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是什么呢?我们可能会给千百个答案,我选择两个,一个是生命前行的推动力;一个是生命回望的坐标。
1968~《新华字典》影响一生
在食指写下《相信未来》的1968年,我出生了,上世纪60年代剩下的那两年在文字上对我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刚来到这个世界。当我拉开70年代的书架,会把哪本书从生命坐标中拿出呢?确切地说,在70年代我没有书架,只有一本《新华字典》。很多人问过我,到现在的生命历程中,哪本书或哪个人对你影响最大?我的标准答案:书,是《新华字典》,人,就是我妈。没有我妈,没我;没有《新华字典》,我走不进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它的博大精深,让我从文化意义上开始一步步成为真正的中国人。《新华字典》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昨天看到一个有趣的对比,不知道是真是假——在中国这几十年的历程中,《新华字典》始终伴随着一斤猪肉,非常奇妙。
1957年,《新华字典》1块钱一本,当时的猪肉是9毛4一斤,到了1998年,《新华字典》是11块钱一本,而猪肉是10块钱一斤,现在的《新华字典》有很多版本,但大致平均下来是20块钱一本,而猪肉居然也达到了20块钱的标准。我们很难说一斤猪肉会改变哪个中国人的命运,但是一本又一本跟它同样价值的《新华字典》,却推动着一个又一个中国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的中国人。对于我同样如此。
1980~《朦胧诗选》激发独立思维
当我拉开80年代的书架,会把哪本书抽出来呢?我印象太深,那是1986年的一个春天,我刚刚走进大学校园半年,来到了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当时王府井新华书店几乎是所有读书人的天堂,在那儿我找到一本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的朦胧诗选,当我打开书,扑面而来的是两句话:“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当我读到了这两句诗,以及书里那么多诗之后,才真正从草原上来的年轻人变成了北京人,从中学生变成了大学生,变成了开始思考中国各种问题的、有责任感的、并且开始拥有自己独立思维方式的中国人。
1990~《曾国藩》读多元曾国藩
90年代中期,我走进了《东方时空》,20多岁成为《东方之子》主持人。我知道在自己的生命历程里当然是没有这样的底气的,因此要不断去学。阅读在帮助我,其中有一套厚厚的书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唐浩明《曾国藩》,唐浩明和曾国藩家书打了多年交道,最后变成了三卷本小说。
我幸运地走进了《东方之子》世界,始终在阅读这一套书,最初的阅读非常快,因为书太好了,当快要读完的时候我恋恋不舍。我永远记得那一个秋日的下午,在我租来的地下室里头,墙上斑驳的光影一寸寸移动,这本书我也一页页地看完了,每个喜欢书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概念,当你真的喜欢一本书,并且被深深地打动,告别是一件依依不舍的事情,但是终究要告别。
当合上最后一页时,我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开始更有勇气去面对一个又一个摄像机前的《东方之子》,为什么?因为在这套书里头我看到了最复杂的人性,有让我尊敬的曾国藩,有让我气愤的曾国藩,有在文化上非常大家的曾国藩,也有钻进了牛角尖的曾国藩,在一个人的身上人性竟然如此复杂,让我对人,对人性开始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本版内容由北京电视台《书香北京》独家提供,新京报记者刘雅靖据嘉宾4月11日录制现场主题演讲整理而成。由“书香北京”举办的“青春中国·书香”讲堂将于4月24日20点28在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开播。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