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1:文化新闻·思想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21:文化新闻·思想者

CNEX2010年年度主题纪录片展映,关注高考

《中国门》:高考仍是中国的现实(2)

2012年06月07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王杨
生在陕西省咸阳市,现居住于西安。青年纪录片作者,代表作有《寂静之声》《中国门》等。

  (上接C20版)

  “活”出门外,给予祝福

  新京报:从艺术性角度,这部纪录片更像一部“作者电影”,你使用了大量“门”字的变体,每个字都是一个主题,把你的各个段落连接起来。

  王杨:在几条线索中,都有“门”字的变体,第一次是繁体的“斗”,讲会宁的孩子准备高考,背水一战;第二次变成了“闯”,讲西部的孩子大学毕业,想在北京找工作;第三次是繁体的“关”,再次回到会宁。这里重点是关系,与高考相关的家长、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第四次是“闸”字,水坝的闸门前后都有很大的压力。里面有上海的中产阶级对孩子的早教,还有上海音乐学院的女生回忆自己的成长;最后一次是“阔”字,镜头从上海回到会宁,孩子们准备高考。门里面那个活字出现的时候,我觉得对他们也是一种祝福。

  新京报:片中出现了大量抒情的意象,比如打手电筒,比如临考前的孩子爬上土坡。你是否担心过,观众可能会觉得它主题先行,影响纪录片的客观纪实性?

  王杨:我个人在尝试纪录片的心理现实主义,表现形式的真实性不是仅仅客观复原物质现实,它是导演拿着摄影机去记录的,加进作者的部分。这才是艺术的真实,并不影响片子的客观纪实性。在片尾有个段落,是会宁一中的孩子打着手电筒赶着上早自习,影调非常暗晦,片尾原本放了鲁迅的一段话“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与我对片子主题的判断一致,但是我拿掉了,否则片子在理解上的导向性太明显。孩子们的现实和未来充满挑战,但是我还是看到他们在努力奋斗,用一颗单纯的心,想要拿成绩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高校巡展,启发思考

  新京报:片中会宁的老师提到了“过门的艺术”。如何理解它?

  王杨:在会宁拍摄的三个月,老师的办公室就是我们的休息室。我们时常聊天,作为贫困地区状元县的老师,他们压力很大很矛盾,知道填鸭式的教学并不好,也希望改变学生的素质,但迫于生计、社会舆论和多方面压力,不得不一届届重复应试教育。在高考前,他们提到了过门的艺术,让学生每过一道门心里就想着自己一定能成功,也是一种心理安慰。虽然他们也知道,被淘汰的孩子将是大多数。这些孩子有考去上海的,也有没考上的,复读,打工,务农。我很想回访一次,把片子拿到会宁放给孩子们去看。片子出来,肯定会有人愿意去帮助他们。会宁当地有南方的老板和慈善人士,对优秀的贫困学生做一些对口的资助,但即使有人帮助,高考这个门槛也是绕不过去的。

  新京报:作为在“危机与转机”主题下创作的高考纪录片,你觉得在高考这个问题上,危机与转机体现在哪里?

  王杨:题材是去年cnex的主题“危机与转机”,片中的转机就是“孩子们的希望和愿望”。对高考我个人的感受很复杂,这是唯一的方式?考核方式能否更科学?这么大一个国家,在选拔人才方面问题非常复杂,现在我们还没有答案。高考有一定公平性,当代教育对公平的需求远远大于技术改革,但自主招生也可能催生出新的腐败;同时,教育存在着区域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这种不公平性附加在高考制度上。

  纪录片导演常有道德困惑,我们能对拍摄个体有什么帮助呢?面对着这些贫穷的孩子,内心时常很挣扎。即使高考结束后,这种不公平,城乡差距、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差距还是存在的。我很高兴片子即将去高校巡展,如果大学生看到后,有所启发思考,愿意去调查研究,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参与进来,慈善人士更多捐助,人们的希望和愿望化为行动,就是片子最大的意义。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