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京报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1:京报专栏
上一篇

“告密者”袁世凯

2012年06月13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 糊涂读史

  除了后来称帝的倒行逆施,袁世凯最为后世诟病的,大概要算“告密出卖”谭嗣同等六君子,但仔细考证戊戌年云谲波诡的复杂局势,不难看出袁的“告密”并非决定变法成败的最关键原因。

  □端木赐香(历史学者)

  需要申明的是,慈禧是支持光绪变法的。变法前,娘俩具有一定的共识。只不过光绪在康有为的激进主张下一再触及底线,比如光绪擅自罢免以礼部尚书怀塔布为首的六堂官(太后有言在先,任命二品以上官员,须得她亲自批准,而六堂官乃一品大员),并提议开设懋勤殿(康党提出了议院、议政局、议政处、制度局等诸多花样,但在组织技术方面非常幼稚),用茅海建的话说,从老佛爷的角度来看,光绪“已是两次发动政变”。

  政局稍异,谣言四起,京城关于太后或康党要“兵变”的谣言都甚嚣尘上,且谣言与真相之间,还可来回置换。比如康党的围园谋后,就是典型的“这个可以有”。康认为,如果有八千人带兵围住颐和园拿掉太后,事情就Over了。北洋军队掌握在太后的亲信直隶总督荣禄那里,康却想忽悠北洋三军统帅为他所用。康先是动员维新同党、礼部主事王照前往游说武毅军统帅聂士成,为王照所拒。林旭提名甘军统帅董福祥,谭嗣同认为不可。康有为提议拉拢荣禄最后一个下属、新建陆军统领袁世凯,谭嗣同认为不可。但是实在没什么人可捞了,且康有为坚执袁世凯是可用之人。于是中国历史就演出了戏剧性的一幕:9月18日谭嗣同夜访袁世凯!

  9月20日下午袁回到天津。当晚去见荣禄,没谈几句,有客来,只得作罢。9月21日一大早,两人再次见面。袁世凯和盘托出,荣禄大惊。同天,太后在北京发动政变,宣布重新训政,并下令捉拿康有为、康广仁兄弟。此时,太后既没有捉拿谭嗣同,给康的罪名也仅是“结党营私、莠言乱政”。

  当晚,北京政变的主要推手之一、管纪检的老臣杨崇伊御使到天津向荣禄出示训政之诏。一看老太后已经动手,荣禄即将袁世凯招来,三人商议,再不揭秘谭嗣同之事,自身不保,与其等着对方揭露,不如自己先报。于是杨崇伊9月22日离津回京。9月23日,慈禧太后才有了大动作,举行训政典礼,囚禁光绪皇帝于瀛台,密谕捉拿谭嗣同等。荣禄怕审讯中牵涉到光绪,建议不审即杀。于是9月28日,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和康广仁同日弃市,是为“戊戌六君子”。9月29日,清廷公布康有为、谭嗣同等人的罪状,由原先的“结党营私、莠言乱政”升级为“纠约乱党,谋围颐和园,劫制皇太后”。这就是所谓的袁世凯告密,它是事后自保性的补告,但加重了政变的程度。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