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5:特别报道

汗水透了,西瓜熟了

2012年06月03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5月30日,大兴庞各庄镇南李渠村,记者(右)到瓜农田建国(左)种植的大棚里体验采摘西瓜。
记者试图抬起一筐重七八十斤的西瓜。

  大兴的西瓜熟了。

  “最辛苦的时候已经过去啦!”背对着齐整的西瓜大棚,40岁的瓜农田建国搬了个板凳坐在路边,等待来客。

  从1月20日育种秧苗到5月底西瓜成熟,田建国是自家种植大棚里的“超级奶爸”。13个瓜棚,平均每棚490株瓜苗。让这6300多株瓜苗结出薄皮脆沙瓤的西瓜,消耗了田建国一个春天的汗水。

  5月30日,记者跟随田建国体验了一天瓜农生活,走近了北京离土地最近的一个行业。

  ■ 体验档案

  体验身份:瓜农

  工作地点:大兴庞各庄镇南李渠村

  工作内容:西瓜采摘

  种瓜:大棚如桑拿

  “两毛钱一粒儿的西瓜子儿,一百三四十天长成个大西瓜,干的活儿月月不同。”

  “灌碗儿、秧苗儿、掐蔓儿、对花儿……”皮肤黝黑、满脸胡碴的田建国说起种西瓜的术语都会带个儿话音,和着脆生生的京郊方言,“术语”听起来俏皮可爱。记者连说了多次“听不懂术语”,田建国决定带记者进大棚现场示范。

  进棚后,透不过气的闷热。田野香气,初夏清风被塑料膜拒之“棚”外。棚内有种烧焦的塑料味儿。田建国说,西瓜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18℃至35℃,临近收获的季节,塑料膜罩着,棚内能超过40℃。不超一分钟,记者额头上就已冒出了汗珠。

  跟随田建国蹲在瓜架下面,学习搭瓜架及鉴别西瓜,“一般来说,离根部近的瓜口感更好。”已经长成婴儿头部大小的西瓜被绳子拽住,但蹲在瓜架下面仍要小心别碰到它们。

  记者蹲着挪步,把伏在地上的瓜秧顺到架子上。田建国说,瓜秧刚出蔓儿时要蹲着一株株地扶上架,期间类似的“匡扶”不能停,一直到西瓜成熟。30多米的长度,记者只蹲着挪了一溜儿,起身时险些因为头晕摔倒在瓜棚里。

  田建国打趣说,“要体验瓜农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两毛钱一粒儿的西瓜子儿,一百三四十天长成个大西瓜,干的活儿月月不同。”浸在闷热的空气里,田建国念叨起他的种瓜经。

  最耗工夫的是嫁接。为了保证品质和提高产量,目前种植西瓜普遍采用嫁接法。西瓜子刚刚吐出两个瓣儿时,手里捏着刀片儿,把西瓜苗的“脑袋”安到南瓜苗或葫芦苗身上。“就那么一点点。”眯着眼睛,田建国用拇指和食指比划着,两指间不足1厘米的距离是西瓜嫁接的最佳长度。

  接下来是下苗儿、打蔓儿、对花儿。“对花儿就是帮西瓜搞对象。”田建国这么解释人工授粉,西瓜开花只有半天时间,虽然现在可以租一箱蜜蜂来帮忙,但是人力依然少不了。在瓜棚里,记者捋起瓜秧上的两朵花试着当“红娘”。本以为只需拿两朵花轻轻一碰了事,田建国赶紧纠正“尽量不要近亲结婚。”

  记者按照田建国的指挥从另外的瓜秧上摘下一朵雄花,再将花瓣统一捏到手里露出雄蕊,然后才寻找雌花,将花粉抹到上面。“眼不能花、手不能抖。”田建国说,几千棵儿苗,一株株纯手工操作,“啥时候都该有农民一口饭,要不这活儿让谁干!”

  摘瓜:轻拍判生熟

  “卖瓜都讲个口碑,卖出一个生瓜客人就不来了。”

  从桑拿棚里出来,正赶上同合作社的瓜农贾绍斌收瓜,田建国二话不说跟着进了瓜棚。两人一路拍着西瓜在棚里穿梭,巴掌轻拍西瓜两下即可决定摘与不摘。

  记者很想搭把手,但用手指弹了几下西瓜,觉得声音都一样,根本无法辨别成熟与否。“种瓜的人家都是女的背筐,男的摘瓜。”田建国说,挑瓜看起来容易,其实技术含量很高,“卖瓜都讲个口碑,卖出一个生瓜,客人就不来了。”

  老贾当日收的是袖珍西瓜,均重3斤。不一会儿,圆滚滚的西瓜堆了一筐,上大学前干过些农活的记者尝试背了一下,尽管咬紧了牙、憋足了气,最终还是没能背起来,“这得用个巧劲儿。”比老贾小10岁的田建国单手拎起装满西瓜的筐,赶在老贾之前背在了身上。“得七八十斤呢。”老贾对田建国的帮忙感激不已。

  田建国所在的合作社有7户瓜农,在庞各庄算“最轻量级”。但一个好处是,谁家需要帮忙搭把手,这些从祖上就一起种瓜的农户都不会吝惜体力过来帮忙。

  闲暇:盼望瓜好价

  “六月”是瓜农的关键词,等待西瓜收获,等待瓜贩到来,更等待一个好价钱。

  “小风儿吹着,板凳坐着,蒲扇摇着,旁人肯定觉得这日子特舒坦。”田建国说。今年西瓜初上市的价格走高,让田建国很开心,但他也担心接下来大量上市会拉低西瓜的收购价格。

  5月底到6月初的几天,瓜农们可以稍微松口气儿:西瓜陆续成熟,再不需要之前复杂的打理程序,瓜贩们还没集中到来,也就不需要大量的劳动。但是急脾气的田建国并不打算享受这几日的闲暇。

  马路上只要有陌生车辆路过,他总会本能地抬起头。等待,“六月”是瓜农的关键词,等待西瓜收获,等待瓜贩到来,更等待一个好价钱。在庞各庄下属的几十个村子里,南李渠村的地理位置不算优越,加上自己种的瓜走的是“高端路线”,价钱相对一般瓜要贵一些,田建国很担忧卖不上好价。

  将近下午2时,田建国才回家吃午饭。离开瓜摊前,他认真地告诉记者瓜摊上3个不同品种西瓜的价格,“要是来了人,你直接切开瓜给人尝,千万别心疼。”去年发生在南方的膨大剂事件殃及了全国瓜农,让一直本分经营的田建国至今仍心有余悸,“去年就是一直等,一直等,等到最后都是几毛钱一斤卖的。”

  卖瓜:不抢邻家茬

  “卖瓜的最高标准是,打你这趟道儿走了,就还到你这趟道儿来。”

  下午,田建国的父亲、南李渠村有名的“瓜把式”(最能种瓜的人)田洪瑞来到了凉棚。3年前突发脑溢血,让田洪瑞提前告别了他的种瓜生涯。今年66岁的田洪瑞19岁开始种瓜,从当初的平地撒子儿到如今的嫁接滴灌,老爷子经历了历次西瓜种植的“技术革命”。

  “那时候5月份才刚开始下子儿。”田洪瑞说,如今更多的新技术只能靠儿子告诉自己。早些年,南李渠以卖生瓜出名,“趁着价钱高,不管西瓜熟不熟就卖给别人。后来到市场上,人家一听南李渠就绕着走。”这段话,田洪瑞一直说给儿子听。

  接过父亲衣钵的田建国如今是附近街乡闻名的种瓜能手,除了认真对待每一株苗外,他常挂在嘴边的还有两句话,“谁家的茬儿就是谁家的茬儿”,这句是说不抢邻家生意。田建国说,即便心里再急,人家不是冲着你的瓜摊来的,你也不能去抢客源;“卖瓜的最高标准是,打你这趟道儿走了,就还到你这趟道儿来”,这句是说,说是买卖,更是人情,牢固人情的不是别的,是西瓜的品质。

  一坐就是大半天。田建国说,卖瓜的时候就是这样,日头再大都得坐着,再过一阵子空气都是静止的,还是坐着。

  随后,田建国开车带记者来到了育苗棚,育苗棚是泡发种子、嫁接幼苗的地方。早春,幼苗被移到种植大棚后余下的苗才被栽到这里,因而这一棚的西瓜还没到成熟期。

  蹲在地上,田建国认真地讲解怎么“掐蔓儿”。捋着一棵瓜秧到头儿,如果发现结瓜的地方又长出新芽,就要用手将其掐掉。这个棚的“掐蔓儿”也已经结束,脚下的西瓜秧匍匐一地、相互纠缠,田建国说,前几个月常常是早晨5时出门,干到晚上七八时才回去。

  抻出一棵瓜秧,越远离根部,瓜秧越细。细细的、卷曲的、长着细密绒毛的瓜秧躺在掌心上,那与土地相连的翠绿。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卢美慧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周岗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