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接D特24版)
开路行家
有机农产品 要有“身份证”
据北京市某农业食品生产公司产品部经理李念群介绍,随着近几年“有机”概念的不断炒作,人们对有机食品一方面需求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关于有机和绿色食品的标准,国家有相关的规定,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关键是要看产品背后的投入,以及最终能反映出产品品质的第三方鉴定结果。
李念群表示,农产品的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产地土壤情况。土壤里的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的品质,而常年耕种的土壤不仅自身肥沃程度下降,常年施肥还会使土壤中亚硝酸盐和其他农残指标增高;第二,培育时的肥料和农药。第三,流通领域的工业污染。
要做到真正的有机和绿色,首先要处理土壤。大规模的土质改良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适合有机种植的土壤少,自然就限制了产品的产量。
其次是产品的研发。前期育种和后期的种植技术改良对于减少农药使用量有很大帮助,尤其对于一些容易招致病虫害的产品更是如此。有一些农产品,本身容易有病虫害,不打强力农药就无法生产。这样的产品就算打上有机绿色的标签,在行业内的人看来也是不能相信的。
而消费者判断一个产品是否绿色有机,要落实到书面上。真正的有机产品,必备的首先应该有生产地检验机构出具的抽检结果,某些特殊品种还应该有产品的专利证书。这就像一个人的身份证,体现了产品的价值。
高营养产品 种植手段高科技
在目前的市场上,人们还不难看到一些农产品打着“富硒”或某些微量元素的标签,这种高科技农产品在吸引消费者关注的同时,也引发很多疑问。
中国生态研究院院长冯洪章表示,一些农产品中确实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但是这和土壤的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土壤中富含硒,那么产品中硒含量也就会比较高。而我国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的土壤并不多,往往集中在某些特定地区,这就使得产品产量不会很高。
“其实,目前通过一些特定的种植方法,是可以提高农产品中某些元素的含量的。比如叶面施肥,在农作物的叶面定期使用含有某些元素的肥料,能够改变最终产品中元素的含量,还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产品的口感和外观。”
冯洪章说,高科技的种植手段在农产品中的应用已经超过普通消费者的想象,所以消费者在购买一些农产品时,不要过于注意产地,因为某些“著名”产地的年产量有限,所以充斥了大量伪造产地虚假宣传的农产品。而是更应该关注农产品的种植技术,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术改变产品的品质,才是大批量生产优质农产品的可行之路。
新鲜消费
采摘会员制随时尝新鲜
由于食品不易搬运和保存,消费者又更愿意吃到亲手采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一些京郊有机采摘园就推出了会员卡服务,让人们随时可以如愿以“偿”。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京郊地区的有机采摘园除了常年供应有机蔬菜外,采摘游玩也成了采摘园力推的消费模式,往往有配套的旅游设施。常年在都市生活的人们可以在采摘的同时,享受户外放松的乐趣,又可以将新鲜的蔬菜水果带回家。
这类会员卡一般预充一定面额以供消费,用于礼品消费也比较方便。另外,即使没有时间去采摘园采摘,也可以用预存的金额预订蔬菜配送。
>>> 消费者声音
●我在选择食品时,一般的依据就是包装、产地和购买的场所。其实,一般消费者很难判断买的食品是不是安全无污染的,只是觉得这几个方面的信息可以作为参考。另外,有些食品的包装比较复杂,还是简单精致一点更能体现品位。
——周女士,朝阳区三元桥某公司白领
●现在流行送礼品卡,尤其是食品方面,看上去比较方便。不过礼品卡的配套有时候真的让人很难接受,尤其是配送人员的服务态度。很多礼品公司配送人员少,预约比较困难。
——白女士,西城区羊肉胡同某事业单位职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