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北京人艺60周年·戏里戏外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14:北京人艺60周年·戏里戏外
下一篇

见证新老人艺变迁,建立“体验生活”“写角色自传”等现实主义传统

《龙须沟》 奠定人艺表演根基

2012年06月12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龙须沟》
编剧:老舍
导演:焦菊隐 顾威(复排)
主演:于是之、叶子、郑榕、胡宗温、英若诚、李滨、杨立新(复排)等。
首演时间:1951年2月1日
首演地点:北京剧场(如今的中国儿童剧场)
剧情:通过居住在龙须沟某四合院四户人家的故事,讲述了北京老百姓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时代两重天的巨大变化。
指挥员给一个手势,北京人艺的演员便吆喝起来。这支《北京叫卖组曲》是他们排演《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的副产品。

  1950年,新中国的第二个年头。灯市口一座紧邻大街的两层旧楼里,一出戏剧正在酝酿。“停!”导演焦菊隐喊道。窗外,一列有轨电车“当当”地驶过这个简陋的排练场,遮蔽了演员们念台词的声音。

  这出戏就是老舍的话剧名作《龙须沟》,讲的是当时北京市政府修缮有名的臭水沟“龙须沟”,附近居民生活旧貌换新颜的故事。它的诞生,恰好见证了新、老北京人艺的历史更迭,成了为其建立风格和规则的起家戏。2009年,北京人艺复排《龙须沟》,这次寻根之旅,也提示着北京人艺命运的全新起步。

  【戏里】

  体验!于是之笔记写了八千字

  1950年,人艺还是综合了话剧、歌剧、昆曲、舞蹈演出的“老人艺”。当时,北京修缮填平了南城最大的臭水沟——龙须沟,周边贫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院长李伯钊意识到这是个好素材,便找来刚从美国回来的老舍创作剧本。

  剧本进展顺利,但演员们几乎都没有受过系统训练。导演焦菊隐在法国留学期间研究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剧体系,他对全体剧组成员下了死命令:花三个月去龙须沟体验生活,还要写角色自传。他希望演员仔细观察人物的外在特点,而不是简单地定位成某个典型。“要想创造人物形象,必先有心象。”郑榕、李滨等第一代《龙须沟》演员都记得导演这句话。

  剧中主角程疯子是出身没落大家庭的艺人,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于是之翻阅了大量画片资料,在茶馆、戏班里观察艺人的行为举止、与他们聊天。最终写出了洋洋洒洒8000字的角色自传,将程疯子的家庭构成、生活经历、居住环境,乃至上场前的幕后戏、下场时的情绪、台上的动作和“水词儿”等,都分析得一清二楚。

  1953年11月13日,已经专攻话剧的“新人艺”再次演出《龙须沟》,基本都是原班人马。正是由于这出戏的成功,北京市政府授予老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浓郁的京味也成了北京人艺的标志性特点。

  2008年6月16日,为纪念老舍诞辰110周年,北京人艺排演新版《龙须沟》,由杨立新出演“程疯子”,顾威担纲导演。体验生活、写角色自传、做小品,一样也没有少,但院长张和平还是有些担心——这个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时过境迁之后,观众能否接受?半年后,2009年1月14日,新版《龙须沟》上演,加入了旋转舞台,艺人出身的程疯子最后没有去管理自来水站而是重新唱起了单弦。更重要的是,剧中“歌颂解放”的时代性命题,被替换成了“突出人的价值和意义,呈现小人物金子般的心”。这面向当代的全新解读,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也被认为是一次继承弘扬北京人艺风格的“寻根之旅”。

  【戏外】

  新人艺:向莫斯科艺术剧院看齐

  副产品:《北京叫卖组曲》

  从最初的排演开始,焦菊隐就十分重视舞美和音响。

  为展现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焦菊隐让英若诚带领效果组去收集龙须沟附近的声响。舞台上,织布机的声音、打铁声、叫卖声不绝于耳,营造出真实、生动的老北京胡同风情。

  后来,北京人艺将《龙须沟》《茶馆》和《骆驼祥子》中的叫卖声串在一起,组成了《老北京叫卖组曲》——一个演员在前面指挥,男声部、女声部各自“开喊”,非常有趣。1982年,这个节目还被搬上了央视春晚,如今还是北京人艺的保留节目。

  毛泽东观剧调侃老舍笔名

  1956年首都剧场建立之前,北京人艺都没有固定的排练场,就在临街的旧楼里,话剧《龙须沟》诞生了。1951年2月1日,《龙须沟》在当时的北京剧场(今中国儿童剧场)首演,被认为是“在新话剧艺术实践里迈进了一大步,奠定了坚实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基石”。周恩来看罢演出,兴奋地对老舍说:“我现在最需要这种宣传。要巩固一个新的政权,让人民知道中央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这个戏相当于好多堂课,因为这是故事,它能够感动人。”周恩来又将《龙须沟》请进中南海演给毛泽东看。毛主席当年不怎么爱看话剧,但在周总理热情的推荐下他还是认真观摩了。演出结束,毛泽东与演员一一握手,当周总理引荐老舍时,他还幽了一默:“你还叫老舍啊?”

  “四巨头”描绘人艺蓝图

  1951年秋,顺应中央“专业归口”的指示,“老人艺”的话剧团与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合并,于1952年6月在东城灯市口史家胡同56号宣布建院,沿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名称。这便是“新人艺”了。

  “北京人艺经过短时间的筹绘,就向社会宣布成立了……就像做买卖一样,招牌先挂出去了,如何经营还不怎么有底……”时任党委书记兼副院长赵起扬曾经在文章中回忆道。为此,他与院长曹禺、副院长兼总导演焦菊隐、副院长兼副总导演欧阳山尊四人,着手商讨北京人艺的发展方向。这个平均年龄只有40岁的领导团队,每天六小时的座谈会,整整开了一周。这就是人艺老人们嘴里的“四巨头42小时座谈”。

  座谈会上,焦菊隐提到的中国话剧民族化问题,让大家都十分感兴趣,渐渐地,思路便清晰起来:北京人艺要办成像莫斯科艺术剧院那样现实主义的、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有文化的剧院。此外,统一创作方法、创作保留剧目;把好剧本关和质量关;讲究“一棵菜”精神、建设良好院风等基本观念也被确立下来。

  受访者: 林兆华、濮存昕、童道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