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评论周刊·观察·“保卫童年”(二)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4:评论周刊·观察·“保卫童年”(二)
下一篇

那些年,我们一起讨论过的“童年”

2012年06月0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孩子到底快乐不快乐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绝对不快乐和绝对快乐都是罕见的,而这种判断经常又是成年人的快乐或不快乐。我们习惯于宽泛地讨论快乐还是不快乐,却忽视了那些小事情,孩子们的快乐都在成年人眼中的“小事”上。

  孩子的兴趣不该进“铁屋”

  □孟波(一位小学学生的家长)

  周末,我到少年宫送儿子上兴趣班,看着一对对年轻的父母们行色匆匆地拖着孩子来挤课,无奈的悲怆和无力的悲哀一下子涌上心来。

  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座少年宫就像一座“铁屋子”。那里关押着孩子们的天真烂漫和美好童年。看看那些五花八门的兴趣班,都是家长的兴趣,绝大部分和孩子的兴趣无关。可悲的是,家长们对“铁屋子”不是避之不及,而是趋之若鹜。

  悲催之处在于,还有多少家长在“铁屋子”外持币排队,还有多少家长在“占坑班”外焦急等待。

  为什么不学习一下郑渊洁?郑渊洁小学没毕业,儿子只小学毕业,但都有所成。答案是风险太大,郑渊洁太少了。谁敢把独生子带回家自己进行教育试验?谁敢不让孩子上兴趣班?重点小学和重点中学招生时,必须要看孩子证书的。

  有时真让人绝望。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教育只重知识不重人格,各式各样的“铁屋子”如雨后春笋。如何从“铁屋子”中越狱?

  一个路径是用脚投票,把孩子送出国,但这条路也很窄,成本不菲。

  一个路径是家长集体抗议、集体说不,一个班也不报。路径虽好但无法操作。每个家长都是“囚徒困境”中的“囚徒”,步调一致绝无可能。我家孩子不报班,你家孩子报了怎么办,不就亏了吗?所以我也得报。都报了,又都等于都没报。这种竞赛是自我虐待、自我摧残的竞赛。

  LD前几天跟我商量:你能不能托个关系啊,儿子奥数班老师不行,得调个班啊!你看,不仅要选“铁屋子”,还要选哪个“牢子”更优秀呢!

  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我现在是四无:无奈、无力、无解、无望。原本有个“按揭治国”,算是稳住了家长。其实还有一个“证书治国”,套牢了孩子。

  我现在能做的就是,一不批评孩子的成绩;二尽可能让孩子抽时间玩而不是抽时间学。

  鲁迅先生说: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试想,如果周海婴连上个小学都要证书,真不知道鲁迅先生该做何反应。

  前几天,儿子看了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高学历家长“拼孩子”更执着》,特地推荐给老爸老妈阅读。他说:我要是主席,就只要求学生三个方面:一快乐,二活泼,三学习中等。说实话,天知道孩子的愿望能否实现。

  冤枉了她道歉很难吗

  □雨欣麻麻(教师)

  在我看来,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是比较快乐的,我们没有让她上各种学习班兴趣班。但也有不开心的时候,这些事情小但并不简单。

  女儿最忍受不了的是冤枉,但各种冤枉还是无可避免。

  我老公是个对老人绝对孝敬的人,不管什么事情,第一反应都是老人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

  前几天一家人去孩子姥姥家,晚饭后,我跟女儿说去把电视关了。女儿就先问姥姥还看不看电视了,结果立即被她爸爸训了一顿,说她自己懒不愿意动,关电视都要姥姥干。

  女儿委屈地说爸爸我不是那意思,是先问问姥姥是不是还要看电视。结果她爸说你就是想让姥姥干活。女儿立即不干了,说爸爸你冤枉我,然后开始嚎啕大哭。

  为了让女儿懂得尊敬老人,我会告诉她你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要先问妈妈的妈妈行不行。我是老师,道理上明白成年人应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交流,但她爸爸又是个不愿意向孩子认错的人,女儿被冤枉时,那套理论就无用武之地了。

  这种强加给孩子的事情不仅仅发生在我们身上,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对女儿过度的宠爱有时候也会让她很不高兴。

  吃饭的时候,奶奶会一个劲要求她吃这个吃那个,第一次她很乖,说奶奶我不吃。但接二连三的要求后,女儿反抗的声音越来越大。第三次时发现爷爷已经把那菜夹进她碗里了,她开始发脾气,嚷嚷“我不吃我不吃我就不吃”。

  我明知老人这样做不妥,但这时候只能委婉地和老人说,孩子大了,吃饭不用管她,可是一点用也没有。

  最纠结的是那种我教给孩子的和自己的行动不一致时怎么和她解释。为了培养孩子的环境意识,从小带她去超市时,我就告诉她买了东西的小票不能随地乱扔,要扔到垃圾桶里。

  一次在超市买完东西,小票不小心掉地上了,她马上就说妈妈你乱扔垃圾,我说妈妈是不小心掉了,咱们捡起来吧。她很开心地去做了,没想到尴尬接着就来了。地上不少被人乱丢的小票,有的还被撕碎了,女儿突然说,妈妈,我们把这些都捡起来吧!

  我当时就傻眼了,怎么办呢?我并不想承担别人不负责的行为的后果,但我又一直在教育女儿保护环境。我只好和她说,别人乱丢垃圾,是他们的爸爸妈妈没有告诉他们不应该这么做,这些垃圾有清洁工阿姨来打扫,我们只要自己不乱丢就可以了。

  我很怕她会接着问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把这些垃圾收拾起来,要等清洁工阿姨来做之类的问题,只好拉着她落荒而逃。

  女儿学校的一个做法让我担心那些学习不太好的孩子。学校定期给所有家长发短信报告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有时候会说到谁成绩好,谁成绩差,这些内容所有的家长都能看得到。

  我如果收到女儿成绩好的短信,会告诉她老师表扬她了。但如果涉及到成绩差的孩子,我会立即删掉,我不想让女儿在心中形成她的同学中,谁是好学生,谁是差学生的评价。可是,每个家长都会像我这样吗?那些恰恰自己的孩子属于成绩差的家长,面对这种公开的短信时,又会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呢?

  请领导离开孩子的运动会

  □木易(编辑)

  朋友参加了孩子的运动会后感慨,国外有“Lady First”,中国则是“Leader First”,虽然平时对此也有感受,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在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身上,很是担忧。

  前一阵这位朋友女儿所在的小学举办运动会,她作为志愿者去帮忙。运动会开幕的时候,主持人先是报出一堆领导,有区里领导、区教育部门的领导等等,在对这些领导表示感谢后,孩子们开始鼓掌欢迎这些领导的到来。

  她女儿对这种事情显然是没有概念的,只知道老师让鼓掌就鼓掌。不过她很担心,学校请领导、请一些不相干的单位负责人,无非是想给学校多争取一些社会资源。如果把前来参加运动会的区领导、各单位负责人,看成一种社会资源,社会对教育的参与也应该是润物无声的,而不是突出领导的身份,让孩子们感谢和鼓掌。“Leader First”的意识在校园里弥漫,培养出来的就是官本意识、对权威的畏惧和膜拜,依附性的人格。

  不过对于类似这种“运动会”规则,朋友想不出什么可以帮助女儿的办法,她只希望,孩子们的运动会应该属于孩子们,“Leader First”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和“Leader First”问题相比,朋友教女儿说“不”的努力还有点效果。

  朋友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女儿回家说不敢去卫生间,她很奇怪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女儿说,老师和小朋友们说一天去卫生间不能超过两次,已经超过次数的女儿想去,但是不敢,只好憋着。

  老师的话是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是一定要听的?对“师命”的畏惧感已经在女儿心中形成怎么办?

  她有些纠结,既不想让女儿觉得老师的话随时是可以不听的,又想让女儿明白这种要求并不是绝对的。想来想去觉得这个度实在是不好把握,只好和女儿说,老师要求不能超过两次,是担心那些调皮的小朋友们不好好学习,如果真的需要去,可以和老师说,老师会同意的。

  虽然女儿表示明白了,不过后来并没有再发生这种事情,她不确定这个解释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女儿上小学后,学校经常要求孩子做各种各样的小报,主题很多,比如爱国主义之类的。这些题目有时让成年人都为难,孩子更不可能完成,基本上孩子们的小报都是在家长帮助下完成的。

  朋友对这种活动虽然不反对,但原本是孩子们独立完成的事情最终都转嫁到家长身上,并不能实现这种活动的目的。

  一次家长会上,老师说家长们不要替孩子们做,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无论做得怎样都没关系。

  随后的一期小报任务刚好赶上假期,朋友和女儿说,爸爸妈妈不帮她了,她要自己完成。女儿用了几天的时间自己做了四个图以完成这个小报,但交上去后却被老师打回来了,因为不合格。

  她女儿很委屈地向父母求援。这让朋友想起女儿幼儿园时不敢去卫生间的事情来,她和女儿说,这一期不做了,跟老师说自己做不好,爸爸妈妈也没时间帮忙,女儿果真就按她教的去说了,老师并没有说什么。

  其实朋友知道,对一个已经形成了老师的命令要执行印象的孩子来说,让她去和老师这么说,她得承受很大的压力。但朋友认为,她不会直接告诉孩子可以不听老师的话,但总要让她尝试着去说不,让她明白,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定只有服从一个选择。

  陪伴他,让他快乐

  □宾果(一个初中孩子的母亲)

  我的孩子在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初中部读书,尽管学业上有一定的压力,但我觉得他总体上是快乐的。他可以自主安排学习、休息和业余活动。因为学习效率高,业余时间他经常可以去游泳、踢球,或者双休日我们陪他去看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

  总有朋友问我,你的孩子为什么总是乐呵呵的,“法宝”是什么?

  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同时我的工作也跟教育有一定关系。我教育孩子的方式其实也很简单,顺性引导,亲情陪伴。

  作为父母,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天性。如果你要规范孩子的言行,不是仅仅告诉他“不能干什么”,更要告诉他“应该干什么”和“怎样干”。

  现在有不少孩子迷恋上网,家长感到非常痛苦。我的孩子也上网,但只是查查资料,看看错过了直播的球赛,没有网瘾,因为有更为丰富的余暇生活吸引着他。比起电脑屏幕前的游戏,他更愿意接近大自然,更喜欢各种文体活动。

  孩子的成长,需要亲情相伴,“忙”不是理由。不管多忙,家长都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尤其要珍惜与孩子的交流。比如,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在讲他的想法时不要随意打断,也不要急于评价孩子说话的对错。当孩子的观点不合理时,只要不是重大的道德原则问题,不要随意否定他,耐心听孩子说完,再找合适的机会进行评价和引导,效果会好得多。比起孩子跟我们兴致勃勃的交流愿望来,偶尔说错一两句话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有人说这样会纵容孩子,其实不是纵容,是延迟判断和引导。

  我有一些朋友在国外工作,孩子在国内读书。他们很注重跟孩子通过电话交流,而不是用看似更为便捷的电子邮件。因为双方通话时,语言是承载着语气和感情的,比干巴巴的文字更贴近孩子的心。

  我的孩子不住校,每天都回家。按照正常情况,在学校如果认真听讲的话,平均用一个半小时就能够完成作业。不少家长抱怨孩子做作业时拖拉磨蹭。这种拖拉的原因之一是学校功课做完了,许多父母还要额外布置作业,大多数孩子是吃不消的,所以会故意拖时间。

  对待孩子的行为,要赏罚分明。孩子有了好的行为,家长可以从精神层面表扬、夸赞,可以给孩子买他渴望的东西,也可以是社会性的奖励,比如带孩子去旅游、参加户外活动。当然,惩罚也要尽可能落实,关于怎样罚,可以在定规矩之初跟孩子商量好。罚的目的是帮助孩子“长记性”并且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