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星期五·人物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0:星期五·人物

《心术》热播,主演霍思邈引发讨论;接受专访回应剧中争议,回溯二十年折腾人生

吴秀波 我就要老了,但我知道怎么面对(1)

2012年05月18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折腾了二十年后,吴秀波终于在荧屏上红了。

  也许是因为有了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吴秀波很难让你感觉到是个“艺人”。他会自然地夸你:“今天穿的裙子真好看!”采访前,他跟记者交流最近的减肥心得,采访中,会因为一句话的投机,孩子气地举起手边的茶杯:“来来,我必须敬你一杯!”在《心术》庆功会之后,一位男记者突然说:“你和吴秀波相处一段时间后,很难不喜欢上他。”

  《心术》开播以来,吴秀波饰演的男主角霍思邈也是受到争议最多的角色,他追求患者的漂亮女儿,和小护士打情骂俏,满嘴荤段子,虽然招到不少观众的喜欢,但也让人疑惑,现实中是否真有这样的医生。而在吴秀波看来,霍思邈正是他理想中的医生,一个言语和思想都自由的人。17岁时,吴秀波做过一次结肠手术,手术前的肠镜检查疼得要命,一位男医生跟他聊了个荤笑话,缓解了他的紧张情绪,让他完全放松下来,对这位大夫,他感谢至今。

  ■ 前传

  “断肠人”折腾的20年

  把吴秀波的经历拍成一部电视剧,一定不会乏味。

  16岁时,吴秀波考入铁路文工团,和傅彪同届。青春好时光刚刚开始,他却被误诊为肠癌,割掉了40厘米结肠。大难不死之后,吴秀波开始“折腾”,他离开文工团,进入了社会。

  上世纪八十年代,歌厅文化风行一时。天生一副好嗓子,吴秀波做了酒吧驻唱歌手,频繁走穴。其间,他还开餐厅,两年里开了七家餐馆。接下来的岁月,他下海扑腾,做过酒吧、美容院、服装店、倒卖外汇……直到最后,两手空空。吴秀波重新回到了酒吧的歌手席。

  30岁时,吴秀波猛然发现,自己不仅在事业上一事无成,经济上更是境地难堪。那一年赶上中国足球第一次世界杯出线,有朋友送给吴秀波两张沈阳五里河体育场的票,他想去看现场,却没有路费。那天他攥着票,坐在屋里看转播,看着看着,泪流满面。

  2002年,吴秀波自费去上海一个电视节目宣传新歌,在路上偶然碰到了老朋友,演员刘蓓。他进棚录像,主持人发现是刘蓓陪他来的。“海波?”主持人叫他。“我叫吴秀波。”“哦秀波秀波”,主持人开口,“跟刘大腕说说,让她上我们节目,5万!”这件事被吴秀波看做“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决心从此再也不在公众场合唱歌了。

  吴秀波为刘蓓做了经纪人,但他不擅长谈合约。“你减肥,回来演戏!”刘蓓后来这样建议他——放弃唱歌后的吴秀波迅速发福,身高1米74,体重176斤。第一个片约是电视剧《蓝色较量》,拍摄地在三亚,在监视器中看到自己清凉的发福身材,吴秀波决心减肥。他每天只吃黄瓜和西红柿,做200个俯卧撑,200个仰卧起坐,10公里长跑,3000米游泳。一个多月下来,瘦了32斤。

  减肥成功后,吴秀波等到了自己的“男一号”作品,刑侦单元剧《立案侦查》。剧组当时给了他近10万的片酬,他想,天下没有比这更好的工作了。为他配戏的明星云集:刘蓓、冯远征、傅彪、丁志诚、尤勇、郭涛,拍完后,别人让他回家等着出名,结果电视台突然对单元剧不感兴趣,这部戏没卖出去。

  虽然没能一举成名,但通过这部戏,吴秀波学会了后期制作。在第二部戏《非常道》里,他演反一号的同时还做了监制。他为自己的反派角色设计台词,拼命工作。那是他斗志最强的时期,他想要证明自己。而拍完这部戏之后,他也得到了业内认可——用了近20年光阴,总算是回到了演员本行。2010年,一部《黎明之前》,让吴秀波彻底大红大紫。

  从医院到片场 

  看5小时开颅手术体验生活

  新京报:电视剧里的医生态度都很好,但我们去医院时看到的大夫大多面无表情,让人觉得缺少人文气息。在剧里,尤其是霍思邈,是比较文艺吗?

  吴秀波:因为霍思邈不是一个真正的医生,是我想象的医生。我17岁的时候,如果医疗技术不够发达的话,我就死了,别说霍思邈,连刘新杰(《黎明之前》男主角)都没有。这一切就是因为那个切了我40厘米结肠的人。这个职业好神奇。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天夜里,我们在手术室拍戏,突然有急诊,病人需要马上做手术抢救,远远地突然传出家属特绝望的声音,全组都停在那里了,那种绝望是我们无法表演的,感觉到生命的惶恐,如此慌张。

  新京报:也就是说,你演霍思邈并不是基于你对生活的观察,而是基于你的理想?

  吴秀波:观察生活我也去了,我被安排到了手术室、门诊,天天跟着大夫走。我最得意的是我的门诊戏。拍戏过程中都是有大夫跟着看的,有一次他们说:“哇,你还真是像个大夫。”其实医生跟病人说话时和警察、老师是有些像的,当你要不停地跟陌生人说话,几乎很少会因为一个人而改变你的态度,因为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和体力,所以态度会很恒定。

  在手术室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开颅手术,我大概看了5个小时。把头盖骨整个摘下来,把脑袋打开,在边上安一圈塑料布,然后塞一个个卡子卡住,手术过程中,血会顺着塑料布漫下来。两个医生前期还说一些话,到后期看着就像是两个木匠一样在弄那个东西,然后血漫下来。进来一个送东西的护士,打岔说:“嗬,你们俩还挺暴力。”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能感觉到手术台上那个人的生命就像水一样在流,而这两个人决定着这个人生命之流的终止和继续。

  他俩非常专注,也非常平静,就像我演戏一样,这是他们每天的工作。对这俩医生来讲,可能只是工作的某一个时段,而对躺在手术台上的人来讲,这就是生命的一个新的开始,也可能是他生命的结束。就这么简单。

  新京报:有没有医生对你说,你演的医生颠覆了他们的形象?

  吴秀波:医生会对我很好。我今天正好去了趟医院,做B超时,护士说:“霍思邈?来翻个个儿。”在电梯上,一个医生说:“提个意见行不?”我说:“行。”他说:“有些地方还是不真实啊。”就觉得他们都在看,特好玩。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