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4:书评周刊·关注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4:书评周刊·关注

一场精英与草根的漫长离别(2)

2012年05月2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从2007年开始,《后宫·甄嬛传》不断再版,各种版本的累计销量早就超过一百万册。而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典藏修订”与“豪华珍藏”也成了最合适的包装标签。

  (上接C03版)

  【语文教师的生活VS80后意见领袖的时代】 大时代中的小人物

  相信所有人都会对2008年有所记忆,雪灾、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三聚氰胺等重大事件,极大地推动了普通人对公共事件的关注以及参与,一时代的痛苦总与希望相伴,理性爱国,公民参与,成为那一年的关键词。

  韩寒也是在那一年开始时评写作,以辛辣笔锋与冷嘲热讽,谈论社会与政治问题,并获得“公民责任奖”,被称“以欢快幽默的青春,肩起社会公义”。由于80后韩寒在公共空间的优良表现,以及更多无名年轻人在重大公共事件中的担当,社会观察者们对80后的成长表示了极大关注,2004年被“质疑”的一代,在2008年成为被肯定的一代。

  吴雪岚的2008年,以及2009年,基本是在公共空间之外过着自己的生活,极少显影发声。她在学校里尽心尽职想着做一个好老师,自觉地以爱与赞美的姿态去面对自己的学生。由于在学生时代,她曾因一位老师的偏见误解而受感情的伤害,由此在自己精神成长的历程中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迹。关爱宽容,在她对一位好老师的定义里,占据了很高的位置。

  她的书仍在默默地畅销,却不过是一个大时代里无声的事件。众生喧哗的时代,究竟是无意义的聒噪还是值得聆听的洞见,其实是社会各种力量的话语权的博弈。而作为一个写作者,她因为拥有一个读者群而变得可见,也因此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即便不是高声宣言。

  吴雪岚并没有清晰察知自己的话语权与影响力,上课,零余时间写小说,在时代面前,她是柔顺的,忙于低头建立自己生活世界的秩序。那一年她在杭州的签售会上,来了很多中学生读者。有时在课堂上发现自己的学生在读自己的小说,没收是她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明确选择。

  2008年,因一位中学教师《用思想点燃课堂》一书,在教育界中,掀起持续的反思中学生阅读水平低下以及随之而来的独立思考能力的羸弱。吴雪岚站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一边,她是一位教育者,一边,她又写着持精英立场的教育者称之为“文字垃圾”的网络宫斗小说。她仍坚持这样的状态:教育是自己的本职,写作是乐趣,生活在一种秩序内,并需求自由的表达。

  在精英知识分子大力提倡积极生活,对不完美的现实有所建设时,她“躲在自己的壳里生活”求安稳,教教书,写写字。网络上类型小说发展得越来越成熟,各种类别都拥有自己固定的粉丝群,她的粉丝,则一如既往地追着她的作品。然后,导演郑晓龙选中了《甄嬛传》。

  【电视改编权VS公共力量的入侵】 自由与限制,断裂与共识

  根据《甄嬛传》导演郑晓龙介绍,与小说结缘,始于其夫人王小平的网络阅读。2007年,正是小说《后宫·甄嬛传》风靡网络之时,王小平读到小说,颇为欣赏,将其推荐给郑晓龙,郑当年即购下该书的编剧版权。

  2007年由于广电总局的相关规定,古装剧不被市场看好,郑晓龙并未急于拍摄,伺机而行,买下《甄嬛传》后续出版的四卷,至2010年9月才开始拍摄。《甄嬛传》原小说的时空背景为虚构的,但是广电总局要求古装剧不可架空时代背景,最终虚构的小说人物被安置到清朝雍正年间,为契合真实历史,对人物、故事、情节都做了一定的剪裁整饬。

  2010年,吴雪岚结婚,并担任《甄嬛传》的编剧。网上写作时不曾感觉到的限制,猝不及防闯入编剧的过程中。价值观、立场、历史真实,从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内部出发,进入到她出于乐趣而写的小说。

  她谈论编剧的经验,“似乎要更懂得,在可以让步的地方学会平衡,在不可以让步的地方坚持原则……最终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作品,是多方诉求夹缝中努力拼搏的最终结果”。

  荧屏上,《非诚勿扰》以及《我们结婚吧》等婚恋交友类节目大行其道;知识界则因对秦晖、朱学勤等学术抄袭事件的评价,而将真假之争扩展为左右之争。精英与草根的交集,在李少红拍摄的《新红楼梦》,普通观众大多从历史记忆出发,以87版红楼与之相比而疾言批评,红楼梦学会理事周思濂则认为主创人员对《红楼梦》内容、精神、艺术风格缺乏深入了解。

  2010年,网络进入微博时代,乐观的人们将其认作是传播的公民时代,“围观就是力量”成为一句网络口号,很多重大事件的传播与评析,从网络开始,公民社会的力量,也从网络中凸显出来。总有人,愿意从时代的步伐中梳理文明进步的痕迹,“公民意识,就是社会共识”。

  因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她可以编剧的身份,在横店影视城的明清宫苑里自由穿行,几年前她只在电视中看着蔡少芬演绎《洛神》,而今成为她剧中的演员,这些变化让她兴奋,但与之而来的声名,却如鲁莽的入侵者。关于她的采访骤然增加,“我有电话恐惧症”,身为草根的她,尚未来得及学习怎么面对公共媒体。

  【电视剧的热播VS历史层面的批评】 笑问客从何处来

  长达76集的《甄嬛传》,首轮播放始于2011年末,终于2012年5月2日。吴雪岚在一次旅行中,看到同坐的女孩正用手提电脑聚精会神看着《甄嬛传》,她在微博上发了图片,并加上三个笑脸表情。

  2012年,研究后宫历史文化的沪上学者朱子彦,发现自己被迫置身于《甄嬛传》的热潮里,无论是电视还是纸质媒体,不断地将相关信息带到他面前。在他看来,《甄嬛传》中历史错误百出,细节更经不起推敲,但他也习惯了在电视上遇到这样的作品,“反正,一时之热,总会消退,说到底是虚假满足,文本贫乏,娱乐为上”。

  上世纪90年代,宫廷历史剧刚出现在荧屏时,曾经有一大批历史学家参与到真实与否的评论中,在肯定它们有益历史普及的同时,持“以史明智,以史为鉴”的史家理性,要求“宫廷戏必须符合历史真实”。

  但之后,“戏剧历史化”转而成为历史戏剧化,“戏说历史”之风愈演愈烈,原本七分真三分假的比例,已成倒置,是否真实就成为一个不得不放弃的评价标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宽容的立场:文化多元,各取所需。

  让朱子彦觉得惊讶的是,《甄嬛传》的热潮中,既有对《甄嬛传》中的人物蚩妍善恶的讨论,有研究剧中所提到的药物功效究竟如何,竟也有学者讨论《甄嬛传》中人物是否符合历史事实。他认为,历史的归历史,艺术的归艺术,历史真实不可与艺术真实混淆。

  “对于学者而言,当《甄嬛传》这样的作品在大众文化中闹腾的时候,最好的姿态,就是冷落它,何必去关注,增加它的喧嚣气势。尤其是历史学家,若正儿八经去较真《甄嬛传》之真假,那是很掉价的事。反正是娱乐,那就娱乐吧”,朱子彦直言不讳。

  1998年,朱子彦的《后宫制度研究》一书出版,借势《还珠格格》等类似的宫廷戏之热,他的书获得了超过他预期的关注。这是他亲身经历的大众娱乐与学术的良性互动,故而他也期待《甄嬛传》热潮中能孕育出类似的良性互动,而不是朝生暮死,娱乐至上。

  他并不清楚,《甄嬛传》改编自网络小说,在网络上已有人气,而且已经红了好几年,而非昙花一现。

  (下转C05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