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经济新闻·公司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经济新闻·公司
下一篇

中移动申请美牌照遇阻

美方以“情报间谍嫌疑”拒绝,中移动称“申请仍在进展中”;电信、联通数年前曾顺利进入美国市场

2012年05月15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讯 (记者刘兰兰)针对日前美方以“情报间谍嫌疑”拒绝中移动在美申请开展业务的消息,中国移动国际有限公司昨日发表声明称:申请仍在进展中,等待美国有关机构的批准。

  FBI等建议拒绝中移动

  日前,《洛杉矶时报》报道,由美国联邦调查局、国土安全部、司法部官员组成的小组正在考虑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发出建议,以“情报间谍嫌疑”为由拒绝中国移动去年提出的在美国开展中美两地长途电话业务、建设通信设施的申请。

  该小组表示,若允许中国移动提供基础设施和互联网流量的接入,会使得中国更容易对美国政府采取间谍活动,并从美国的公司窃取知识产权。该小组称“当前来自中国的网络间谍已经成为了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

  对于“情报间谍嫌疑”的质疑,中国移动的全资子公司中国移动国际有限公司昨日发表声明称,在美国开展业务是“基于商业原则考虑和业内国际惯例”。“目前对牌照的申请仍在进展中,等待美国政府有关机构的批准。”

  中移动将全球建网

  去年9月1日,中国移动国际有限公司的美国子公司提交了对“International Section 214” (简称“214牌照”)的申请。在过去几个月,美国政府的“电信小组”按既有程序,要求中移国际对一些资料作出补充和澄清,中移国际美国子公司一直充分合作。

  中移国际在公告中认为,为了与已拥有国际网络的其他运营商竞争,以便给客户提供质量更好、费用更低的国际服务和互联网服务,“中国移动有需要逐步在全球主要电信市场建立网络和服务平台”。

  与中国移动不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2002年和2003年进入美国市场时并未遭遇这样的质疑。该小组解释是“因为当时中国网络间谍尚未被视为严重问题”,“现在的情况则不可同日而语”。

  此前,华为也曾经因为国家安全问题受到美国国家外国投资委阻挠,放弃收购3Leaf。

  ■ 声音

  “美方想加谈判砝码”

  电信业专家项立刚认为,美方以“情报间谍嫌疑”为由拒绝中移动在美开展业务是在打贸易战。“情报间谍嫌疑”只是一个借口,主要还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企业。

  中移动网络体系好,收入高,用户多,美方想通过这样的借口抑制中移动在美开展业务。当初联通和电信进入美国很顺利是因为美国运营商也要进入中国,AT&T在中国就有一个子公司。

  业内专家付亮认为,在海外市场开展业务总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搅和在一起,一方面信息社会信息安全越来越被重视,另一方面,美方想通过这样的借口来限制国外企业,尤其是中移动、华为这样有中国背景的企业。“情报间谍嫌疑”也是一个谈判的砝码,通过这个砝码,可能在时间上、付出成本上让中移动付出更多。或者使中移动选择合资方式落地,这样对美方更有利。总之,双方都在寻找对各自有利的因素。

  (刘兰兰)

  中移动“走出去”不顺利

  中国移动“走出去”更多选择海外并购。比如2005年竞购巴基斯坦电讯26%股份,结果在竞价上输给了阿联酋电讯。之后又收购了巴基斯坦第五大移动运营商Paktel公司的主要股权,交易的总价值达到了4.6亿美元。

  不久,中国移动收购了该公司的剩余股权,并且将其重新命名为Zong,不过在3年投资20亿的背后,Zong的业绩却不理想。2009年,中国移动又放弃收购Millicom。可以说在“走出去”的道路上,中移动走的并不顺利。(刘兰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