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书评周刊·留住童年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6:书评周刊·留住童年

记忆中的童年 从阅读鲁迅开始

2012年06月0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海琢出版社将民国时代的老课本和儿童教育读本挖掘出来,重新出版。
爱丽丝

  幼时不知道在何处读到《小约翰》,作者译者都已忘却,只记得有位漂亮的小男孩,在花妖旋儿的带领下,看到万物华美灵动,一花一草或是虫鸟鱼兽,都有自己的表情与思考。譬如蟋蟀,于晚间进行校训,学习植物学与动物学,一位小蟋蟀同学误将人类归入无害类动物,挨了老师的批评,还罚以干草敲打三下。但最终,因男孩希望知道关于人类的事情,辞别了万物有灵之境。

 

  重逢鲁迅译《小约翰》

  稍大时读鲁迅全集,才发现记忆中神幻如诗的童话,正是鲁迅所翻译。1906年,留学日本的鲁迅,于旧书店淘书时,在几本德文杂志暗黄的纸页上,看到童话作品《小约翰》的介绍与节译,一见钟情,且辗转托人,买到德文本。读完足本,爱之深切,决意将之译成中文,推介给国人,彷如己责。

  鲁迅这因爱而来的隐秘责任感,在迁延二十年之后,才得以践行,他与友人一起将《小约翰》译成中文出版,已是1927年。彼时不解鲁迅,未料得冷酷理性如鲁迅,持着韧性的反抗与无尽苦闷的鲁迅,竟也有温情美好的心思,为识得这一点而欣悦不已。重逢《小约翰》,是在2011年,此书重版,被冠以“民国三十六年经典再现”广而告之,在一片民国文化热中,并不起眼。但之于我,却是热烈动人的际遇。

  裹挟历史之风,又乘人们对现行教育的失望情绪,重现视野的民国老课本,拥戴了无数敬意。让人以为,前贤已开拓了明道,既上其道,即可得明灿风景。其实,所谓传统,并非自动生成,重要的是有人敢于无处开有,将空白换置以锦织。鲁迅是那些敢于别开生面者中的一员,也是因此,再见小约翰,更有深意。

  近来,又有一套名为“百年钩沉——民国儿童教育大系”,高调上市。《儿童文学读本》、《玩具与教育》、《幼稚园的故事》等一系列民国儿童教育读本相续问世。与主持者俞晓群先生谈及民国儿童教育,一同感慨当时之风气,亦生追寻失去传统的志意,他奔走四处搜寻了多种民国儿童读本以及教育理论书,一本一本将其出版,作为一位心怀理想的出版人,以及一位现代商人,俞先生在发现文化资源的喜悦中,亦持筹握算,看到商机的所在。

  儿童教育:渗透更多的温柔与谨细

  而支撑这些书编写的,是中国现代儿童观,为辛亥革命与五四文化运动的产物。尤其是当年哲学家杜威在中国巡回演讲,大售其“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哲学观,在知识分子心里激起发现人而立人的理想教育情怀。筹备多年之后,1932年中国正式推行的第一个儿童教育课程标准,以杜威的教育哲学为基础,核心理念是尊重儿童,力谋儿童的快乐与幸福。

  二三十年代,也是近代以来儿童文学作品译介创作最为繁盛的时期,仍在重版畅销的不在少数,比如《安徒生童话》、《爱的教育》、《爱丽丝漫游记》等。很多知识分子怀着最大的善意,把东瀛与西方的优秀之作,搬入国内,以期为未来主人翁们,滋以更多的养分。与其说是文化上的明察,不如说是爱意切切,为着尚未来到的社会,培养新人,故而敢于肩担重负,抬高文明的底线。

  曾与同道师友,一起研究当下小学课本,一篇一篇仔细分析其谬误十余处,最终黯然神伤的,不是课本有多糟糕,而是这个社会的成年人,竟不够爱孩子。若是爱,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就会渗透更多的温柔与谨细,毕竟,孩子需要来自成年世界的疼惜,以及文化环境的关怀,在他们开始张望世界的时候,心智上的某个细微的触动,也许将影响其一生。

  2012年的儿童节,依然伴随各种戾气与焦灼,但寻前贤立人的担当与爱意,多少可以觅得些勇气与力量。追寻传统,不过是为了构建一种文明的秩序,是理念层面的行为,在当下,我们又何尝不能以最大的爱意,去开启一番风景呢?

  ■ 6加1推荐书目

  6本给孩子

  《小约翰》,(荷)F·望·霭覃/著,鲁迅/译,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1

  此书在1927年出版,一个孤独的小男孩,敞开着自己的生命,沉浸在世界的无限爱意里,他为自己身边的事物命名,与之交谈,一切都是美好而有意趣的。童年的欢乐,也正是因为善良的好奇与不设防的心灵。

  《快乐王子》,(英)王尔德/著,巴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最早将这个故事带入中国的,是周作人。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位在不见眼泪与哀愁的无忧宫中长大的王子,享尽欢愉,去世后被做成雕像立于城市的高处,却看到人世太多的苦难。他开始用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无私的给予之后,一无所有,却得到了真正的快乐。

  《安徒生童话》,(丹麦)安徒生/著,任溶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安徒生作品里,都有人性的亮色,他在最后的自传中说,“我整个一生中,无论是光明的日子,还是黑暗的日子,其结果都是美好的……”一百多年过去,安徒生的作品之所以动人,仍是因着这对人性的信心。

  《爱丽丝漫游记》

  这本童话,现在国内有很多个译本,质量都还不错。最早翻译此书的,是我国现代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1922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之后不断重版,经典不可动摇,近来又被搬上银屏,奇思妙想,穿过世界风尘,仍然动人。

  《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著,夏丏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本书最早的翻译者,是写言情侠义小说且被人称为鸳鸯蝴蝶派的包天笑,译于1910年。十年之后,身为四个孩子父亲且又执教10年的教育家夏丏尊,又将其重译。夏丏尊被书中情节所打动,一个孩子以自己的视角叙写生活中的琐事,善良看取事与人,让夏丏尊反思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教育,他借由此书意识到,孩子们是在生活中学习成长的,而非课本。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德)于尔克·舒比格/著,廖云海/译,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

  天堂就是这样一个世界,也就是当她还小的时候的那个世界。当时间流逝,如果你还记的天堂的样子,你就是幸福的人,再多苦难挫折,也挡不住记忆里那些缓缓释放的美好。

  1本给大人

  《童年的秘密》,(意大利)蒙台梭利/著,梁海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这本书,仍是了解儿童成长最为生动的佳作。1913年,由商务印书馆所创办的《教育杂志》上,就出现了介绍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文章,并且将其当做是世界前沿教育理念加以推介,1914年,江苏省教育界即有人成立了蒙台梭利教育研究会,研究蒙氏教育在中国的可行性。如今,蒙台梭利教育在一些城市已染以浓重的商业气息,但其背后的教育理念,有着不被商业篡改的价值。百年过去,关于中国教育,有人哀叹,有人致力寻找有意义的教育,翻开此书,虽有一段失落的历史,但也有欣喜,说到底,这又是重逢。

  □新京报文化记者 朱桂英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