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经济新闻·观察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经济新闻·观察

央企扎堆进驻昌平科技城

15家央企进驻,园区规划充分考虑配套服务,投入105亿元建基础设施

2012年05月15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今年4月6日,北京昌平未来科技城,华能人才创新创业基地A栋实验楼拔地而起,成为未来科技城南区最早封顶的建筑之一。华能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仅是一个缩影,背后正是昌平未来科技城的加速起跑。

  预计2013年投入运营

  2009年7月28日,国家级的科技城——未来科技城在昌平正式奠基。规划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以温榆河和定泗路为界,分为北区和南区。

  城市的建设须有产业的聚集。未来科技城可谓“一出生就风华正茂”,大量央企进驻给这里带来了新的活力。据悉,“未来科技城”吸引了神华集团、国家电网、中国电信等15家央企进驻,近半数是世界500强企业。

  数据显示,进驻未来科技城的15家央企资产总额为5.8万亿,占全部中央企业资产的27.7%;营业收入8万亿,占全部中央企业营业收入的23.9%;利润总额1500亿,占全部中央企业利润的18.7%;上缴税金为2300亿,占全部中央企业上缴税金的21.6%。

  据北京市发改委高技术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签约进驻的15家央企项目已全部奠基开工,预计将在2013年投入运营。

  市政配套“同步”央企项目建设

  昌平区有关负责人认为,传统的高科技园区主要以办公为主,缺少生活、娱乐设施,“未来科技城”近60公顷的公共核心区在规划上将充分考虑配套服务。

  据介绍,按照交通便利、配套齐全等规划要求,建设70个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约105亿元。重点包括35条市政道路、1条地下综合管廊、3个水务工程、7座变电站、3个燃气调压站和滨水森林公园。

  这些项目现在进展如何?据介绍,3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8个项目已经完工,预计年内有32个项目完工。大市政配套进度与央企项目的建设进度紧密契合,央企进驻前,将全力完成征地拆迁,确保“场清地平”;央企项目竣工后,确保市政条件满足人才基地的运行需要。按照规划,2013年-2015年未来科技城将全面完善并有效运营。

  北京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弘表示,北京发展高技术产业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形成集聚区,形成独特的产业规模,这一点未来科技城已经具备。作为“两城两带”中北部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科技城应当依据现在比较好的中关村存量资源,包括科研院所、高校等,与央企自身的资源结合,把握高端要素流动方向,进一步释放国家高端科技要素和资源。

  ■ 背景

  两城两带六高四新

  北京市“十二五”期间将构建“两城两带、六高四新”。其中,“两城”指的是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四新”包括丽泽金融商务区、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新首钢创意商务区和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在内的四个新区。

  新京报记者 蒋彦鑫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