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家居企业“首秀”米兰,设计进步折射心态变化
| ||
| ||
| ||
| ||
| ||
|
被称为世界三大家具展览之一的米兰国际家具展,同时也被誉为“全球家具行业的奥林匹克”盛会。2000年后,原展会基础上同时举办的“米兰设计周”更是受到全球设计师的追捧。
2012年,首次亮相米兰设计周的中国家居企业彻底告别了“零”时代,并凭借着旗帜鲜明的创意设计受到了国际的认可。业界预测,未来将有更多中国原创设计产品在米兰等国际设计展会上大放异彩。
曾是“不受欢迎”的看客
“十年前我们出去看展简直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什么都新鲜。那时我们每一个展位都不放过……”年年都去米兰展的博洛尼家居CEO蔡明描述着当年的状态。面对着来自全球知名品牌的参展作品,“围观”一词是对中国家居人们最真实的写照。
米兰设计周上从来都不乏中国观展者的身影,但却几乎看不到中国企业参展。一些极善“模仿”的国人们把米兰展当成了绝佳的“学习”场合,便有了大量随身携带着长焦相机的中国看客,将创意和细节照搬照抄。也正是由于这些不良的行径和口碑,让中国人在观展时受到盯防、阻挡或拒绝。
无奈也好,愤怒也罢,不得不承认中国家居企业多年来始终游离于米兰的主流之外。红星美凯龙副总裁车建芳表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在西方人眼里只会制造,没有创造,加之由于“山寨”的负面影响,中国家居一直得不到国际设计界的认可。
积极参与的快乐
近年来,中国本土家居品牌和设计师真正与米兰展开始了亲密接触。在今年米兰设计周期间,由红星美凯龙等主办的“坐下来”中国当代坐具设计展上,荣麟·京瓷、曲美家具携原创作品亮相;生活家以地板为素材创作的高达12米的“雕塑”SURFACE矗立在米兰市中心的馆外核心展区。中国家居企业在米兰展上终于占有了一席之地,这种突破也让众企业体验到了参与展会的快乐。
从尴尬的看客转身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身份的转变折射出中国家居企业心态的成熟。中国家居终于意识到悠久而鲜明的东方文化才是自己立足于国际舞台的根本。首次参与米兰设计周的荣麟世佳总裁戚麟称,在文化方面,中国与西方是平等的,东方文化是中国的优势所在,这也保证了中国家居设计的独特性。他说:“第一次我们可以告诉世界,中国家居设计不是靠简单的仿造、抄袭,我们有自己的内涵。”
中国原创设计的进步
中国家居企业能够成功跻身本届米兰设计周,归根结底仍有赖于设计的推动。近年来,国内品牌开始广泛网罗国内、国际一线家居设计师加盟效力。与意大利设计师亚历山德罗·门迪尼合作的生活家集团CEO刘硕真表示,今年中国家具和建材品牌参展,意味着中国家居创意设计通过了国际设计领域最严格的考核。
展会归来,业界普遍承认,中国家居企业与国外知名品牌仍然存在着方向性的差异或差距。百强家具总裁陈晓太认为,意大利的家具工厂通常规模并不大,但是品牌意识却很浓厚,以独到的创意和严谨认真的工艺来赢得市场,这是值得中国企业学习的地方。
中国品牌企业的积极推动,也是中国原创设计终于登陆米兰的一大助力。2011年9月,红星美凯龙与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共同发起的红星梦工厂计划,推出了“版权经纪、设计交易”作为核心运作模式。该计划既鼓励设计师放眼世界,用全球市场的思维进行设计定位,也鼓励设计师重视版权登记与交易,通过设计交易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车建芳表示:“原创设计需要时间和资金的投入,我们每年投入5000万元帮助中国家居企业做原创设计,希望通过真金实银的支持,让中国家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逐步赢回文化和品牌上的尊重。”
如果说今年米兰的“爆发”只是一小步,那么未来中国家居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作为无疑更被看好。业界表示,未来五年内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加入世界级家居展会。
■ 首秀米兰
圆梦设计
2012米兰设计周期间,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等组成的北京主宾城市代表团带来了独立策划的“坐下来”中国当代坐具设计展。4月18日,由红星奖与红星美凯龙集团合作的设计促进计划“红星梦工厂D2C”(Design to Consumption)在米兰发布。
东方意象
荣麟世佳派出旗下京瓷系列代表中国家具品牌参加“坐下来”中国当代坐具设计展。京瓷家具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现代生活方式及审美观念,着重打造蕴含东方文化的品牌形象,参展作品包括罗汉床、太白茶台及贵妃榻等。
建材光影
今年,中国建材企业也首次在米兰设计周参展。以地板为素材创作的高达12米的“雕塑”矗立在米兰市中心的馆外核心展区。这个名为“SURFACE”的作品由生活家地板CASA产品首席设计师意大利设计大师设计,9组采用不同色彩和设计元素的垂直立面就像舞动的翅膀,每天的不同时段,不断变幻的光线映照在每一个立面的装饰层上,展现出不同的光影效果。
特色工艺
曲美家具在今次米兰展中带着经典原创设计的弯曲木圈椅参加“坐下来”中国当代坐具设计展。曲美此次参展的“圈椅”作品,核心设计思想是曲美特有的弯曲木工艺理念,并融会了中国古典家具的韵致,在工艺上要由熟练木工经过20多道工序制作生产,整个过程中有90%以上的工作都由手工操作完成。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麒麟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