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从丽江到拉萨,这条近2000公里的路上,从来都不缺少人的身影,朝圣者、骑行者、志愿者、修路架桥的人、搭车旅行的大学生、站岗的士兵、澜沧江边播种的妇人、从远处的村子赶来过节唱歌喝酒的人、等待班车走出大山的年轻人……“转山”的人行走在雪山峡谷的怀抱里。
一路上就是他的课堂
拉茸,藏族,中甸县人(香格里拉县),43岁,1982年从家乡一路磕长头到拉萨,4年后到达拉萨。
我们的藏族司机拉茸师傅跟着《转山》摄制组走过一段时间,不过他没看那部电影,也不爱聊那件事。被问得多了,他就会说一句,“那些都是吹牛的!”很多场景都是在迪庆县搭的,一个骑行新手要想一个月内从丽江骑到拉萨,几乎不太可能。
30年前,13岁的拉茸从家乡中甸去拉萨朝圣。村里10多个年轻人一起出发,一路磕长头去的,四年后到达拉萨,一个伙伴死在了路上。后来又去了尼泊尔、印度,回到中甸的时候拉茸已经20岁。在尼泊尔的时候,他听到老外说到“香巴拉”,后来才知道说的是他的家乡,2001年中甸县正式改为香格里拉县。“朝圣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年轻的时候去做很好”,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是一路上就是他的课堂。
几年后,拉茸买了一辆丰田4500开始在滇藏线上跑车。他见过各种“转山”的人,有“玩得很野的”新加坡游客、知名摄影家、过气女歌手、对康巴文化感兴趣的日耳曼女人、热心公益的人……这条路总是被赋予了很多行走的意义。
拉茸最尊敬的是那些路上真正的朝圣者。每次遇到,他都会停车,聊几句一路而来的辛苦,留下一点钱给长辈——这些朝圣者往往是一家人同行,沿途在路边扎营做饭。藏族民歌里唱道:“黑色的大地是我用身体量过来的,白色的云彩是我用手指数过来的,陡峭的山崖,我像爬梯子一样攀上。”
(下转D07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