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目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2:目击

南水北调倒计时

2012年06月19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地下彩虹

河南镇平县,埋设于淇河河床下,全长506米,已基本完成的淇河倒虹吸一期工程。倒虹吸工程是埋在河床下的倒弓形连通器,应用水往低处流的原理,借助河两端的水位差,将水由河床下输送到交叉的河流对岸。
巨机造槽

湍河渡槽为三线三槽双向预应力U形结构,工程填方渠段多,交叉建筑物密集,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很大。渡槽的建设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造槽机施工技术,专为该项目开发研制的造槽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台。
湍河飞渡

河南省邓州市,一名工人站在已浇筑成型的湍河渡槽上。湍河渡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U形输水渡槽,其内径之宽、单跨之长、流量之大,均为世界之最。通水后,渠首引水规模将达到350至420立方米/秒。
隧洞穿黄

郑州以西30公里的孤柏湾,工人在穿黄隧洞内进行内衬钢筋绑扎。中线穿黄工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河的水利工程,线路总长19.30公里。为保输水安全,隧洞内分两次衬砌,第一次是管片外衬,第二次为隧洞内衬。
源头牧歌
河南省淅川县。羊群的后面,是24小时紧张施工中的刁河渡槽工地。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为保丹江水质,该县自2009年开始对境内19条河流及流域展开综合治理,累计关停并转污染企业117家,并禁止新上污染项目,改造升级电解铝、水泥等传统产业。同时以每年12万亩的速度强力推进绿化。
争分夺秒

在河南省南阳线所有工地营区,都能看到醒目的倒计时牌。南阳市是丹江水北上的首段,自然流量最大,控制性工程集中,且建筑物和工程量大,加上开工时间最晚,要实现2014年通水,工期压力最大,决战南阳是全局的关键。在中线工地的15万建设大军,目前约有4万余人投放在185公里长的南阳线上。

  今年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第十个年头,也是工程冲刺的决战时刻。

  根据国务院确定的建设目标,这一世界上施工规模最大、供水规模最大、距离最长、受益人口最多的工程,将于2014年汛后实现全线通水。届时,北京的市民将喝上千里之外的丹江水。

  5月与6月,记者从南水北调工程渠首所在地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出发,探访决战时刻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新京报记者 何龙盛 通讯员 许安强 摄影报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