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来信

2012年06月11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绿地变停车位真的令人纠结

  笔者每个周末都要到亚运村附近看望80多岁的老妈。她所居住的那个小区,近来正在发生一些变化,就是散布在小区中的一些非常小的绿地,正在一个一个地被改建成停车场,或者准确一些说,应该叫停车位。

  这个小区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兴建亚运村时建成的。当时的设计者和建设者确实没有考虑到汽车数量会发展得那么快。前些年,小区的便道都被改建成停车位,还安装了沉重的地锁,致使汽车、电动车、自行车和行人,都只能在狭窄的小区主路上争道。像我老妈这样行动迟缓、听力不济的老人,走在路上就非常不便,甚至危险。但没有办法,否则,越来越多的车辆也会挤占道路停放,影响车辆与行人通行。

  笔者设想,可否借鉴一些胡同区的做法,在一个小区内找一个大一点的地方,建一个平面、或有条件的话建一个立体的停车场,集中停放小区内的车辆。 □潘璠(职员)

  “私费公报”获刑理当如此

  借“到杭州、温州出差”、“到北京联系项目”等名义,9次报销因私外出差旅费共计人民币34252元。日前,浙江省遂昌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对原丽水市水利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黄俊峰涉嫌贪污罪一案进行了公开宣判:黄俊峰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

  私费公报被判刑,这在我的印象里真不多。此前也有几个全国闻名的“报销王”被判刑的,但那是因为他们贪污受贿,并不是因为私费公报。比如,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原县委书记、文山州民政局原局长赵仕永,大到万元以上的彩电、冰箱、皮包、手表,小到几元的洗漱品、袜子等,赵仕永都公然以公款报销。原广东省汕尾市副市长马红妹,她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应开销都由秘书用公款购买,连外出开会购买卫生巾,也叮嘱随行人员“莫忘开发票”。马红妹还有报销的理论,“我认为我是人民的公仆,吃的、用的都应该是公家的。”甚至被双规时还号啕大哭说:“我想不通,想不通,我是人民的公仆,我花人民的一点钱算什么?”但是,如果他们不是贪污受贿几百万,私费公报很难去追究刑责。

  “私费公报”被判刑,本来理当如此,网友希望此案能广泛复制,但愿能希望成真。 □殷国安(职员)

  冬砍果树夏铲麦岂能如此征地

  夏收临近,但陕西省咸阳市彬县义门镇的很多农民却无法体会丰收的快乐。就在5月18日,大约400到500名县、镇政府工作人员带大型铲车、警车和救护车来到村口,强行推倒即将成熟的小麦。据说,当地要启动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这已不是彬县第一次以这种粗暴的方式征地。去年冬天,彬县南玉子村的成片果树就因征地被伐倒。

  如果说,冬天砍掉成林的果树还不那么扎眼的话,夏收前夕铲掉马上就可以入仓的小麦,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即便是果真出于什么公共利益,需要占用农民的土地,彬县的各级干部为什么连区区一个月也等不了,非要铲掉农民的当年口粮?还有没有一丁点人情味?更何况,这样暴戾的征地行为,居然连审批都没有通过,难怪农民反感。

  一个良好的法治社会,应该是一个权力与权利和衷共济的社会。由于利益关系的不一致,必然会出现利益的冲突,但是,这种冲突完全可以通过协商、谈判等等诸多方式获得解决。

  事实上,没有哪一个村民是天然的刁民,毕竟,地方经济的发展,村民一样也是受惠的群体。问题是,当地县政府、镇政府并没有逼迫农民必须做什么的权力。彬县的做法,暴露出一部分官员对于民众意愿难以克制的漠视。 □胡印斌(记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