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野笔记
与现在人们强调个体能力而藐视天地的“顶天立地”不同,先秦时期的人们常将地与天联结一体,尊天亲地。祭天与祭地/社也就成为古代两项最重要的祭祀活动。位于北京中山公园内的社稷坛,有近600年历史,曾是明清帝王祭拜土地祈祷丰收的场所,如今其址尚存,但意义早已不同以往。
□岳永逸(民俗学者)
《礼记·郊特牲》中说:“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放教民美报焉。”《孝经援神契》云:“社者,五土之总神。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以报功也。”对于后者,《礼记·祭法》明确记载了其高下层级:“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暑社。”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说:“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于是,后人认为社就是后土。到汉武帝时期,已经出现“后土皇地祇”,还被奉为总司土地的最高神。在今天的口语中,“后土”还总是与“皇天”相连。作为万能的地方神祇,后土皇帝或后土奶奶在今天的河北、山西广有供奉,并香火旺盛。
在官方,对土地的敬拜衍化到后来的最高级别就是将社神和五谷合一的社稷坛敬拜。《白虎通》卷二有言:“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封稷而祭之也。”因为在以农业生产为根本的时期,社与稷事关国家命脉,于是汉语中“社稷”与“江山”一道常常用来指国家。明清两朝,帝王对社稷坛的修护、敬拜格外看重,也允许地方州府修建社稷坛。大大小小的社稷坛也就成为中华帝国晚期城池一道耀眼的人文景观。
始建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的北京社稷坛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社稷坛。该坛呈方形,高三尺,用汉白玉砌筑。坛面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分别铺以青白红黑黄五种颜色的土——“五色土”,象征五行,也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坛中央有一土龛,明清时立有代表社神的石柱和代表稷神的木柱各一根,后来二者合为一石柱,即“社主石”、“江山石”、意为“江山永固,社稷长存”。明清时期,每年农历二月和八月,皇帝都会率文武百官前来祭社稷,祈祷丰年。
1914年的双十节,经改造后的这个皇家祭坛成为最早向市民开放的公园之一,时称中央公园,后改名中山公园。老舍笔下的“美女”冠招弟就是在这里兴高采烈地溜冰,赶时髦的。如今,中山公园里的社稷坛仅仅是见证北京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历史悠久的风景,少有人敬拜,生意兴隆的反而是园内来今雨轩价格高昂的“红楼宴”。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了。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