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2:走读中国·大运河之无锡(三)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2:走读中国·大运河之无锡(三)

商埠沸腾遗落为运河边的回声

2012年05月16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2012年3月15日,无锡三里桥米市,一位搬运工弹掉了抽完的烟头。百年前人声鼎沸的三里桥米市码头如今依然是个米市,只是已经盛况不再。
无锡西水墩,20世纪初荣氏家族建的茂新面粉厂红砖厂房仍矗立在运河边。
由一座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的蚕丝仓库改造成的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
在永泰丝厂旧址上改建成的中国丝业博物馆中,一位女工正在进行缫丝演示。
三里桥天主教堂,始建于1640年。图中的教堂则为几年前重建。

  清光绪年间,无锡杨家兄弟在运河边建立了第一家机器生产的大型企业——业勤纱厂,自此民族工商企业便在无锡的运河两岸拔地而起,烟囱耸立,汽笛长鸣。到20世纪30年代,无锡已建立起以纺织、缫丝、粮食加工为支柱产业的近代工业体系,并形成荣、杨、周、薛、唐等六大民资资本集团,他们的企业从无锡一直开办到上海甚至全国,工业总产值仅次于上海、广州,位居第三。

  每当新粮上市,宽阔的运河便会闹腾起来

  与清名桥的华丽洋气不同,北塘区运河沿岸并不漂亮。河面很宽,吴桥、蓉湖大桥、莲蓉桥这些现代化大桥都很雄伟,现代江景高级公寓和上世纪中叶的宿舍楼都沉浸在浓重的江雾里,后者的墙皮有些泛黑,窗外杂七杂八地晾着住户的衣服、床单,真实而又家常。

  从吴桥沿着运河往南走,去寻找著名的三里桥米市。过了上班的点儿,街区显得很安静,完全没有当年繁华米市商埠的影子。路边一位买菜回家的老人嘟囔着:“越来越安静,越来越安静,几十年前可不是这样的。”他姓张,82岁,1946年跟着亲戚从苏北乡下来到三里桥粮行做学徒。他带我们来到黄埠墩旁的岸边,那里有一块牌楼,写着“无锡米市”:“应该再往南一些,竖立在老三里桥!”

  所谓三里桥,就是距离老北门三里的地方,在北塘大街的北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无锡米市达到鼎盛,北塘到三里桥一段最繁华,沿河几百家米店粮行。在很多无锡人的记忆中,这段运河的空气里永远飘着新鲜稻米的清香。“每当新粮上市,宽阔的运河便会闹腾起来,上千只粮船载着新米从苏北、湖广、江西等地驶来,运河里的船铺到满,从一只跳到另一只,几乎可以走到对岸去。”

  作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无锡粮食堆栈容量曾为东南各省之冠,称为“米码头”。这种看上去原始、简单、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交易集市,却带动了整个无锡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当年,在米市附近布满仓库、米厂、面粉厂和油厂,还有纱布、丝绸、山地货等行号,而莲蓉桥的前竹场巷开设了40多家银行和各式钱庄,成为无锡乃至苏南的金融中心,被称为“钱码头”;粮船返回时运输布匹、丝茧,又让无锡成为“布码头”和“丝码头”。

  北塘大街和小三里桥街的交界处是一片破败的街区,在北塘区工商所的拐角处我们看到“三里桥粮油市场”,据说1953年国家取消粮食自由市场后,这座粮油市场是1981年重新组建的。市场很空旷,可供运粮的卡车驶进卸载,分两间,一间卖杂粮,一间卖米,不时有一群胖麻雀从顶部呼啸而过,“它们是这里的住户,专吃撒在地上的米粒”。下午,粮油市场没有什么买卖,显得很冷清,一位来自苏北的商户——这里几乎所有的商户都来自苏北——一边看报纸,一边淡漠地说:“早上热闹一点,都是餐馆来批发的,年轻人都去超市买米了,一些老无锡人也会来这里买米,五斤六斤的,老太太还讨价还价,还压秤,太麻烦。”他卖的大米有苏北的,也有东北的,都是铁路或者公路运来的,“东北米贵一点,苏北米卖得更好,这里人更爱吃当地米”。

  另一群米铺老板娘都是苏北老乡,她们嘻嘻哈哈,无忧无虑,但是又很担心这里也被拆掉。听说要拍照,老板娘们纷纷摘下头巾和围裙,整整头发,露出里面干净的衣服。“我叫张三一,我妈生我的时候31岁。”一个胖胖的老板娘,在无锡做米生意已经二十几年了,现在女儿在这里读书,在她的记忆中,直到上世纪90年代,北塘三里桥一带还是热热闹闹的米市,“那时,我有条船,还在运河上卖米呢。后来,才搬到这里,也没人用船运米了。”

  无锡人最骄傲的是被称作“小上海”

  无锡城北和城西并不漂亮,却很美。因为,在运河两岸,运河公园内外矗立着几处高大华丽的老厂房,比如红砖砌成的欧式厂房、七百万斤砖立筒形粮库、直指苍穹的大烟囱……它们从上个世纪初,穿越时光而来,充满近代工业的力量和美感。

  实际上,无锡南门外和北门外的古运河两岸一度都是大大小小的工厂和仓库,据统计,1933年无锡已经有300多家工厂。今天,你若随便问一个无锡人,他的家人或者亲戚长辈总有一个曾在某个纺织厂、面粉厂或者缫丝厂工作过。无锡文史专家夏刚草说,当时每天早上工人们乘坐渡船上班的景象非常壮观,“各家工厂渡船的汽笛声不同,一听声音就知道谁家的渡船到了”。

  一位当地文史专家说,当年荣家在运河边建立茂新面粉厂时,曾遭到城中乡绅的反对,觉得有大烟囱破坏风水,但是运河便利的交通和优秀的水质,终于令其“兵船牌”面粉享誉全国,并出口欧洲。今日,茂新面粉厂红砖砌成的厂房仍在运河边,已经成为民族工商业博物馆,还保留着当年英国进口的机器,据说这些机器直到上世纪末还在正常运作。

  无锡人最骄傲的是被称作“小上海”。这里原本不过是吴越之地的一个小小村落,因为有了运河,四面八方的人聚集在这里做生意,方有了无锡城镇,并且成为交易米、丝、布、钱的热闹商埠。而20世纪初的近代工业发展却真正成就了无锡的繁华,也造就了无锡人的个性——务实,骄傲,硬气,不耻言利,过自己富裕的安稳日子,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这种传统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终于使无锡成为中国当代乡镇企业经济的发源地,被费孝通称为“苏南模式”。夏刚草说:“据我估计,上世纪50年代大概20%的无锡人在工厂上班,还有20%的无锡人在从事商业,无锡工商业发达,其实商业比工业更发达。”上世纪60年代,中国城市经济停滞,却没有扼杀无锡人的“生意经”,城里人下乡,农村才人辈出,上世纪整个80年代,无锡乡镇和郊区的生产总值一直位于全国前列。

  无锡人钱钟书在《围城》里调侃自家老乡:“他们那县里人侨居在大都市的,干三种行业的十居其九:打铁,磨豆腐、抬轿子。土产中艺术品以泥娃娃为最出名;年轻人进大学,以学土木工程为最多。铁的硬、豆腐的淡而无味,轿子的容量狭小,还加上泥土气,这算是他们的民风。”他管无锡称作“县”,上海才是“大都市”,不过比起他刻薄苏州人和苏北口音,算是厚道多了。

  运河两岸部分厂房将永远保存下来

  本世纪初,无锡运河两岸的厂房大多在改制和拆迁时毁掉,但一部分保存下来,并且将永远保存下来。从2007年开始,无锡先后公布了两批无锡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共有34家工厂,大部分在北塘区、南长区和崇安区,包括无锡市第二粮食仓库旧址、茂新面粉厂、庆丰纱厂址、北仓门蚕丝仓库以及位于清名桥附近的永泰丝厂等。这些老厂房的保存方式包括改造为博物馆、艺术馆、创意园区、高级餐厅、酒吧、酒店以及高档楼盘等。

  最有名的两个老工厂,一个是茂新面粉厂,改造为无锡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另一个是永泰丝厂,改造成中国丝业博物馆。一个在“茂新面粉厂”做解说员的女孩子说,她的外婆以前就在这里上班,“听说要求很高的,要经过考核,外婆说,当年能进荣家的面粉厂工作是很骄傲的一件事”。夏刚草说,以前无锡的大企业除了车间,还包括宿舍和养成所——即培训学校,邀请英国、日本留学归来的老师,教授工人文化、技术和英语,“这种传统一直持续到上世纪50年代”。无锡工厂招来的工人大多来自无锡乡下、苏北,因此工厂就建有大规模的职工宿舍,还有食堂、托儿所、医院等。

  而“永泰丝厂”则已经成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一部分,博物馆特别请回当年的女工,现场为游客表演烫茧抽丝过程。“1979年,我接替母亲进厂,就住在附近,前几年下岗了,也搬进了新房子,现在回来‘表演’,还挺亲切的。”像大部分苏南人一样,这些50多岁女工们面容白净,手脚利落,很会说话,大约儿女事业都不错,对生活也没什么抱怨。其实,除了一些学校、机关组织的参观活动,无锡这些工业博物馆接待的大多是散客,“外地旅游团更愿意去太湖、惠山或者乘坐运河游船,倒是当地的老工人和他们的后代会回来看看。”

  无锡号称“小上海”,因此无锡人爱赶时髦。如果你在北仓门沿着运河溜达,走进37号,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比如北京的798,或者上海莫干山8号桥——这里被称为“无锡北仓门艺术生活中心”,原身是一座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蚕丝仓库,据说曾是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的蚕丝仓库。8年前经过改造,变成LOFT艺术中心,听说这里曾举办过几次很棒的艺术展,但在无锡却有点“曲高和寡”,现在里面有学院派画家的艺术工作室、广告设计公司、摄影棚、咖啡馆、小剧场、展览厅等,目前正在筹备一名无锡本地画家的中国画展。

  不过,普通无锡人对这个工业艺术味道浓郁的LOFT很是陌生,他们觉得最时髦的事还是去清名桥步行街泡吧,此外,他们还对一家叫做“西水东”的高端楼盘津津乐道。那是一个位于古运河西水墩附近的高端生活区,距离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很近,以无锡旧工业历史保护建筑群改造为卖点,比如楼盘展示中心就是由无锡最大的棉纺织企业荣氏申新三厂仓库改建而成,附近还有两根无锡城唯一保留下来的大烟囱。这个艺术工业楼盘的设计理念很先进,也很时尚,但在无锡卖得很好,无锡人说起这个售价不菲的楼盘,都很是艳羡。

  ■ 印迹

  无锡不少船户曾经是天主教徒

  在无锡古运河北岸三里桥有一座高大崭新的哥特式天主教堂,叫做三里桥教堂,实际上这座教堂是1640年由意大利传教士筹建,后又重建,现在看到的高62米的钟楼是几年前重建的。当年,无锡不少渔民、船户都是天主教徒,他们把复活节、圣诞节与清明节、冬至混合起来过,因此老三里桥河浜里船满为患,狭路相逢,纠纷迭起。于是,上世纪20年代初,工商业家蔡箴三与薛南溟等人商量向北百余米处,建立新三里桥。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跨塘桥附近当年也有一座卫理公会礼拜堂,美国传教士孙友朋是街区的第一个英文老师,还创办了女校。一位住在清名桥的老人回忆,他父亲虽然是南门外的窑工小孩,却会说几句英语,大概就是那几个外国人教的,“我父亲说,那两位美国女士很随和,会说一点无锡话,不肯告诉大家她们的年龄。”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曲亭亦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