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来信

2012年05月30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严禁“拔苗助长”关键在家长认同

  近日,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公开征求意见。其中针对5-6岁学龄前儿童指出,“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教育部表示,实施《指南》原则之一就是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严禁“拔苗助长”式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事实上,选择为孩子“拔苗助长”的家长,也大都“痛恨”应试教育,但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传统思路下,又会无意识地把孩子能认识多少字、会做几道题作为评价学前教育“优劣”的依据。甚至说,只有孩子的书包足够重、作业足够多,大人才会认为这是在“理性”地爱孩子。但这种爱真的是理性的吗?当然不可能。

  鲁迅先生曾说,觉醒的人们,应先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超前教育就是一道“黑暗闸门”。家长如果真想让孩子“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这种“肩住黑暗闸门”的意识和勇气。

  □万光武(工人)

  儿童药为何不能“量身定制”

  据报道,我国儿童药面临一系列问题。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药剂科主任张钧丽指出,一是剂量过大,也就是规格不齐,适合儿童用的小规格药品少,不仅临床用起来不方便,而且造成不小的浪费;二是剂型缺乏;三是说明书不明细。

  作为一个家长,我就常常为给孩子分药头痛。带孩子去看病,医生经常会开出一些半片、三分之一片、甚至四分之一片的药,拿回家之后,半片还好分,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实在难分,有的药片一碰就碎,根本就没法分。而且,因为没有切分药片的专用工具,也很难保证卫生安全。

  还有一些口服液、颗粒冲剂之类,遇到只能给孩子服用半支半包、三分之一支、三分之一包之类情况,实在不好掌握。对三四岁以下的幼儿,药量多一点点都可能出问题,做家长的真是提心吊胆啊。

  药品生产厂家是否能理解家长的难处?请药品生产厂家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段,干脆直接生产小剂量的药片药剂。

  □马长军(教师)

  工人扫机动车道太危险了

  据《北京晨报》报道,环卫工人、绿化工人、养路工人等,现在面临着越来越多来自于机动车的威胁。超速、醉驾等违法行为无疑是罪魁祸首,而司乘人员向车外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在增大环卫工人劳动量的同时,也增加了他们作业时的危险系数。

  有环卫工人说,最头疼的是清理机动车道里的垃圾,需要等到车流小时,瞅准空当去捡拾。不得不说,尽管环卫工人的敬业精神值得肯定,但是这样的工作方法,无疑是比较危险的。马路中间的垃圾虽然有碍观瞻、影响市容,但比起人的生命来,孰轻孰重?

  所以,相关部门非但不能为了所谓城市清洁,而硬逼环卫工人时时去机动车道清理垃圾,相反,应该出台规定,禁止环卫工人在高峰时段去机动车道捡拾垃圾。如果实在觉得机动车道上的垃圾不扫不行,那就应该购置更多机械清扫车辆,代替环卫工人。

  □杨国栋(法律工作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