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正在举行的2012年海淀区皇家园林旅游节将于6月11日-17日之间推出皇家园林艺术周系列活动,以现场互动及专家讲坛等形式,让普通市民走进“盛世盛景”,近距离感受和深入了解清代皇家造园和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本期报道以清代北京西郊“三山五园”中保存最为完整的颐和园为主体,多角度缕析和领略清代皇家造园艺术的巅峰盛况。
在海淀一带,康熙年间皇家园林的代表作畅春园如今已不可见,只能从同时期修建的承德避暑山庄依稀追寻几许畅春园的风貌。清军入关100年后的1744年,圆明园四十景全部落成。六年以后的1750年,开始建设清漪园,总结了清代100年造园艺术的精华,积累了100年的工匠,才有了那大尺度的高阁、长廊、长堤,大气魄的真山真水和十七孔桥上惟妙惟肖的狮子。
“三山五园”中的“超生儿”
乾隆十五年,清漪园诞生,“一园成,大局定”,北京西郊皇家园林“三山五园”的格局由此形成。但这个作为“三山五园”核心的清漪园却是个“超生儿”。
乾隆九年,圆明园改造完成,乾隆写了篇《圆明园后记》,诏告天下以后将不再修建皇家园林。但仅仅六年后,乾隆就自食其言,着手修建清漪园。为此,乾隆找了两个理由。
一是为母亲祝寿。第二个理由是疏通水道,疏浚瓮山泊打通西郊几大水系。乾隆十四年冬,历经两个月努力,在西湖的基础上挖成昆明湖,挖出的泥土堆到了北面的瓮山上,得益于这些泥土,瓮山变成了一座青山,这就是万寿山。
也有专家认为,乾隆修建清漪园另有其因。首先,圆明诸园都是前世皇帝就开始修建的,乾隆只是在此基础上扩建完善,没有自己新修的皇家园林,心有不甘。其次,圆明园虽然宏大,却是没有真山真水的平地园,其格局、气势、方位感都有所欠缺。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有山无水,北海、中海、南海有水无山,都是美中不足。乾隆是一个“山水之乐不能忘于怀”的人,以他的气魄、胸襟,自然不能满足于此。
乾隆是“追求完美”之人,也是聪明之人,他要大兴土木,又不想引起非议,就又找了个理由,说有山有水,缺少了点景建筑就不生动、不好看,从给母亲建造祝寿的大报恩延寿寺开始,随之共建起大小景点101处。
“一园建成,全盘皆活”
纪录片《颐和园》第一集《清漪出锦绣》的导视词这样说:“修水利,建寺庙,意犹未尽;下江南,访名胜,再兴土木;一片清漪,十五寒暑,终现锦绣园林,指点江山,移天缩地,只在一人胸怀。”
“移天缩地”可以说是清代皇家园林独有的特色。清代以前,园林习惯于“就地势而建”,而清代的圆明园、清漪园,都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据说,乾隆每次下江南,看到好看的园子,都命画师画下来,回京后予以仿造。乾隆曾命画师下江南画西湖图景,清漪园西堤便是仿照西湖苏堤,原本要在万寿山上建的九层塔也是仿照西湖边的六和塔,他最钟爱的谐趣园则仿照了无锡的寄畅园。
在清漪园建成之前,圆明园、畅春园、玉泉山、香山各居一处,布局“尴尬”。清漪园水路与玉泉山相通,距离香山很近,又位于圆明园和畅春园之间,可“牵线搭桥”。对于西郊皇家园林的整体布局而言,清漪园连通各个园林,起到了灵魂作用。当时海淀一带除了玉泉山的水外,还有20多处神泉,神泉之水都汇入清漪园昆明湖,昆明湖作为一个水量很大的蓄水池,沟通万泉河、玉泉山、玉河、长河四大水系,长河的水“由是达直沽而放渤海”,运河漕运更加畅通,所谓“一园建成,全盘皆活”。
“中轴线”情结与帝王长生梦
皇家园林既是休闲娱乐场所,又要显示出皇权的至高无上,这就不得不提清代皇家园林在宏观布局上的“中轴线”情结。
当年慈禧太后进颐和园走的不是现在游客通常进的东宫门,而是南如意门。慈禧太后从紫禁城出发,在高梁河乘船由水路入颐和园,通过南如意门、绣漪桥、十七孔桥、昆明湖,可直达万寿山脚下。颐和园的主要建筑群位于万寿山中轴线上,从昆明湖的十七孔桥到万寿山的排云殿、佛香阁、智慧海,建筑从南向北由低到高排列,布局对称,体量庞大,其余建筑体量都较小,以此强化中轴线和帝王的权威。
站在万寿山上,俯瞰昆明湖,可以看到被西堤隔出的三个水域中各有一个湖心岛,三岛鼎足而峙,象征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以此寄寓帝王对“长生”的诉求。中国皇家园林在湖中建三岛以象征东海三仙山的布置起自西汉上林苑,之后一直延续到了明、清北京的“三海”和圆明园、颐和园。
“不设防”园林借景“耕织图”
乾隆兴建清漪园时,原本要在万寿山上建九层塔,可建到八层就倒塌了,以后没有再建。关于塔的倒塌至今还是谜,可能因为万寿山上的土是填上去的,地基不牢,荷载出问题,塔建到九层时出现歪闪,随即整体拆掉。也有说可能是建到九层后,故意拆除的。为什么故意拆除呢?这就是一个借景的问题。颐和园外数里的玉泉山上有一座七层的玉峰塔,万寿山已然很高,若在万寿山上再建一座九层塔,则与玉泉山景观效果冲突,不利于借玉泉山景致。如今,园外玉泉山秀丽山形和山顶的玉峰塔影排闼而来,被收摄作为颐和园园景的组成部分,园外之景和园内湖山浑然一体。
颐和园的大部分围墙是慈禧太后时期筑起的,乾隆时期清漪园的围墙不足现在三分之一长,大部分都是开放的,从南方来的农民在昆明湖边种上稻米,这就是“京西稻”。乾隆的“不设防”有利于清漪园借景,在昆明湖周边形成了一片江南景色。现在颐和园最西边还有“耕织图”遗址,乾隆曾到此观稼穑,还把故宫的织染局搬到这里来,有时甚至会去动几把锄头,以示“亲民重农”的形象。
“此园”非“彼园”
“三山五园”被英法联军毁坏后,1886年到1894年,慈禧太后在清漪园的基础上建起颐和园。当时国势衰微,内忧外患,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建园,因陋就简,只勉强建起97处建筑。重修颐和园时慈禧太后更关注供她居住和娱乐的场所,而且时风下降,工匠的造园水平与乾隆盛世时期相比,亦有所不及。颐和园建成后,慈禧晚年一年要在这里住9到10个月,最爱的是在这里看戏,关注的是吃什么寿膳,与当年乾隆“散志成怀”的建园初衷已不能同日而语。
清帝退位后,颐和园虽为溥仪的私有资产,但他从来没有在这里住过。1913年,由步军统领衙门制定了《瞻仰颐和园简章》,颐和园实现了首次对外开放,但只是给达官贵人的优待和特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直到1928年,颐和园被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接收后才正式作为公园向民众开放。
如今,颐和园游人如织,园子里路面宽阔,一位老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此园”已非“彼园”,但只要细细品味,仍可以领略到皇家园林“曲径通幽”、“峰回路转”的审美情趣。
【鸣谢专家】 耿刘同,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顾问,原颐和园总工程师、研究员;沈乃文,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谷媛,颐和园管理处研究室主任
本版采写/实习生 张雪松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