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头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1: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家庭节能改造可奖2万

北京千户家庭年内试点节能改造,以社区为单位自愿报名;“十二五”将推广到万户家庭

2012年04月20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昨日,绿色北京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在中山音乐堂启动,学生现场展示用废旧日用品设计的服装。新京报记者 秦斌 摄

  新京报讯 (记者蒋彦鑫)洗衣机是否节水,房屋外墙是否保温,这些看起来似乎很小的事情,如果家家户户予以注意,可以为全市节能不少。昨日,在“绿色北京——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启动仪式上,北京市发改委宣布,将组织开展居民家庭节能低碳改造示范工程,对改造家庭进行奖励,每户最高可获奖励2万元。今年将试点完成1000户,为全市居民家庭节能改造提供先进经验和模式。

  家庭能耗占总能耗两成

  数据显示,当前北京家庭能耗已经占总能耗的1/5,且每年都保持较快的速度增长。“十五”期间,北京人均能耗是3吨标准煤左右;“十一五”上升为3.8吨。一方面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所致,同时也跟部分市民的生活习惯有关。

  为倡导更多的人身体力行的节约能源,今年,北京将试点家庭的节能改造。活动主要是对居民家中的内环境进行改善,引导市民家中节能。

  节能改造后可节省三成

  今年完成1000户居民家庭节能改造,从中评选创建100户低碳家庭标兵,力争实现参加改造的居民家庭平均节能率达到30%。“十二五”期间将逐年推广到万户家庭。

  如何选取今年的1000多户家庭?市发改委表示,主要以政府引导、社会自愿参与为原则,以社区为单位集中报名。自愿开展节能改造的居民家庭,平房、楼房等各种房型均可报名。

  选为试点家庭后,发改委将配备节能家庭设计师,一对一的结对子。入围家庭根据相关要求,全程系统参与相关培训,在规定范围内开展节能改造。

  第三方机构评定后给奖励

  节能改造结束后,经第三方机构综合评定后,确定居家节能改造成果等级,并出具书面评价结论。根据安居节能改造成果的评价结果,提出具体资金奖励方案,发放奖励。另外,市发改委介绍,北京将建设“首都便民交通五系统”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动态发布道路交通拥堵指数,为市民提供动态、静态相结合的交互式信息服务。

  节能减排5大挑战

  ●伴随城市规模扩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交通拥堵、绿化建设、垃圾处理等各类问题集中凸显。

  ●服务业主导的经济格局已经确立,依靠“结构促降”空间进一步减小,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发展效率。

  ●市民对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的诉求更为强烈,如何全力防治PM2.5等大气污染,成为现阶段工作的热点。

  ●如何加快完善更有针对性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全民行动,成为现阶段工作的重点。

  ●周边区域对本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影响日益显现,如何从更大的空间尺度,加强区域之间的联动合作。

  ■ 个案1

  高中生自制蒸汽节水洗碗机

  新京报讯 (记者蒋彦鑫)昨日活动现场,白家庄小学的学生们展示了特色服饰。这些靓丽民族服装,其实是西城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们用光盘、月饼匣、月饼盒子、塑料袋等废旧材料做成的。

  同时,学生们还展示了节水洗勺机、湖面清污船等节水小发明。据该校高二学生刘祎格表示,在电视里看到水蒸汽清洗地板的装置后,想到学校食堂洗碗的地方,水经常溅出来,非常不方便,为此设计了一个蒸汽洗碗的装置。通过蒸汽壶、水雾喷头和蒸汽喷头、毛刷等装置进行连接,用500毫升水,可以清洗至少20个勺子,而且还能对勺子进行高温杀菌。而日常生活中,同样的水量只能洗2个勺子。

  刘祎格表示,目前该机器已经在学校投入使用。自己和同学们正考虑对其进行改进,可以清洗更多的东西。

  家庭节能改造是今年发改委推动的重点。来自什刹海的杜大爷表示,他家住平房,以前冬天烧煤,造成大量的垃圾和烟。煤改电之后,他家参与了由自然之友发起的节能改造,对玻璃做双层保温处理,并使用LED节能灯等措施,达到一样的暖和效果,节能30%。

  ■ 个案2

  绿馨小屋奖励居民垃圾减量

  新京报讯 (记者魏铭言)一公斤厨余垃圾可积两分,积满20分,即可兑换一块肥皂;积满50分,可换一瓶洗涤灵……经过两个月试点,昨天,一站式垃圾分类多功能车“绿馨小屋”正式亮相劲松社区。

  “自从有了积分,我收拾的厨余垃圾里,保证连个餐巾纸都没有。”昨天一早,刚刚从“绿馨小屋”里用300积分换了洗衣粉、毛巾和洗涤灵的劲松八区居民卢进芬高兴地说,因为她天天坚持来送厨余垃圾已满2个月,街道还特别奖励了她一辆帆布小推车。

  “绿馨小屋”自备公斤秤,居民送来的厨余垃圾,先在小屋前过秤算积分,再丢至专门的垃圾箱内,然后由厨余垃圾清运车运至高安屯垃圾处理场,统一做清洁化处理,变成有机肥料。

  对坚持天天来送厨余垃圾的居民,除正常积分外,每个月,“绿馨小屋”还将奖励50积分。

  居民需要什么日用品,可在送垃圾时向小屋工作人员登记,过些日子,物品采购到位,即可直接用相应的积分兑换。

  目前,劲松街道已在劲松中、西社区开展上述模式的居民垃圾减量分类试点,共设垃圾分类回收宣传点8个,“会员”居民800余户,现在每日厨余垃圾收集量近一吨,月收集总量30余吨,社区垃圾总量减少20%左右。

  “绿馨小屋”还整合了原来社区内的各种“废品回收站点”,按照市场价回收饮料瓶、旧报纸、旧书本等可再利用的家庭废弃闲置物品。旧衣服、旧鞋子、旧电池、食品袋、塑料袋等,也都纳入“绿馨小屋”的有价回收范围。

  为鼓励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绿馨小屋”每回收3公斤分类整齐的可变卖“垃圾”,除了支付市场价格的人民币外,再额外奖励居民3个积分。

  ■ 相关新闻

  节能小卫士升学可加分

  今年全市将在千余所中学全面实施百兆瓦阳光校园光伏屋顶项目,利用光伏发电,提供给教室照明设施等用电。2015年内全市学校都安装光伏屋顶,可为学校节能10%-15%。

  此外,全市中小学将评选“节能环保小卫士”。在校生包括本市学生和在本市借读的外地学生,不设推选比例。

  学校将在5月30日前完成推选工作,并在校内公示3天,再上报。市教委将于7月30日前完成最终审核与备案工作,并召开表彰会。

  “节能环保小卫士”属于市级奖项,获得此奖项的学生将根据本市相关规定,在升学时给予加分政策奖励。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