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文娱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文娱时评
上一篇  下一篇

梅纽因比赛:重技术,更要重音乐

2012年04月18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音乐现场】

  此次比赛,评委会将青年组冠军授予肯尼斯·亚瑟·瑞肖,通过此举明确地表达了他们对音乐教育追求方向的立场:技术未必一定要做到无懈可击,更重要的是学会用音乐本身的力量打动聆听者。

  1982年,小提琴一代宗师耶胡迪·梅纽因勋爵第一次来到中国访问。离开后,他给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周巍峙写了一封洋溢着情感的信,“中国在培养音乐人才方面存在着某些危险:过分快速地想培养国际音乐的尖子并希望他们像在世界运动会上那样力克群雄……伟大的音乐是无法竞赛的,培养未来中国的‘超级明星’会把这些学生引入歧途,这是与当今中国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事实上,由于仅仅为了“拔尖”,中国的音乐教育往往只重视技巧性训练,而忽视了对音乐以及文化内涵的把握,更是在合奏能力的训练上极度欠缺。三十年后,梅纽因所担心的事实已经转化为了一定的恶果:尽管中国音乐家们在国际大赛上屡获殊荣,但许多都只昙花一现就归于沉寂,目前活跃在国际乐坛的中国音乐家屈指可数,与大国地位极不相称;最为遗憾的是,中国至今无法拥有一支世界级的交响乐团或是室内乐组合。

  当然,中国的音乐界并没有忽视这些问题,将梅纽因大师生前创办的“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带到中国,在笔者看来就是一次反思之举。将青年组冠军授予肯尼斯·亚瑟·瑞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从第一轮起就一直是争议的焦点,其音色欠缺打磨,技术上也存在诸多问题,但他有着良好的大局观,将分句与结构处理得有条不紊,显示出了很出色的音乐修养。评委会将冠军奖杯授予他,通过此举明确地表达了他们对音乐教育追求方向的立场:技术未必一定要做到无懈可击,更重要的是学会用音乐本身的力量打动聆听者。我想这一观点可以令中国的许多音乐工作者反思良久。

  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20岁小伙子郭思言是本届比赛最大的惊喜之一。他在初赛中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却在半决赛演奏拉威尔《茨冈》时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不过却侥幸逃过了评委的审判,有些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了决赛名单上;但他在决赛中仍旧发挥失常,最终名列第四,是本届比赛里中国选手取得的最好成绩。

  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争议声始终不绝于耳。出现争议的原因其实很好理解:选手们整体实力相互接近,但风格差异显著,听众自然很容易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评判,但评委们有自己遵循的尺度。这让我联想到2010年那届饱受争议的肖邦钢琴大赛,尤丽安娜·阿芙蒂耶娃在中国评委傅聪的力挺下,顶着巨大的质疑声夺得冠军。但两年过去,她的发展既比不上已与DG公司签约、巡演合同不断的亚军得主因高尔夫·翁德,也比不上此后在柴可夫斯基大赛上夺魁、被认为是新生代领军人物的季军得主丹尼尔·特里冯诺夫。当然,出现这种情况并不能说明评委们当时看走了眼,其实正如这届梅纽因比赛评委会主席帕米拉·弗兰克在颁奖前的致辞中所说,一次比赛的结果并不能决定选手们一生的发展,更重要的还是他们今后的努力。

  □徐尧(北京 乐评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