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2:特别报道
下一篇

家庭医生:“一对一”守护居民健康

从全科医生到家庭医生式服务,北京社区卫生服务为居民提供更科学、便捷的医疗服务模式

2012年06月20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昨日,海运仓社区服务站站长马佳在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6月12日上午,一位老人刚踏入东城区海运仓社区服务站,就高声叫嚷起来,引得就诊的患者纷纷侧目。

  服务站站长马佳微笑着迎上去,几句话她就明白了,原来老人的儿子是“老病号”熊健,熊健刚病倒,熊母也患上了白内障,熊父为家人病情着急,才嚷嚷起来。

  马佳一边安慰熊父,一边办理熊健的转诊手续,还顺手记下带熊母去同仁堂眼科挂号的计划。当她把平静下来的熊父送出大门时,前后共花了5分钟。

  “我们有健康档案,也熟悉患者,所以才这么顺利。”马佳说。

  这是马佳和全科医生团队每天的工作,为海运仓和北新仓两个社区一万余位居民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包括24小时电话健康咨询和分类指导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还提供上门服务。

  目前,北京市有4000名全科医生,在全市3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1900多个卫生服务站开展了“家庭医生式服务”。

  北京卫生局提出的目标是,2012年底“家庭医生式服务”将在北京市全面普及。一个“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最多签约家庭不超过600户。所有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居民都可享受服务,没有户籍限制。

  1 社区医院:健康养护4S店

  2006年,海运仓社区服务站成为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试点。

  “我们可以给您免费建一个健康档案,提供健康咨询和上门服务。”马佳和同事们每天主动拿出《北京市家庭医生式服务致居民的一封信》,向居民耐心讲解:只要是北京市常住人口,就能签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里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一个“家庭医生”团队,通常由一名全科医生、一名社区护士和一名预防保健人员组成,他们的工作各有侧重,相互配合。

  一旦签约,居民享受到“健康状况早了解”、“贴心服务我上门”等五类个性化服务和优惠措施。

  甄冬云是北太平庄社区医院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管理者,她介绍了其所在中心家庭医生团队为每个患者提供的标准化服务。

  “我们为患者建立疾病档案,对社区常见的4种慢性病患者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就算见不到患者,也会进行电话随访。”甄冬云说。

  北太平庄社区80多岁的老大娘葛丽芬,自从签约后,除了接受常规检查外,还接到安世英医生的电话,指导她的饮食和身体锻炼。

  葛丽芬以前觉得“家庭医生”是“上家里来看病”,但签约后,她发现,“还教人健康生活。”

  葛大娘的感悟也是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向东努力传播的理念:除了对社区居民常见慢性疾病的诊治,家庭医生还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张向东对此形象地解释:“我们的身体,拿车做比喻,大医院是大修厂,社区医院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就是负责日常养护的4S店。”

  在张向东看来,“日常养护”主要分两方面内容:一是疾病预防,北太平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监控定期给葛大娘量血压,并宣传健康知识,提供的就是这方面的服务;二是分层医疗,核心是转诊制,就是将大病转到大医院,小病留在社区治疗。

  2 预约转诊:绿色通道不排队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定点医院转诊非常便捷。6月12日,熊健需要转到专科医院,马佳从核实信息,到在电脑上完成转诊,为熊健预约下床位,不过几分钟。

  有些社区居民平时并不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但需要去大医院挂号时,会找马佳,希望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个预约号。

  每当这个时候,马佳会耐心地解释,定向转诊预约并不意味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大医院的挂号室。

  “除了熊健这样的老转诊病号无需太多诊治,大多数病人在判断是否达到转诊的条件时,特别考验大夫,但全科医生应当具备这样的功力”。马佳说。

  马佳曾遇到一个病例,老人称头晕不适、肢麻。检查后,马佳和对口的北京东直门中医院取得联系,达成转诊意见后,只填写了一张申请单,就转诊了。

  通过详细检查,这名病人被确诊为“腔隙性脑梗塞”,住进了医院。因转诊及时,并未留下后遗症。

  早在2007年,北京城八区所有二、三级医院都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与对口支援的社区医院签订《对口支援任务书》,建立双向转诊制和绿色通道。

  自从实行预约转诊以来,前来北太平庄社区医院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的居民,一旦进入转诊的绿色通道,卫生服务中心能保证这些患者一周之内预约就诊。

  居民拿着绿色转诊单前往北医三院等,不用排队等候,直接到挂号处报上自己的名字,即可就诊。

  “一些热门科室很难挂号,可是从社区转来,只需要5分钟的时间就把事情办妥了。”甄冬云说。

  3 全科医生:解决小病在社区

  张向东看来,家庭医生式服务其实也是社区卫生、全科医生发展的方向之一。

  1997年,北京市就启动了社区“全科医生”试点,着力打造“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转诊模式,至今已15年。

  甄冬云那时是北太平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名普通医生:“也会上病人家进行简单诊治,单纯是治疗,没有什么健康管理概念。”

  直到1999年,卫生部颁发《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北京市开始启动全科医生培训工作,甄冬云搭上首班车,2001年拿到第一批全科医生上岗证。

  “当时是个新鲜事物,没多少全科医生。”甄冬云回忆。但到2005年底,这个群体扩大到4000多名。

  2006年,卫生部启动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的评审和认定,这一年北京市也加快了全科医师发展,张向东介绍,2006年到2008年,北京市政府投入30亿资金对社区卫生体系进行了设施和人员的标准化配置。

  甄冬云就是在这一时期接受了长达16个月的全科医师培训,她穿梭在北医三院、急救中心等各个科室,上课,也跟随老师出诊。

  家庭医生式服务就是在全科医生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11年4月,北京市卫生局下发“北京市社区卫生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方案”,部分全科医师们开始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

  为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北京医改方案中提出“家庭医生式服务进社区”。

  张向东说,希望通过家庭医生一对一式的服务,鼓励居民遇到感冒等小病不再去大医院排队挂号,而是通过社区医生拿药治疗;慢性病患者在社区接受全科医生疾病管理和健康指导。

  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16个区县启动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至2012年3月底,北京市共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团队3180个,家庭医生式服务累计签约79万户,共161万人。

  4 家庭医生:居民健康贴心人

  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后,社区医生和居民建立起了“健康管理”的契约,医生的担子更重了,但和社区居民关系也更亲密了。

  骑着小电驴穿梭在北太平庄一带,一路上总有人招呼安世英:“安大夫上哪儿去?这天热的,得注意。”

  在安世英做社区医生30多年的生涯中,和患者关系一直很好;当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后,医生和居民建立起了“健康管理”契约,安世英觉得担子更重了,但和社区居民关系也更亲密了。

  去年,他曾去一位居民家看诊,对方送他一袋儿老家捎来的花生,他找了个借口,说不方便搬走,婉拒了。第二次复诊时,他发现花生被剥了壳儿,变成了一小袋儿花生米。

  这些让他觉得,家庭医生式服务的“人情味”很浓,这种吸引力让他愿意每天跑上20多家。

  现在安世英现在能一口气说出签约对象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具体情况,一旦接到居民求助电话,他最后的结束语总是:“你等着,我马上过来。”

  去年除夕的晚上,葛丽芬大娘的老伴尿管没法导尿,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打电话向安世英求助。一两个小时后,家住回龙观的安世英开车来到葛丽芬的家中。

  因为对社区居民们的了解和帮助,安世英在社区里颇有威望,有时候居民的家庭矛盾也会请他去调解。

  马佳也常常感受到这项工作的特别之处,在她看来,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模式,从情感上拉近了医患双方的距离,建立了朋友般的情谊。在医患矛盾频频被提及的今天,社区医院更像是一处“缓冲地带”。

  新京报记者/朱柳笛 北京报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