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星期5周刊·放大镜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0:星期5周刊·放大镜

解读热映电影背后的历史,揭开台湾原住民抗击日本殖民往事

《赛德克巴莱》 战斗吧,成为“真正的人”(1)

2012年05月11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电影中,莫那鲁道(居中者,林庆台饰)一直守护着历代相传的猎场土地,面对日本人的侵略和殖民统治,最终决定以一种玉石俱焚的惨烈完成使命。
电影开场,年轻时莫那鲁道非常善战;历史上的他也是高大骁勇(右图中者,历史图片)。

  《赛德克巴莱》是台湾导演魏德圣的第二部长片,于2011年9月起分《太阳旗》《彩虹桥》上下集在台湾地区上映,不仅创造超过8亿新台币(约合1.7亿人民币)创纪录票房,更获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影片改编自历史:1930年台湾原住民赛德克族首领莫那鲁道率领族人反抗日本殖民者,参与行动的部落几遭灭族,史称“雾社事件”。

  台湾一直以族群多样著称,在汉人移居台湾前生活在宝岛上的族群被称为原住民(目前分为14个民族)。由于人口、经济处于弱势地位,加上缺乏文字记载,原住民在历史中处于被忽略地位,外界更是知之甚少。《赛德克巴莱》上映后,一方面在台湾原住民中引发讨论,诱发族人对本族历史文化的检讨与探究。另一方面,也向世界传播这段历史及相关文化。

  如今这部恢弘的史诗电影正式“登陆”,相对于台湾版的4个半小时,154分钟的大陆放映版本精剪了一部分历史背景性内容。新京报特意采访影片历史顾问郭明正(赛德克族),希冀通过他的解读,让大陆观众观影前,能对“雾社事件”前后历史背景有所了解。

  

  【历史背景】

  至17世纪末,台湾的原住民一直处于刀耕火种、渔猎采集、山田烧垦的部落社会形态,历代统治者对原住民都采用“恩威并重”的治理方式。后来由于人口迁徙等原因,包括赛德克族在内的原住民退缩到深山里。1895年中日甲午之战后,日本从清政府手中抢走台湾,对于原住民,殖民者强硬要求他们禁止出草、文面、减少打猎致力农耕,破除迷信并进行同化教育;另一方面又对原住民居住的深山的矿产、树木进行采伐……

  第1幕 开篇·猎场

  电影:开场年轻时的莫那鲁道跟着父亲、族人一起打猎,遭遇其他同时打猎的部落。骁勇善战的莫那杀死对方两人,并砍下他们的头颅带着猎物一起回到部落。母亲为莫那的额头和下巴文上黑色,从此他成为赛德克巴莱①。在一次下山和汉人交换食品过程中,莫那鲁道与另一部落的铁木瓦力斯引发口舌之争,并在丛林中展开追杀,加深了两个部落间的仇恨。此段戏充满着原始的律动感,无论是表演还是运镜都相当到位,让人瞬间进入赛德克族人的野性生活中。

  历史:郭明正告诉记者,根据族人的口述回忆,1880年出生的莫那鲁道身高1.87米,目光锐利,不怒而威。胆识过人,不畏强权恶霸。处事果决明快,且力求公平公正。受到马赫坡部落族人的敬服与爱戴。

  而片中涉及的文面是赛德克族的Gaya②,是本族的族群标记和在世的荣耀。赛德克族有“人身虽死,灵魂不灭”的生命观。男子一定要成功猎取出草而归始可获得文面的资格;女子一定要善于织布、勤于织布始可获得文面的资格。但出草③并非见人便猎其首级,一定要遵循本族的Gaya而行。有了文面和猎首成功后手掌留有血痕。往生后其灵魂始可安然行过祖灵之桥(即彩虹桥)回到祖灵之地。

  (下转C11版)

  C10-C14版专题统筹 李世聪

  采写/新京报记者 杨林

  感谢《看历史》杂志提供支持

  以及郭明正先生对赛德克族历史背景予以注解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