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1:书评周刊
上一篇

书香北京,找寻传统与个性的记忆

2012年06月1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书评周刊6月9日推出的《书香北京 精神家园》特刊。

  【阅读观察】

  6月9日,《新京报》书评周刊推出一张“北京书香地图”,以书为线索,将京城的书生活真实地展现出来。初读让人眼前一亮,思想下去,心中却涌出复杂的感觉。“书香北京”,多么耐人寻味的字句!与世界上雷同的“文化大都市”比较,北京会给我留下哪些个性记忆呢?

  我想到二十几年前读过的一篇文章,其中记载了中国书店一位老店员与文章作者的对话。老店员:“解放前,有一次我随师傅去梁实秋家收购旧书,看到一部两卷本牛津版《莎士比亚全集》,切口全是烫金的,那才叫精美呢!”作者:“他们卖了吗?”老店员:“没有,梁家把其他书都卖了,就是这部书死活不卖。”作者:“(松了口气)这就对了。读书人非万不得已是不会把自己珍爱的书籍轻易作价卖掉的。”

  一座古老的城市,只有塞满这样一些故事,才有了文化的韵味。只有类似中国书店这样的百年老店的存在,才能使北京的书香社会,配得上“传统与个性”的字样。即使这些老店萧条了,即使有孔夫子旧书网销售额上亿元增长的比照,依然不能改变人们对于它们的尊敬。因为没有它们,就像没有了城墙,没有了四合院,没有了纵横交错的胡同,没有了蔡元培、鲁迅、胡适、周作人、梁思成……也就没有了“古都北京”的存在。

  我想到半月前,我与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林道群先生相约,到深圳见面,讨论出版董桥先生新书的事情。临行前夜,林先生发来私信:“晓群:明天不知来得及不,你们跑一趟荣宝斋,买一些好一点的笺纸,能有那种写对联的更好。我可以让董桥写字。荣宝斋的笺纸真好,香港买不到。”

  我觉得,林先生的评价是一座城市的骄傲。自从三年前移居北京,做类似的事情,就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比如,上海陆灏先生求我找钱锺书先生的著作。南京网友山阴尘间寄来许多书,有沈昌文、扬之水、杨小洲著作,求我找作者签名。深圳胡洪侠、梁由之来,上海陈子善、王为松来,湖南朱正、杨云辉来,台湾郝明义、吴兴文、龚鹏程……在北京,我们一同约见许许多多有学问的、有故事的、有趣味的人。

  我想到两天前,潘家园的一位收藏家打来电话,说又找到一些民国时期的旧童书。我是从事出版工作的,我今年的新书目上,列着二百多种民国经典童书,《幼童文库》、《幼稚园生活课本》、《手影术》、《少年百科全书》等,许多都是从潘家园淘到的。

  我还想到中国百年文化出版史。前四十年,中国现代出版中心在上海。时至今日,全国五百多家出版社,有半数在北京;全国有一万多家民营图书公司,也有半数在北京。如此文化格局的形成,我们且不论其背景和成因,有效的利用,总是一座城市的大好事。

  □俞晓群(出版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