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下面,我该干些什么》(阿乙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2月版)
阿乙是近两年70后作家中的新晋代表人物之一,在市场和主流文学界两方面都获得了较高认可度。他的这本首部长篇是向他喜欢的作家加缪致敬的作品,和《局外人》一样,都讲了一个人无缘无故杀害另一个人的故事。不同的是,两本书里的主人公一个享受无意义的过程,另一个想要逃离这样的无意义。
《屋顶长的一棵树》(曹寇 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2月版)
曹寇擅长写失意青年的故事。“他们在强烈的自卑情绪和与生俱来的自尊心的驱使下,破坏欲和毁灭欲足以消灭地球;而事实却是,钢铁制度规范了他们,从而使他们更像一群患有软骨病的可怜虫。”这是他对这些失意青年的特征总结。在本书的15个短篇里,曹寇零碎且诚实地记录下了各式各样的失意生活。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Ⅰ》 (《巴黎评论》编辑部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2月版)
这是理想作家访谈的典范,不仅仅是讲故事,更重要的是谈文学、谈思想。书中许多访谈是采访者多年反复采访的结晶,记者不仅在问问题,也在观察这些大牌作家的生活状态。深入、透彻、追根溯源,读完每个人的访谈,就可以牵出一条长长的文学线索。同时,这里面的一些采访又是具有前瞻性的,许多《巴黎评论》曾经采访过的作家,之后都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大家。
《周作人译文全集》(止庵 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版)
《周作人译文全集》首次出版,全集11卷,共7000余页,近三分之一的内容自原书首版之后数十年来持续绝版,极为珍贵。周作人所译著作皆为世界文学经典,如欧里庇得斯的悲剧,路吉阿诺斯的对话,《古事记》,《枕草子》,日本狂言和“滑稽本”等。其译文淡朴典雅,具有较高的审美和研究价值。
《生命册》(李佩甫著,作家出版社2012年3月版)
李佩甫说这些年他一直研究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在《生命册》里,他把人当做植物来写,写了一个背着土地行走的人。书的核心是土壤,但其实写的是一个又一个的人。为了写这本书,李佩甫回到童年生活过的地方,他发现乡村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乡村,人们并没有过上他们期望的生活,当他们心灵回归大地时,大地却已经满目疮痍。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李笠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版)
实在不用再去介绍这位诗人的背景了,他的名字在中国诗歌界一点也不陌生,许多中国诗人曾经到过他的家,曾经坐在他身边喝酒唱歌。也因为他,诺贝尔文学奖再次把荣誉对准诗歌。这本书的出版,让诗人以作品为媒介,再次有机会走进大众视野。
《焚舟纪》(安吉拉·卡特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
安吉拉·卡特的名字在英国几乎家喻户晓。短篇小说是这位天才女作家一直努力实践的方向之一,就像这里的5本集子,都以经典的童话、民间故事为蓝本,到了她的手里多了绝妙的幻想,和如同施了魔法的灵巧手笔,变得更加好看。卡特的文字充满了奇幻的魔力,总让拉什迪等人咋舌并感叹她的奇妙。如果说她给世人留下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她活得太短暂了。她理应得到更多的尊重、重视和喜爱。
艺术生活
《发现之旅》(托尼·赖斯著,商务印书馆2012年1月版)
就像《国家地理杂志》所说,这本书里的每张素描画作都有让人动剪刀的冲动,想要把它们剪下来贴在墙上。光是这些图就已经足以撑得住这是一本好书的判断,何况还有好玩有趣又惊险的故事,十次历史上最重要的自然探险,带你经历怕是你永远也无法亲身经历的世界。这是一本探险家、科学家和艺术家联袂完成的书。
《我想遇见你的人生》(杨照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12年1月版)
和天下大多数父亲一样,杨照非常非常爱自己的女儿,为她请了很好的老师学钢琴,还上传过女儿的比赛录像,为了配合女儿,当爹的也把研究的重心从文学转移到了古典音乐。本书最初的设想是为女儿写12封信,谈文学、艺术等等,但是女儿小的时候信写了几封就搁下了,再拾起时变了形式,但主题未变。这本书是杨照和女儿最真挚的交流,在书中做父亲的杨照不仅在向女儿传递对人生与艺术的见解,更是在倾吐其浓浓的爱。
《我是一支爱写作的铅笔》(山姆·史沃普著,五洲传播出版社2012年2月版)
童书作家山姆·史沃普在美国纽约皇后区的一所小学开办写作工作坊,教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写作。这个班上的28个学生来自21个国家,说着11种母语。山姆·史沃普陪伴着他们成长了两年,给他们制定各种教学计划,带着他们去博物馆、去公园里认养树木……耐心地让他们用手中的铅笔写出一个个故事,激发孩子们对文字的热爱。
《曾有西风半点香》(扬之水著,三联书店2012年1月版)
本书内容是对佛教艺术名物的考证,作者从佛经和佛教文献里探索出一条在这些艺术品从原生地到落脚点的“行走”路线,并加以实践,她去了敦煌、西藏、印度和阿富汗等地考察,书中全部材料和图片都为扬之水亲眼所见,作品显然经得起时间考验。
本书另一特点是收集了大量难得的敦煌洞窟和古代墓葬壁画材料。
《跟自己的名字赛跑》(魏德圣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
随着《赛德克·巴莱》在内地的上映,这本书的到来似乎也恰到好处。这部从开始就充满艰辛,始终围绕着“没钱”二字,却还是艰难地一步一步往前走的电影最终当然收获的是个好结果。魏德圣写这本书几乎毫不留情,那些和钱有关的恩怨情仇他一个也没放过,只是保留一些底线没有写出相关人等的名字。跟随他的叙述,读者仿佛也进入到他的那些愤怒、失落、悲痛、无奈的情绪中。
《花甲背包客》(张广柱/王钟津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版)
关于游记的书已经太多,但这本书还是以书名以及书写者的身份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出走总是好的,出走再回归,再出走再回归,构成的生命会更有味道,把自己置身于陌生环境中带来的新鲜刺激和巨大反差都更容易让人印象深刻。而对于花甲背包客来说,应对这样的反差当然需要更大的勇气。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姜研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