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构建我军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科研团队平均年龄27岁
据新华社电 (黎云 吴旭)对于一支尚未完全实现机械化的军队来说,要想跨越发展到信息化,难度可想而知。
当历史再一次给了中国军队赶上世界先进军事科技水平的机会时,有这样一群中国军人,勇敢地站到了军事变革的潮头。他们用一项接着一项的重大成果,改变着中国军队的训练、作战方式和理念,进而提升战斗力水平。他们,就是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的专家。
研究所牵头 8000科研人员共同攻关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如今经常被提及,直白解释其含义,就是要用一样东西,把所有的武器装备和资源连接起来,避免“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的尴尬,达到“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的效果。
这样东西,名字叫“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
世纪之交,这个研究所开始着手研究中国军队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通过构建数以千计的技术模型和反复论证试点,他们向中央军委递上了一份请战书:中国军队应该构建自己的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
此前,解放军各个军兵种也各自开展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探索,建成了数百套各自独立的信息系统,却互不联通。中央军委果断决策:研制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作为领受任务的项目总工程师,时任所长的王建新在受领任务时感叹:事关大局,干成了则是大功,干不成就是大过!
经过奋战,由研究所牵头,各军兵种、战区、科研院所和国防工业部门300多个单位8000名科研人员共同攻关,终于打通了我军联合作战指挥的“血脉”。
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集陆海空二炮诸军兵种于一体,贯通了解放军总部到各级指挥机构,联通了支援、情报等指挥要素。简单地类比,以前发送一份作战计划,靠打电话发传真,现在轻点鼠标发送即完成。这个项目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小小的研究所和国家、军队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科研人员与各级作战、指挥机构,国防工业部门以及一线部队紧密地站在了一起,建立起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合作攻关机制,组成了庞大的科研攻关团队,在探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路上成为排头兵。
“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的科研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7岁。担负“数据链”项目副总工程师的陈强,任命时只有32岁,是全军闻名的拔尖人才。研究所先后走出了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1名国家和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57名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