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京报调查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京报调查
上一篇

别以破坏电视伦理提高收视率

2012年06月1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 旁边评论

  只有体现对人的基本尊重和信任,电视才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安慰者,而不是一个干扰者。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调查,可看出《非你莫属》因这两期备受争议的节目,确实在网民中享有很高知名度,但多数人不愿参加这个节目,说明它也严重缺乏美誉度。从此角度看,李开复的判断是对的,批评一个节目,只会提高节目的知名度和收视率。

  只有少于半数的人,认为应该抵制,一多半人并不赞同实名抵制。这个数据和李开复公布的网友支持率,有很大出入。不赞同抵制的人,我想是认为抵制过于极端,容易引起不同观点之间的攻击。但我个人赞同由民众发起的实名抵制,因为基于传播规律,批评显然只会增加节目的知名度。发自民众的实名抵制,才可能让节目感受到自己的美誉度受到重大影响,让相关电视台与节目组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反省。

  超过半数的人认为,电视节目作为公共平台,应体现更多的尊重与平等。“真实”一直是该节目和主持人张绍刚的自辩词,他们理解的真实,显然与大多数人的理解有差异。真实对主持人来说,并不是简单、直接地表露自己的好恶,而是要把自己的真实通过行动、表情和声音,准确地把它传达给现场参与者与观众,并达成对主持人的一种信任。

  这些年,随着网络的开放,国人对境外和港台的节目了解得也很多。像梁文道、窦文涛、蔡康永等主持人之所以受欢迎,也是因为真实,有真实的观点、真实的话语、真实的姿态、真实的关怀,但这种真实中透出的却是对节目参与者的基本尊重。即便开玩笑,往往也无伤大雅,只为了调节气氛,绝不会对参与者预设一个完全不信任的立场,更不会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审问式的语言,来围攻、打击一个节目参与者的人格与尊严。

  无论欧美还是港台,这都是一个电视人的基本伦理。对参加节目的名人,这么做还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但对参加节目的普通人,绝对应当体现尊重,因为他们没有太多在摄像机前的经验,可能会因为紧张或压力而发挥失常。如果通过贬损普通参与者,来追求节目的戏剧性,显然突破了一个电视人的底线。而对一个求职类节目,它的危害比娱乐类节目更大,它会让观众感觉现今的职场就是如此残酷寡情,这显然与很多企业的文化追求是背离的。

  天津卫视自辩不是自我炒作,而强调是求职者的真实状态,显然也是误读了真实二字对电视的含义。

  主持人不怕相貌平平,不怕说错话,不怕观点浅近,不怕一时结巴,但要有对参与节目者和观众的基本尊重,尊重意味着要信任其他人的思维与判断力,电视人扮演的只是一个启发思考的朋友,他通过展示各种观点,来让观众自己在真假、善恶之间选择。真实意味着没有一个先入为主的立场,意味着珍视个人发表意见的权利,意味着相信任何个人都有对真理和谬误判断的能力。只有体现这种对人的基本尊重和信任,电视才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安慰者,而不是一个干扰者。在这方面,《非你莫属》显然更像一个干扰者。

  □叶匡政(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