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6:人才周刊·大学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6:人才周刊·大学

间隔年 在校园与社会间完成自我校正(1)

2012年06月25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间隔年期间,选择在国外农场做志愿者,可以深入体验当地的农家生活。图/CFP

  又到了大学毕业季,大部分学生已经为自己找好了出路,读书或者工作。但也有少数学生“两者皆可抛”,筹划着给自己一个“间隔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与国外大中学校相比,我国学生想拥有‘间隔年’,还缺不少外部条件,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为自己做出选择。”

  案例1 深入当地游历欧洲

  2010年夏天,即将大学毕业的陈宇欣像很多大学毕业生一样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该怎样选择以后的道路。“我是学财务专业的,但更偏向于做市场。毕业后如果找金融类岗位,可能会有高薪,但自己不喜欢。做市场又怕没经验做不好,父母也不支持。因此我非常纠结。”陈宇欣说,她就是带着这种“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决定到国外不同地方生活一段时间,就这样,大学刚毕业的她开启了自己的“间隔年”。

  “其实,在08、09年时我就产生了这种想法,但国外工作比较难找,毕竟我不想让父母为自己买单。”陈宇欣回忆,她给很多国家的公司都投了简历,当时并不在乎去哪儿,最后芬兰的一家公司给了她一个不是特别正式的职位,她就以芬兰为大本营,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体验当地的生活,并游历了一些欧洲国家。

  “我觉得‘间隔年’不是纯粹的旅行,而是要深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与他们进行交流。”陈宇欣说,回国之后,陈宇欣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市场类的工作,她还依据自己的“间隔年”经历写了一本书《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很多大学毕业生都会以为自己学了多少年的专业,以后就要做这个了,殊不知大学毕业后人生才刚刚开始。如果工作之后再做改变,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其实,‘间隔年’在国外大学中并不新鲜,尤其是大学期间的‘间隔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介绍,“对于一直生活在校园中的学生来说,‘间隔年’确实是暂时抛开书本,走进社会,了解社会,也进一步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做好下一步人生规划的好时机。”

  (下转D07版)

  ■ 名词解释

  间隔年(Gap Year)

  概念起源于上世纪的欧美,大约于2009年在我国兴起,现在则已成为一个很受关注的时髦概念,且含义广泛,主要指学生在高中毕业、上大学期间或大学毕业后通过打工旅行、志愿服务、公益创业等形式来体验生活,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国内目前以大学毕业生居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