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X2010年年度主题纪录片展映,关注高考
|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来了,对于每个中国家庭和孩子而言,这是一个希望与失望一体两面。在6月2日刚刚展映的纪录片《中国门》里,80后导演王杨带着摄制组从贫穷的西部中国走到繁华的东部中国,围绕“高考”这个主题,延展向中国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门》是CNEX(由两岸三地热爱纪录片的人士组成的非营利机构)2010年年度“危机与转机”主题下的命题作文,曾入围第54届莱比锡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国际展映单元。这部作品在高考之外,同时也审视着大学生毕业,现代早期教育等问题。
选择奋斗,期待未来
新京报:这部反映高考的片子为什么叫“中国门”?片中的高三生活在西部偏远地区选材,不像东部和南部的现代高中生活那样丰富多样。在当下的中国,它具有代表性吗?
王杨:开始叫“毕业”,后来觉得叫“门”可能更合适,因为这不仅是高考的问题,还是教育制度、社会公平和资源分布的问题。是几乎每个中国孩子中国家庭都要面对的门槛考验。而且高考后,人生还有无数的门槛、考试和竞争。片中的会宁一中取材自甘肃的状元县会宁,那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鉴定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土地盐碱化,干旱。他们只有奋斗,别无选择。一个被拍摄的孩子说:“我不能和城里的孩子比过去,但可以和他们比未来。”会宁正是过去中国的缩影,虽然是高考状元县,能考上北大清华的只有几个,被淘汰的是大多数。即使现在,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西部,和会宁的孩子一样的还是大多数,它们仍是中国的现实。
新京报:片中不仅有高考部分,还有大学生就业,现代儿童早期教育的部分,你是否想借此探讨一下中国教育问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王杨:片中的确有这种意图,因此选材跨越了地域,从西部到北京,再到上海。现实部分是在北京找工作的大学生,上海早教部分是我对未来的设想,它的教育理念有合理科学之处,比如要培养孩子的社交与领导能力,但片中孩子的表情并不快乐。我在想,现实压力有多大,希望0到4岁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中产阶级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和会宁那些贫穷的家长一样,实质上都是沉重的。在离开上海时,我喝醉流泪了,想到会宁的孩子,尤其是片尾家长的眼神——下雨天,眼巴巴地等着孩子高考,那就是他们的未来,反差太大了。
(下转C21版)
C20-C21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雅婧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