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第1日
首次太空拍“全家福”
【镜头】18日17时许,景海鹏、刘旺、刘洋依次“游”进天宫一号。面对镜头,3位航天员第一次在中国空间实验室留下了“太空全家福”。中国载人航天新的一页就此揭开,中国人期待千年的“天宫”生活就此起航。
【解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这次任务是第一次实施航天员访问在轨飞行器,首次实现地面向在轨飞行器进行人员和物资的运输与补给。同时,任务将首次考核天宫一号支持保障航天员工作生活的能力。
第2日
首次天地传输电邮
【镜头】19日15时46分,神九航天员在“天宫”成功接收来自祖国的第一封电邮,首次开展的天地电邮传输实验获得成功。这天,航天员们共收到5封邮件,包括图片、文档和视频,“天宫”邮箱容量有8G左右。
【解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李剑:与发送遥控指令不同,邮件发送更方便、更灵活。通过这种方式,航天员不但能随时与家属通信,收取自己喜欢的电影、音乐,还能接收地面传送的指导性视频、飞行计划。
第3日
首次太空“骑自行车”
【镜头】20日中午,在刘旺和景海鹏的帮助下,换下工作服的刘洋蹬起了“太空自行车”,这是特意为航天员锻炼所准备的自行车功量计。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使用自行车功量计。
【解读】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李莹辉:与以往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相比,这次航天员的空间驻留时间由几天增加到十几天。“太空自行车”与其他锻炼设备可以使航天员展开自主锻炼,对抗太空微重力环境对健康产生的影响。
第4日
天地同步作息制度
【镜头】按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航天员一日三餐,轮流值班。每天工作、睡眠各约8小时、生活照料约6小时、个人休闲等约2小时。21日傍晚,进行天地双向视频通话的刘旺吹起了口琴,从太空中向妻子送去祝福。
【解读】航天员系统总体室主任刘伟波:天宫一号每一个半小时就绕地球飞行一圈,航天员每90分钟就经历一昼夜。在昼夜更替频繁的太空按天地同步原则安排任务,白天工作,夜晚以休息为主,有助于航天员保持健康。
第5日
首次空间“开飞船”
【镜头】22日,在“天宫”与神九组合体正常飞行下,刘旺操作控制手柄,对组合体飞行姿态进行控制实验。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控制飞行器姿态,“开飞船”取得成功。
【解读】航天员系统总指挥陈善广:“开飞船”需要航天员们密切配合。在太空这几天,神九航天员默契配合,出色地完成了飞行器操作、生活照料和部分空间医学实验项目,获得了很多有价值数据。
第6日
首次太空过端午节
【镜头】23日12时许,面对镜头,景海鹏代表3名航天员向全国人民、全球华人致以节日祝福。这是我国实施载人航天飞行以来,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过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解读】北京飞控中心天地通信系统负责人贾文军:从神九开始,地面可以向太空发送图像,这是一个突破。能与家人、地面支持人员实现面对面沟通,对未来长期在轨生活的航天员来说意义重大。
第7日
首次实现手控交会
【镜头】24日12时55分,随着3位航天员驾驶的神九飞船再次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中国载人航天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14时许,航天员再次回到“天宫”。
【解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中国航天继突破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之后,完整掌握载人航天三大技术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这意味着中国成功叩开空间站时代大门。
综合新华社电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