,希望能通过大众媒体对文学现场的介入,以独立的审美取向遴选出当年度最优秀的文学作品。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终审委员会召集人,中山大学谢有顺教授在十周年回顾短片中谈道:“在现有影响力的基础上,还需要一个更加健全的、务实操作上的规程,把它制度化,将有价值的东西凝固化。”

  历届终审评委、《文艺报》总编阎晶明称,一家非文学机构,坚持10年做下来很不易,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评奖机制,对散文、文学评论等给予了同样的关注,这是令人尊敬的评奖策略。“评委出于公心激烈争辩,最后达成相对共识,得出一个让大多数人接受的结果。希望这个奖继续做下去。”

  ■ 授奖辞(谢有顺撰写)

  方方的小说,正大、绵实,元气充沛,叙事悠长而强悍,语言细腻而练达,写俗世而有情,用浅语亦有致,格局宽阔,气象磅礴。她常以柴米油盐的庸常,暗喻激情过后的空洞,以生命的弱,见证人的复杂、悲壮、不可摧毁。她发表于二○一一年度的长篇小说《武昌城》、中篇小说《民的1911》,关切小人物的命运,直面中国历史中那些主要的真实,让虚构落到实处,让灶头烟火也参与残酷战争的讲述。她以慈悲与宽恕之情,回望革命的成败,攻与守,大与小,高贵与卑贱,理性与冒失,皆有平等的地位,其中的苦难与牺牲,亦由革命者与普通小民所共同承担。去理解人而不是去判断历史,去发现个体的价值而不是去给群像命名,方方庄严地完成了对一座无城之城的精神确认。

  ■ 观感

  这个奖,这些人

  蓦然回首时让人心惊,南方都市报主办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迎来了十岁生日。

  评出来的六十部作品无声地诉说这个奖的品质,彰显这个奖的价值。当然会有遗珠之憾,但是,经过十年,这些奖凝结了一些不变的事物,正是内在的、稳定的一面呈现出这个奖的光辉和特质。

  这是一个传媒时代由知名传媒主办的文学奖,这让它带有民间的性质,让它与官方主流意识形态区分开来。多年来,主办方恪守了自己的立场,不曾干预评奖过程和结果,并率先使用评委实名制,使这个奖真正成为一个追求自由、独立和创造的奖。

  还记得2003年4月,在非典肆虐的时候,史铁生带病来到颁奖现场。他的到来成为这个奖追求精神性、思想性的恒久象征。第一届的评委就有我的导师程文超先生,尽管在他生命的后期,他花了较多的时间关注20世纪初的思想界,但是作为当代文学的著名批评家,他从来没有忽视当下的文学状况,始终站在批评的第一线。他这种强烈的“在场”意识不仅影响了我辈后学者,也影响着这个文学奖。如今,这两位第一届的评委和得主均已驾鹤归西,但他们的参与就像一个标志,使后继者始终不敢忘却文学激浊扬清的根本使命。

  这十年,这个奖的“游戏规则”在不断改善并慢慢趋向成熟。比如,终评委的成员的角色搭配,有报刊的主编,有批评家、作家,还有文学史研究者,年龄结构上也注意合理搭配,这就使在场性与经典化得以平衡。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在2009年,初评委由原来的文学期刊的主编们改变为一群青年批评家和报刊编辑,他们多为当代文学博士,初评委的提名前后经过三个来回碰撞。这个变动增添了提名的专业性,同时也扩大了评奖的关注面,更新了阅读视野,对文学新动态、新样式,如网络文学、玄幻小说、微博等有所关注。多次观念碰撞更容易纠偏,使一个奖不至于停留在自说自话的层面,审美说到底是主观的。

  就这次奖来说,我特别高兴女批评家李静的获奖,批评单项奖一直被男性、被学院派拥入怀抱。李静的女性、媒体身份只是符号,她的批评持续多年然而数量甚少,务求精神清洁、话语纯粹。表彰这种批评是对泛表扬造成的精神污染的解毒。

  我刚到《花城》杂志不久就参加了第一次颁奖仪式。除第二年在北京颁奖未参加外,每年四月清明谷雨之际,我都在颁奖现场。2009年开始,我作为提名评委参与到这个奖的第一轮推荐工作中,可以说我见证了这个奖对新世纪的“介入”、对时代文风变化的展示,见证了这个奖对公开、公正的追求及其始终如一的人文情怀。

  □申霞艳(广州,批评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