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2:巴塞尔钟表展·消费生态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2:巴塞尔钟表展·消费生态

小众品牌更显独立观点(1)

2012年04月20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豪雅CARRERA

CALIBRE 17杰克豪雅纪念款。
劳力士推出sky-dweller腕表。

  大众、小众品牌各具收藏价值

  作为钟表爱好者,杨晨今年并没有到巴塞尔展现场看表,一方面是时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在他看来,巴塞尔展更适合媒体和经销商,而钟表爱好者和收藏者大多只关注自己喜欢的少数几个品牌,或这个品牌中的某一类,没有必要舟车劳顿地亲临表展。

  当然,杨晨还是留意了巴塞尔上的一些新款信息,比如他收到了百达翡丽所有表款资料。但对他来说,只有其中顶尖的高端表才有意义。“百达翡丽虽然非常好,但这样大产量的品牌(以前说百达翡丽产量非常低,现在只能说相对低,以前一年只生产一万只,现在远远不止这个产量),某些表款在设计、技术、质地上也有一些败笔,对于玩表的人来说,大产量的品牌已经失去一定意义,我只会关注其中的十款左右。”

  杨晨认为,真正的大品牌每年都在改进,推出新款,但纵观新款都是从原有的表款升级而来,改动不是特别大,在改变革新中仍在坚守传统。比如百达翡丽一百年前的老表拿来也一眼便知是什么表,不像一些“新贵品牌”,杨晨认为这些品牌没有收藏价值,“因为五年前的表和今年的新表完全不同风格,不看LOGO都不知道是同一品牌”。

  另一个让杨晨比较认可的品牌是劳力士,“中国人有时候觉得劳力士俗,主要缘于文化、电影的错误引导,实际上劳力士是玩表圈子中公认的好品牌,保值性、工艺、技术是没有任何品牌可以相比的。”

  相对人人熟知的品牌,杨晨对小众品牌更有兴趣。独立制表人品牌IPG是他目前最喜欢的,他的计划是近两三年内收集它的所有表款。“这个品牌的表款只有十多种,非常有特点,极低的产量能保证打磨的工艺,制作的优雅性。”

  在杨晨看来,喜欢什么表款和每个人的性格有关。“玩表到一定阶段,玩过的和戴过的很多,戴一只百达翡丽无人不知,小众品牌更能看出佩戴者的个性和对腕表的独立观点。”

  收藏资讯愈加丰富

  西洋古董手表首饰鉴赏家、国际洋酒协会亚洲副总裁皇甫江2000年时手里已有超过1000只表。“当时国内根本没有钟表收藏的书,更没有足够的售后,收藏过程是艰辛的。”现在名表杂志、收藏资讯非常多,皇甫江反而感觉找不到原来的乐趣了,“可能曾经沧海难为水吧,收藏需要难度和门槛,这里所说的门槛不仅是钱,更是知识和兴趣。”

  安帝古伦拍卖公司董事赵舒认为,近几年的投资收藏市场的资讯越来越丰富,但目前中国消费者对腕表收藏与投资的水平还在初级阶段,多数都是对品牌认可,取决于品牌的广告效应和媒体宣传力度。相对国外收藏来说比较表面化,缺乏个性。

  钟表收藏家、《Chronos手表》发行人丁之向更喜欢将收藏与投资的市场分开看待。“如果讲投资,最好是开表店,否则光靠买表赚钱是做梦。收藏要和投资剥离开,收藏可能会带来投资效果,但投资不是收藏的目的。现在拼命买表的人70%-80%是为了增值,但很多时候其实从这些人在把钱交给表商时就已经被套牢了。”

  收藏投资的前提是爱表

  丁之向认为,如果是将腕表作为艺术品,不太多考虑回报,只把回报当作对行业认知程度高之后的额外奖励是可以的。把收藏和投资两者混在一起,其实是不太懂表的人把这个领域的水搅混了。“整个行业看起来热得要死,很多人的想法是在二级市场只要最后一棒不落在手里就可以。”

  (下转D13版)

  D12-D13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许海玉

  图片均由品牌及被访者提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