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4:旅游周刊·走读中国·大运河之镇江(三)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4:旅游周刊·走读中国·大运河之镇江(三)

几番丹阳照古渡 一支塔影认江南

2012年06月20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万善公园里的万善塔依运河而立,曾经是古运河进入江南的标志。
开泰桥下的古运河河道干涸出了一片孤岛,夏日午后,有人躺在草地上睡觉。
开泰桥是丹阳运河申遗中的重点古迹,这里曾是繁华的丹阳南门码头。
站在万善塔上俯瞰,丹阳市容尽收眼底。
江南运河丹阳段依旧繁忙,也是全国内河中的样板航道。
南门外大街是一条因运河而繁华的古街,即将打造成历史文化街区。
丹阳火车站附近的户外广告和商铺店面大都跟眼镜有关。

  京杭大运河流经丹阳的原大泊、练湖、云阳、横塘、陵口、折柳、运河、吕城等八个乡镇,串起丹阳六大水系——香草河、九曲河、简渎河、丹金溧漕河、永丰河、新鹤溪河。目前,丹阳的内城河基本上都是古运河河道。江南运河丹阳段已作为“窗口工程”成为全国内河中的样板航道。

  雕塑中的丹阳性格

  丹阳的“样板航道”现在是滨河公园,水质清亮,有人在河里刷鞋什么的。岸边两侧,既有关于“丹阳”寓意的丹凤朝阳雕塑,也在地面上勾勒了关于这个古老地名的脉络。秦以前就有了丹阳,那个时候叫“丹杨”,因为香草河两岸多赤杨柳;秦代改名为“曲阿县”,说是害怕这个地方“泄王气”,要让河流曲曲折折。唐宋以后,出现了“丹阳”这个名字。

  公园两侧有各种古老的成语故事的现代雕塑演绎,地面上刻有“百家姓”,一个个排着队,傍晚散步的市民溜达过去,还能做个小小的接龙游戏。丹阳市文化人吴宁觉得,这可能是一种和现实的呼应:“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时候,丹阳市区东侧出现了万家欢市场,说得大一点,像是现在的义乌小商品城,当时是很前卫的,既卖中山装也卖牛仔裤。”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万家欢市场衰落下去,不过后起的农贸市场也沿用了这种命名模式,“千家乐”、“百家姓”、“一家富”等等。

  雕塑这种城市符号般的突起,现实中会被人议论却很少被怀念。“我们丹阳,有董永和七仙女的传说啊。”丹阳南门外大街上的袁师傅说,“黄梅戏《天仙配》里面董永唱:我是丹阳人。”这个中国传奇故事在2011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门附近还有一座巨大的雕塑,大多数丹阳人觉得,那座雕塑看起来更像是“牛郎织女”,而不是“董永与七仙女”。丹阳人听黄梅戏也不是很多。也有不少丹阳人更关心这种名号的现实应用问题:“留个空名有什么用?怎么还没有出现商标注册?”这就是丹阳人觉得自己特别务实的一面:“我们不像镇江,他们是说大话、用小钱;我们就是小市民,和苏州、无锡、常州的心理距离还要近些。”

  开泰古桥与张官古渡

  就在南门外,一座开泰桥连接着古运河两岸。丹阳的古桥多,开泰桥是最有名的一座,高高的拱形,方便当年船只穿行,现在是南门外大街附近居民晾晒、纳凉闲话的好去处。开泰桥下干涸成一小片青草的孤岛,夏日午后,有人躺在上面睡觉。不远处,被青草和垃圾填满的一侧是当年的“丹阳客轮站”,一直沿用到上世纪70年代。就算是现在距离丹阳十多分钟车程的访仙镇,当时坐船缓缓悠悠地也得一个上午才能到。流经丹阳30公里的运河航道,也有为数不少的渡口,比较知名的是张官渡,渡口建有码头,设有渡船和渡工。张官渡也是运河丹阳段的第一个渡口。

  丹阳境内的古运河从丹徒与丹阳的分界线开始,沿着古道可以一直走到渡口,原来都是石板路。上世纪90年代,大运河进行拓宽改造,渡口也经过了重新修建。原先渡口上的石板,有些被村民铺在了家门口,石板上还有当年的车痕。丹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高先生介绍,张官渡不仅为南来北往的行人和商旅提供了方便,也为当初与敌伪周旋的新四军和游击队提供了便利。1937年至1949年丹阳解放,新四军、游击队都曾通过这个渡口进行联络,运送枪支弹药。张官渡上最后一个摆渡者一直工作到2001年左右,摆渡一次,一个人一元钱,为了原大泊附近十几个村庄走亲戚的方便。

  练湖济漕与古街牛场

  随着公路的建设,一桥飞架运河,结束了张官渡用木船摆渡的历史。据说从去年开始,丹阳市将重建练湖风景区,张官渡村、张官渡也要被拆除。也有文化部门在争取保留张官渡渡口,作为练湖风景区的景点。于是,练湖这个在历史上已经消失的大湖又要浮出水面。练湖紧邻大运河,处于镇江至常州之间,由于这一带地势较高,运河常常因水浅而使漕运受阻。于是,就有人提出了“以练湖之水,济漕运之厄”。练湖是一个人工湖,是西晋时为解决丹阳一带的水患和农田灌溉而修的一项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开通以后,练湖又多了“济漕”的功能。

  “隋朝开通运河以后,镇江到常州,地势比较高,练湖是湖底比较高,水面比较高,与运河正好是一堤之隔,所以可以用练湖水济漕运。”吴宁介绍说,在练湖共造了四座闸,前三闸分别靠近西门护城河,第四闸又名黄金闸,地处张官渡渡口,四座闸全部以泄水济运为主。“湖水放一寸,运河涨一尺”,以练湖水济漕运,是两个人类智慧工程的互补。但随着铁路公路的发展,大运河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也逐渐下降,练湖济漕的功能全面退化,变成农田、鱼塘等。民国时期,练湖建起了江南最早的农场,一直延续到解放后,当年附近地区的群众也被组织到农场参观日本进口的拖拉机收割。“完全恢复练湖是不可能的,那是一个特别大的湖,只有可能部分恢复成风景区。”吴宁说。

  试图恢复的还有南门外大街。这是一条因为古运河而繁盛的古街,老人们最怀念当年牛场的热闹,每月两次,初一、十五,这里都有巨大的牛交易市场,耕牛、水牛、苗牛,四面八方的牛都在此交易,主要是因为交通的便利,据说最远的交易者来自河南。另外,吴宁觉得牛市在这里聚集,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如果耕牛、水牛一时间没有交易成功,可以暂时放养在附近的练湖,那里水草丰美,不会掉膘。据说,南门外大街也要被打造成历史文化街区,消失的牛场文化是等待深入挖掘的资源。

  一支塔影认江南

  如果要打量整个丹阳的面貌,最好是登上万善塔。吴宁介绍说,古运河第二次改道在明万历年间,为了迂缓水势,减慢流速,当时的知县把尹公桥附近河道改凿成了弯道,称为“转河”,万善塔从河湾处拔地而起,这处河湾于是有了“宝塔湾”的美名,万善塔依运河而立,成为古城丹阳的标志。建国后进行水利建设,把弯道取直。丹阳人相信那些弯曲的河道里,隐藏着古运河的过去。现在这里是万善公园,河道被改造成游乐园的一部分,正在进行淤泥清理改造,各种小动物造型的游船停在干裂的湖底。

  万善塔原名“城霞阁塔”、“三义阁塔”,直到1987年,丹阳市民集资修缮的时候才发现了它的真名,在距离地面五十米高的塔刹上,清晰地铸着“镇江府丹阳县万善宝塔大明崇祯十年造”的字样。

  据地方志记载,明代麦溪的张学忠45岁了还没有儿子,他想通过善举得福生子,所以决意建造一座宝塔镇住湍急的古运河水……登上万善塔第七层,极目远望,丹阳市容尽收眼底。现在万善塔虽然不是丹阳市的最高点,但依然是符号性的地理坐标。当年看到万善塔,就知道来到了江南,这有点类似于北京通州运河边的燃灯佛舍利塔,两者一南一北,遥遥呼应。

  ■ 运河·网络

  人工水网与江南村镇共生

  江南运河两侧有太多的岔河、支流、人工河道等。唐宋时代,江南运河及其密如蛛网的人工河道所覆盖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众多的城镇乡村。例如,丹阳地区至今仍然与大运河直接连通的主要人工河道包括九曲河、简渎河、香草河、丹金溧漕河等,每条河道沿线都存在大量的支线河道与城镇村落相连。这个人工化水网滋养了丹阳的访仙、延陵和珥陵四大名镇和其他古镇与村落,与江南其他水乡地区一样,这些城镇与村落都与发达的人工化水网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这也是江南文明的特色所在。

  大运河与支流河道的关系,共同构成了江南文明生成与发展的基础。如果将大运河看作是一棵生长在江南的苍天大树,无数条覆盖整个区域的大小水道就是渗入大地深处的繁茂根系。没有后者,江南运河主航道就是无源之水,仅仅是一个水利工程而已。

  ■ 运河·声音

  吴语区的语言孤岛

  在丹阳人看来,丹阳话就是一个孤岛。丹阳虽然和镇江相距很近,但是历史上的人口巨变较少,因此受到淮北官话的影响较少,因此丹阳话没有镇江话那么明显的渡口特征。另一方面,丹阳话也不同于心理距离上更近的苏州、无锡、常州的吴语。吴宁介绍说,丹阳作为一个县级市,出过方言大辞典,这很难得,而且一代语言学大师吕叔湘就是丹阳人,他觉得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历史渊源。

  丹阳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境内河网纵横交错。古时候因为桥梁不多导致丹阳许多河流两岸交流不频繁,故产生一村一音,隔河不同音,甚至隔着一条沟渠也有不同音的境况。一般来说,十里不同音是吴语地区的普遍特点,丹阳话在保留这一特点的同时,也有其鲜明的特征——越往东往南,越接近典型的吴语。由于丹阳话的特点,使其成为吴语研究的重要热点地区之一。丹阳话还保留着古雅的一方面,特别是在丹阳西部的农村,例如说灶头上的锅盖,一些农村称为“釜冠”,就很有古意;回答“是”,读“yi”,是古语中“然”的意思。不过,近代以来,丹阳在心理上不断向苏、锡、常和上海靠近。很多小孩子已不会讲丹阳话,这在丹阳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 特色产业

  运河边的“眼镜之都”

  “到丹阳,配眼镜吧!”出租车师傅对于外地口音的人,都是这样打招呼。丹阳是“眼镜之都”,据说丹阳生产眼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初的生产地集中在大泊、司徒两镇,仅有6家乡办企业。随着乡镇工业的兴起,在上海、苏州等地从事眼镜业的丹阳籍技师纷纷回乡办厂,到70年代末,丹阳已经有了几十家眼镜架和玻璃镜片生产企业。当时这些企业大都生产设备简陋,工艺简单,产品质量主要靠工人目测把关。

  进入80年代后,丹阳眼镜生产企业已发展到了90多家,眼镜市场呈现一片上升趋势,原来在丹阳火车站附近摆摊卖眼镜的小商贩们,也开始做起了眼镜批发生意。在这样的形势下,后来就筹建了小型眼镜批发市场,到80年代末形成了华阳、云阳两大眼镜批发市场。现在,火车站附近有丹阳眼镜城,大多数户外广告和商铺店面也都跟眼镜有关。但路上戴眼镜的丹阳人却不是很多。

  “你们北京潘家园的眼镜城,好多都是我们这里的货呢,还有北京来的游客,一口气配了十多副眼镜,比在潘家园还划算。”出租车师傅说。但是也有人担心丹阳眼镜市场的混乱:“别的城市多花一点钱,就能把这个眼镜之都的名字搬走!”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曹燕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