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4:书评周刊·文学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4:书评周刊·文学
上一篇

大历史下的个人叙述

2012年05月1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走出白色恐怖》 孙康宜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4月

  □书评人 杨津涛

  耶鲁大学汉学家孙康宜的《走出白色恐怖》与台湾作家亮轩的《飘零一家》相仿,讲述的是同是一家人因两岸政治隔绝,被迫长期分居,直到几十年后才得以重逢的故事。

  孙康宜的父亲孙裕光是天津人,母亲陈玉真则出生于台湾高雄,他们留学日本时相识,后来生活在北京。1946年,国内局势不稳,孙裕光与陈玉真带着两个孩子迁居台湾,他们当然不知道,与大陆亲人的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

  孙康宜一家南渡台湾的第二年,“二二八”事件发生,先是被激怒的本地民众在岛内打杀外省人,身为基隆公务员的孙裕光在朋友的保护下才安然无恙;后来政府军登陆台湾,外省人报复性地屠杀台湾人,陈玉真又身处险境。在孙康宜的记忆中,当时一听到枪声,母亲就会带着自己和弟弟仓皇地躲起来。

  孙家真正的劫难还在后面。1949年,台湾发布戒严令,从此进入长达38年的“白色恐怖”时期。在这期间,台湾执政者为维护稳定,制造了大量的政治冤狱。

  据前“立委”谢聪敏统计,自1950年起至1987年解除戒严为止,台湾共发生29000余件政治相关案件,涉案人数达140000人,其中约3000—4000人遭到处决。就在戒严令发布后的某一天夜里,孙裕光突然被军警带走,判刑十年。

  后来才清楚,原来孙康宜的大舅陈本江是所谓“鹿窟武装基地”的领导者——事实上那不过是一些理想主义青年的积聚而已,其中还包括有著名作家吕赫若。

  迟至1979年,作者从美国回访大陆,获知爷爷一家也因他们的“台湾关系”而饱经苦难。失去工作的爷爷留下一个字条后出走,再没有回来,而姑姑与叔叔都成了“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前者两次被关进精神病院,后者一度想要自杀。尤其吊诡的是,在台湾以“匪谍”入狱的孙裕光,却被大陆说成是“曾为蒋介石开飞机”的“台湾政府高官”。

  两家的故事正是向读者说明,在上世纪的某一段时间,两岸政治曾处于非常状态下。

  孙裕光先是被关在绿岛,后来转往台北,因为老人对这一段经历保持“沉默”,使得女儿孙康宜对相关情况也知之甚少。

  但是柏杨的回忆录可以弥补这个缺憾,他对自己的监狱生活有着详尽的记录,当初柏老之所以结束二十一天的绝食,就是抱定一个信念:“我要活下去,好记下我的遭遇!”无论是受难者本人的回忆,还是他们子女的记述,都是知识分子被政治迫害的珍贵史料。

  在宏大的历史叙述之外,个人历史的书写,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个名词背后细微的真实,所谓“白色恐怖”不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让读者有了直观的体味。

  孙康宜《走出白色恐怖》与三联书店同系列《巨流河》、《太平轮一九四九》的不同之处,也正在于此。

  在台湾早已结束“白色恐怖”,实现民主化的今天,对那段曾经的艰难岁月,孙康宜没有充满怨念的控诉,有的只是无尽的感恩,含辛茹苦的母亲、收留他们的姨妈和姨夫,以及好心的蓝老师,甚至于将孙裕光抓捕入狱的“谷先生”——当时在台湾负责对大陆情报工作的谷正文,因为曾给孙康宜姐弟的转学和留学开具相关证明,因而也得到了作者的谅解,否则的话,她就不会在书中隐讳其名了。

  孙裕光没有留下自己的回忆录,但他在阅读张光直的自传后,称赞那是一本写人的书,“它一方面写人的懦弱、阴险及其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写人的善良、勇敢以及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其实这也是对孙康宜这本回忆的最好评说。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