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 中国新闻·时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2: 中国新闻·时事
下一篇

威极工业盐水酱油检测“合格”

佛山质监局称将采用其他手段弥补;问题酱油流入珠三角,涉及5市7厂,5人被刑拘

2012年06月14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据新华社电 记者昨日从佛山市“三打”办获悉,广东佛山市高明威极调味食品有限公司非法使用工业用盐水生产的酱油半成品目前已流入珠三角5市7家调味品企业。近日,威极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关某(女,南海人)、厂长陈某(男,南海人)、车间主任梁某(男,高明人)、供货商何某(男,三水人)已被刑拘,现法人代表梁某(男,丰顺人)已投案自首。

  警方对幕后老板关某(香港人,亲自操作原料采购)下发紧急追捕令。目前,珠三角各地已经展开问题酱油的追踪查处。

  问题酱油涉敦美味等企业

  目前,警方发现有11.94吨问题产品流入佛山市敦美味食品有限公司。

  此外,包括东莞市“祥兴隆”、开平市“家常用”、开平市“亿华达”、珠海市“宝门”、珠海市“康富来”、中山市“万人迷”等6家食品企业也卷入其中,均涉嫌使用了威极公司问题酱油作为原料再加工生产。

  问题酱油检测“符合标准”

  记者了解到,虽然执法部门多次对问题酱油进行检测,但结果却是“符合国家标准”。4月19日,广东省质量监督盐业产品检验站出具检验报告,“威极酱油”仅显示盐水的含盐量超标,但不能认定为“井矿卤水”(即工业盐水);同样,5月11日,对威极公司查封的成品酱油检验结果,也显示“该批次产品未发现问题”。

  佛山市质监局副局长李林说,“检测手段的局限性,在之前的‘地沟油’事件中也有出现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使用其他手段弥补。”此次问题酱油事件前期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正是“检测关”没起作用。

  佛山市盐务局负责人表示,不论是液态盐、工业卤水还是工业盐,都是相对可食用盐而言的。将工业盐作食品加工用盐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 落地

  北京未发现“毒酱油”

  针对近期南方曝出的用工业盐兑制“毒酱油”的事件,北京市食品办主任张志宽昨日透露,已经关注到南方酱油事件,经过排查,被曝光的酱油品牌没有发现在北京市场销售。

  同时,北京监控中心也立刻对首都市场的酱油做了检测,跟踪检测38个样本,刚刚出来的检测数据表明,到现在为止,北京的酱油还没有检测出危害物质,没有发现佛山酱油的问题。北京检测的酱油主要指标,都是合格的。

  新京报记者 廖爱玲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