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景区“逃票攻略”背后的民意情绪

2012年05月02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 第三只眼

  新华社报道,五一期间,各种景区的“逃票攻略”频现网络。海量信息中,从三山五岳这些大好河山,到苏杭这些旅游城市,再到四川、云南这些旅游大省,各种景区的详细逃票路线、方法,在网上都能找到,而且许多线路都有危险,有的明确要求逃票者“翻过去”“蹭过去”,可谓惊心动魄。

  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尴尬又痛心的事情,它充分地暴露了一些景区以经济效益为惟一核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游客与一些景区之间的关系,连最后一丝温情面纱都不要了,就是宰刀与脖子之间的关系。消费者一路捂紧钱包防不胜防提心吊胆地躲避着各种宰,而最终难逃门票这个“刚需”口子,而攻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种无奈的抵抗,这有点像超期收费的公路上那些冲卡的车辆,少给几元过路费不是终极目的,而表达和发泄的意味更浓厚得多。

  无论是冲卡还是逃票,都具有很大的风险和危险性,都是应该毫不含糊地反对的。但是,通过“逃票攻略”反映出的民意情绪,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和反思,它可能积少成多地使铜臭味成为很多旅游景点的最显著形象——媒体报道,张家界的门票已贵过卢浮宫三倍,而宝岛台湾甚至连日月潭都不收门票,这样的比较如果越来越多的话,其后果是怎么样,不用想都知道。虽然旅游景点属于资源垄断性资源,但比之于其他垄断行业,它的霸气还不足以不在乎消费者用脚来投票。

  “逃票攻略”是一种无奈的抗争,更是一种信号。在当下,消费者对于景区门票价格的制定基本没有发言权的现状之下,他们只有通过“逃”的形式,来表达着自己的意见。但景区管理者们,请千万记住,这种格局,有逐渐升级的可能性,今天,大家逃避的,是你景区的围墙和收费卡,而明天,就有可能逃离的是你景区本身。当你的价格与旅游体验不再靠谱,而且成为恶例的时候,景区入选的就不是“逃票攻略”,而是“最不能去的地方指南”了!

  □曾颖(作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