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9:特别报道

客串客运员 “复读”答疑忌心烦

北京西站“036”候车室专为老弱病残孕旅客服务,客运员靠“火眼金睛”主动寻找行动不便旅客

2012年05月17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5月15日,记者和车站客运员一起把坐轮椅的乘客扶上车。当天,记者在北京西站体验客运员一天的工作。新京报记者 孙纯霞 摄
5月15日,记者在“036”候车室服务台体验解答乘客问询。新京报记者 孙纯霞 摄

  前天中午,北京西站来来往往的旅客中,一名坐着轮椅的中年男子正在寻找候车室,铁路客运员王琳娜发现了他,问清楚车次后,王琳娜让男子到北京西站2号候车室休息,并告诉他,待会儿会有人提前送他上车。

  2号候车室,也叫“036”候车室,专为老弱病残孕旅客服务。“036”原来是一名叫李淑珍的铁路客运员的胸牌号,因为李淑珍真诚为旅客服务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北京西站在1999年7月15日成立重点旅客服务候车室时,便以“036”命名。

  29岁的王琳娜就在这里工作。5月15日,记者来到“036”候车室,体验客运员一天的工作。

  必备行头

  客运员的“三件套”

  “列车有没有到站?可以进站吗?”一大早,王琳娜就忙开了,因为上班时不能带手机,对讲机成了铁路客运员的必备行头。帮助重点旅客进站前,王琳娜需要通过对讲机与站台及列车长联系,确定列车到站的时间。

  很多重点旅客因为行动不便需要坐轮椅,这时,王琳娜会带他们乘坐直梯走无障碍通道进站,电梯的钥匙就成了客运员的第二个“行头”。平时,电梯是重点旅客专用,所以用时需要凭钥匙开启。

  在王琳娜的兜里,还插着一支笔,这是第三个“行头”,用来记录乘坐轮椅的重点旅客信息。如果需要坐轮椅的旅客来得早,还没到进站时间,王琳娜会把旅客信息先记在本子上,等到了进站时间,再通过旅客留下的信息或者通过广播通知旅客。

  “036”候车室实行24小时轮班制,分为白班和夜班,每个班有11个客运员。其中7个人分布在车站的各个入口,及时发现和引导老弱病残孕旅客进入“036”候车室休息,4个人在候车室负责推轮椅,接待旅客问询等工作。

  解答问询

  客运员就像“复读机”

  记者一天的体验,从接待旅客问询开始。王琳娜先给了记者一张计划表,上面有上午发车的车次、候车室和站台。“如果有旅客问在哪候车,就从这张表里查,但有可能临时有变化,以广播为准。”说完,王琳娜带着记者在“036”候车室服务台旁站定。

  “您好,我这个车次在哪个候车室?”没多久,就有旅客上前问询。王琳娜接过旅客的车票看了一眼车次后说:“在第10候车室,沿着通道一直往前走,您会看到数字10。”

  “同志,我能带着老人在这儿候车吗?”“您好,厕所在哪里?”“您好,这个候车室是不是可以提前进站,提前多长时间?”来不及喘气,后面的问题接踵而至,王琳娜和同事们耐心地一个个回答着。

  接下来,多数旅客都是问着类似的问题。当遇到第三个旅客问“我该在哪候车?”“厕所在哪”后,记者也开始回答得流利起来。

  中午,在“036”候车室的客运员休息室里,记者看到书柜中放着一台复读机。“这是我们为了服务外国旅客学英语用的。”王琳娜说。

  “我觉得回答旅客问询的时候,我也像一台复读机。”对于记者的玩笑,王琳娜笑着说:“是的。”

  火眼金睛

  人群中“扫描”重点旅客

  客运员还有项很重要的工作内容,是用轮椅将行动不方便的旅客直接送到站台。

  有些旅客知道“036”候车室能提供免费轮椅,会主动到服务台寻求帮助,但有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是刚做完手术的旅客并不知道,这就需要客运员在车站及时发现这种旅客,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中午,王琳娜带着记者用轮椅送了几位旅客上车,返回候车室时,在西站二楼中央通道,记者突然发现王琳娜不见了。

  记者返回原路寻找,原来,王琳娜中途发现了一位坐轮椅的旅客,问清楚情况后,王琳娜让他先去“036”候车室休息,然后送他上车。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如何有这样的“火眼金睛”发现行动不便的旅客?王琳娜归纳为“职业习惯”。“你以一个乘客的心态去走路,在人群中左躲右闪,眼睛始终望着前方。而我们因为职业习惯,总会留意旅客中有没有走路不方便的,或者是坐轮椅的。”王琳娜说,平时走路的时候,她会用眼睛的余光去观察周围的旅客,如果发现有需要帮助的,会主动上前打招呼,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

  这样的“职业习惯”不止保持在西站内,平时坐公交车,王琳娜一看到老弱病残孕的乘客,也会不自觉地站起来让座。

  人性关怀

  不同旅客提供不同服务

  “036”候车室力求预知旅客的个性需要,并把重点旅客群体细分为6种类型。对于不同需求的旅客,王琳娜和同事会提供不同的服务。

  下午1点多,一位抱着小孩儿的女士找到服务台,询问“哪儿可以给孩子喂奶”,客运员便把她带到了一个磨砂玻璃包围的小房间,“这是哺乳室,给小孩换尿布也可以在这里”。

  曾经还有一名小伙儿,因为打篮球伤了韧带,来北京做手术。手术完成后,坐火车回家时,小伙子的妈妈找到王琳娜,希望提供轮椅将小伙儿送到站台,但小伙儿执意不坐,觉得丢人,非要单腿蹦到站台。这个时候,王琳娜没有勉强小伙子坐轮椅,而是搀着他,陪他一直“蹦”到了车上。

  一条龙服务

  工作一天仍得“站如松”

  下午5点多,工作近10个小时后,王琳娜和她的同事们仍然站立得笔直,脸带微笑地为旅客服务。但记者已开始感觉脚底板十分酸疼,于是不自觉地开始甩腿。

  这时,有一位旅客上前询问他的车次是否可以在“036”候车室候车,并准备出示车票,记者摆了摆手,让他赶紧进去。看到这些,王琳娜纠正记者说,这些动作和语言都表现出了不耐烦,“即使你本意不是如此,传达给旅客的信息也是不耐烦”。

  原来,为了规范服务标准,“036”候车室有“一条龙”服务法,其中就要求,落实标准不走形,神情饱满,表情、姿态、站位要规范。全神贯注听旅客困难、问题和要求,微笑迎送每一位旅客,对旅客说话和气,坚持文明用语。

  一个白班下来,王琳娜数了数记录的信息,10个小时内,共用轮椅送了40位旅客,“这还不算多,最多的时候,一天送70多个”。

  ■ 体验档案

  体验身份:铁路客运员

  工作地点:北京西站“036”老弱病残孕候车室

  工作内容:用轮椅送重点旅客上车,解答旅客问询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