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1:人才周刊·出国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1:人才周刊·出国

专家支招秋季留学行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留心账户注册,渐入当地生活(2)

2012年06月04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公园、图书馆都是中国留学生融入当地生活的好选择。 孟楠 摄

  (上接D10版)

  Step3 当地生活 文化的适应和融入比语言更棘手

  魏心轶就读的学校位于加拿大中部城市萨斯卡通,华人数量较少,对个人英语水平的要求也就相对较高。第一天抵达萨斯卡通飞机场,魏心轶便闹了个不大不小的笑话。刚下飞机,想去洗手间,魏心轶便问身边的工作人员“Where is the toilet?”谁知对方一脸困惑地看着他,他一下也慌了手脚,于是重复了一遍,工作人员还是不太明白,这时魏心轶忽然想起洗手间另一个说法restroom,谢天谢地,工作人员终于有了反应,寻找洗手间的事情也告一段落。而随后与当地接机人Kevin闲聊中,Kevin解释说,toilet是马桶的意思,restroom是南边邻居美国人的常用说法,在加拿大,人们都习惯说washroom。魏心轶说,“在加拿大的第一天,一个洗手间的小问题,便让我隐隐有了一种下马威的感觉。”

  与语言相比,文化的适应和融入则是更为棘手的问题,“从语言的沟通、社会习俗的融入到人际关系的处理,留学生们都需要注意,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齐琦说,留学对每一位中国学生而言,都是一段极具挑战性的经历。

  来英国之前,孟楠听过无数这样的建议:中国学生为了提高语言水平尽量不要跟中国人扎在一起,多跟其他国家同学往来。来了之后,孟楠发现自己特别能理解国人扎堆的原因。

  情感、生活、学习方面的差异也让中国学生要想彻底融入其中非常困难。“离家数千里,面对一个崭新的世界,熟悉的面孔和语言是最给力的安慰。生活习惯有极大不同,他们喜欢的我们接受不了,我们愿意做的事他们又不知所云。而学习上就不仅仅是语言的差异了,我们需要面对的简直是两套天壤之别的系统,我们太习惯‘接受’,不敢批判老师、专家、前人的理论”,孟楠说。

  在国内网站工作时,孟楠与教育界的无数专家、大腕对话时都能侃侃而谈毫不发憷,而到了英国,文化上的差异一度让她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不管来自北美还是欧洲,南美还是非洲,其他人的文化都是相通的,除了我。有次聊起潜水,我的墨西哥和德国室友纷纷亮出潜水证,互相比下潜的深度和海域,甚至还有人见过鲨鱼!而我的经验仅限于在巴厘岛插着吸管被教练牵着游。” 

  【专家建议】

  先带国内信用卡到境外使用

  到英国后,应携带护照、录取通知书和在英国的住址证明,尽快去银行开户。英国银行对海外学生申请英国信用卡的要求普遍较高,对用惯了信用卡的学生而言,建议先携带国内的信用卡到境外使用,待申请到境外信用卡之后再转换使用境外信用卡。

  保管好I-20表格

  到美国后,需要注意的事项还有办理注册手续。需要携带护照、I-20表格、I-94表格、防疫证明到国际学生办公室(ISSO)报到,并拿到学生手册和学生账户卡(学生证),之后到财务部支付第一学期相关费用。I-20表格是由美国政府承认的学校签发给国外申请者用以证明其合法学生身份的文件,如果这份表格有任何错误或需要作任何修改,必须及时与学校联系并更新该表格。这份表格除签名处和第三页的工作授权处,其余部分不得涂改,否则这份表格作废,任意涂改这份表格可能导致该学生失去合法学生身份,并可能被驱逐出境。

  【专家建议】

  善用酒吧、图书馆了解当地生活

  很多英国人酷爱运动,足球在英国更深入人心。大家不妨在有比赛的时候去足球赛场或者去酒吧感受一下。英国的酒吧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酒吧文化“Pub culture”。英国有好几万家大大小小各具风味的酒吧,其中不乏数百年历史的。英国人常在工作之余去酒吧喝几杯,聊聊天。英国的酒吧消费并不高,这也是外国留学生了解英国文化最简单易行的方式。

  英国每个城市都有公共图书馆,只要办理张借书卡,市民便可以到这里免费借阅各种图书和上网。在图书馆或者当地市政府也可获得近期各种活动、演出的信息。英国每个城市都有各类博物馆,大部分免费对公众开放,这是了解英国和西方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课余,去英国各地的电影院欣赏各类电影、大片也是许多学生的休闲选择之一。持学生证即可购买优惠的学生票。此外,英国各大剧院也频繁上演各类精彩的歌剧或演出,值得亲身体验。

  指导专家:齐琦,英国大使馆/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教育推广官员;乔美华,嘉华世达美国部副总监

  D10-D11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缪晨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