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评论周刊·记者手记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6:评论周刊·记者手记

我们感动着“穿越”泰坦尼克

2012年04月2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4月15日,《新京报》泰坦尼克号沉海海难百年特别报道版面。

  “一艘伟大的邮轮悄悄地划破大西洋浩瀚的寂寞,天空被星星染上了宝石的瑰丽色彩,一阵单薄的凉风从冰山地区径直吹来,轻轻传出即将到来的危险信号。”

  “而在这座‘漂浮的皇宫’(指泰坦尼克号)内部,在1912年那个春天的晚上,处处温暖舒适,灯火辉煌。嘈杂鼎沸的人声,华尔兹的轻俏乐曲……欢愉的气息把这轻微的警告傲慢地抛弃在一边。然而,灾难,迅速地排山倒海而来……”

  这段回忆的文字,来自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杜夫·哥顿女士。她是一位著名设计师,在伦敦与纽约都设有专柜。事发将近40年后,她才小心翼翼地撕开记忆的封条,抽取出这段尘封的思绪……

  对《新京报》来说,做这个泰坦尼克号专题的过程,也是一个穿越时空,与这些人对话的过程。

  尽管初衷只是想做一期不一样的专刊,在纪念百年的同题作文中争取一点关注度,但定下了“穿越”这个主题后,突然有打开了一扇宝库大门的感觉。因为,这些回忆的史实本身,比任何演绎、任何浮白的介绍、揭秘,都要精彩许多。

  “灾难现场报道”的“号外”

  我们穿越回100年前的现场,就像灾难第二天出街的号外一样,告知人们昨晚发生的一切:有现场、有故事,有探因,有影像,封面也刻意采用了同时期中国旧报纸的式样

  我们这一代人对泰坦尼克的感知,基本来自于卡梅隆导演的电影。还记得15年前,学校包场看泰坦尼克号,为杰克和露西缠绵悱恻的生死情感动得凭轩涕泗流。随着年岁渐长,逐渐意识到,在新旧世界之交,作为当时工业文明登峰造极的杰作,泰坦尼克号的悲剧,应该有更多高于爱情的内涵。

  也因此,我们在头脑风暴的时候,一下子就想到回到百年前,还原1912年的那个晚上本身,灾难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人们经历了什么?他们如何应对骤然降临的一切?如果放到现代文明里,这场灾难是否可以避免。

  于是,我们穿越回100年前的现场,就像灾难第二天出街的号外一样,告知人们昨晚发生的一切。对讲故事而言,真实永远最动人。一不小心赶了个时下“穿越”电视剧的时髦,不过,我们聊以自慰地想,他们比我们弱多了。他们顶多穿越到唐宋元明清,我们却穿到了100年前的西方文明。

  制作专刊的过程中,我们翻阅了大量的史料,找到了纽约时报、国家地理杂志以及许多不知名老报纸的记载。

  这些文字的鲜活程度远超我们想象,感谢这些同行,他们的文字穿越百年后活在了我们的文字里,他们的故事历时百年又被我们挖出新的意义。

  为了让整个专题更丰富,更有警示意义,我们也采访了大量的技术专家,试图揭示灾难的原因,而穿越的元素在这一环节,则体现为,运用现代文明,如何避免海难重现。有现场、有故事,有探因,有影像,封面也刻意采用了同时期中国旧报纸的式样,我们努力呈现的就是穿越之后的“灾难现场报道”。

  爱情糖衣背后的人性光辉

  泰坦尼克号本身,既是一曲人性的悲歌,又是一曲赞歌。悲在于,它的倾覆很大程度需归因于人性的瑕疵;而赞则在于,得知遇难之后,人们所展现出来的人道主义色彩

  对许多泰坦尼克号幸存者来说,他们的故事都是尘封的。有的人甚至终生都不愿意再回忆起那个晚上,就像最老的那位泰坦尼克号幸存者,她说,自己唯一的愿望就是做一个普通人。许多人带着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入土。

  沉默是一种高贵的修养。他们或许是不愿面对内心巨大的冲击,或许是不愿回首不堪的时光。

  制作专刊时,我们不断被感动。不是为爱情,而是为人性。我们逐渐明白,泰坦尼克号的故事,伴随幸存者零零散散的讲述辗转存世,却为何历时百年而不衰。

  泰坦尼克号本身,既是一曲人性的悲歌,又是一曲赞歌。悲在于,它的倾覆很大程度需归因于人性的瑕疵;而赞则在于,得知遇难之后,人们所展现出来的人道主义色彩。

  我们看到了太多致命的细节。比如,信号员忽略了冰山的警报信号,船员交班时带走了望远镜箱的钥匙,白星航运公司的董事布鲁斯·伊斯梅下令全速前进等。“曾经有人建议我在船上再加36条救生船,并在甲板上加上一层防水密舱壁,但这个建议被否决了,”这个细节来自于泰坦尼克号船上设计师托马斯·安德鲁斯的回忆。“这艘大家伙本身就是个大救生艇……”伊斯梅在泰坦尼克号的规划会议上这样说过。

  如果不是这些傲慢、疏忽、好大喜功,对“永不沉没”的现代工业文明过于自信,灾难原本可以避免。

  但遇难之后,人们所展现出来的沉静、勇气、从容、互助,种种风度无疑又为这艘船笼罩了一层悲壮的色彩。我记得一位女士在写给朋友的信里回忆说,“我们每个人都表现得非常冷静,像上等人一样。”

  “妇女和儿童先行”这句动人的口号,也是在这起海难事故中变得振聋发聩。

  除了史密斯船长、救人到最后一刻的安德鲁斯、穿上盛装赴死的管道大王本杰明·古根海姆、相拥被海浪吞没的梅西百货联合创始人伊西·施特劳斯和妻子、以及华莱士·哈德利指挥下演奏到最后一刻的乐队,泰坦尼克号上还有众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泰坦尼克号》电影中所描述的一切,除了杰克和露西两位主人公外,其余所有人物几乎都有原型。

  而即便是默默无闻的船员,他们也自始至终听从船长的号令。船即将沉没的时候,史密斯下令让所有的人下到舱室里,共赴海难,没有人拒绝。当然,也有苟且偷生的故事,人们也曾慌乱地试图逃生,但他们在一遍又一遍的“妇女和儿童先行”的号令下冷静了下来,表现得像个绅士。

  除了这一刻的人性光辉之外,我们并不想试图去探讨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妇女和儿童先行”背后展现的价值观念、比如西方的秩序文明,我们也不想设想,这一刻如果发生在另外的国家,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虽然,这与我们每一个人相关。但我们始终愿意保有天真的相信,人性是共通的。 □颜颖颛(《新京报》时事编辑部编辑。4月15日,参与制作《新京报》泰坦尼克号沉海海难百年特别报道)

  【新发现】

  第三天,海难成了“头条”

  在通讯并不发达的当时,泰坦尼克号遇难的报道第二天只是零星见诸报端,直到第三天,才牢牢占据全球媒体的头条。

  所能找到的最早报道来自于4月15日,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时报》。标题为“据称泰坦尼克撞上了冰山”。

  4月16日,消息在全球传播。《纽约时报》用黑体的三行通栏标题表达了对泰坦尼克沉没一事的震惊,“撞冰山4小时后,泰坦尼克沉没!866人被客轮卡帕西亚号搭救,约1250人丧生。伊斯梅先生安全,阿斯托女士(船上首富约翰·雅各布·阿斯特的妻子)或许安全……”报纸用整个头版列出了部分幸存者的名单,并配上了船长史密斯先生的照片。

  同一天的《洛杉矶时报》则以“泰坦尼克一头扎进深海,1500人死亡”为标题。尽管内文不长,但着重突出了“妇女和儿童获救”这一点。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